张玉星

河北农业大学

博士,博士生导师。1983年7月大学毕业留校于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从事果树学教学、科研工作至今。1990.7-1993.7河北农业大学果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5.9-1998.7山东农业大学果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同年评为博士生导师。2000.12-2008.3任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2008.1-2018.7任河北农业大学学科建设与学位管理办公室主任。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教育部梨产业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农业部园艺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河北省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北省果树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查看详情

杨敏丽

研究领域

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90余项,以及“亚太区域农业机械化数据库平台建设的战略框架设计”、“亚太区域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发展规划”等国际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大多为政府有关部门所采纳,为制定政策提供研究支持。出版专著、编著40余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6项,多次获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及优秀论文奖;是全国首批农机行业“十大女杰”,获中国农业大学首批社会服务突出贡献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查看详情

王振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王振宇,男,汉族,36岁,中共党员,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青年工作委员会质量品牌部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获2016年农产品加工业十佳杰出青年科技人才。主要从事肉及肉制品加工领域的中式肉制品工业化加工理论与技术研发和推广工作。获中华农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3项(排名第4、4和5),承担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青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2件, 研究成果在内蒙古蒙都羊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恒慧通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得到了转化应用。副主编专著3部;发表科研论文22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14篇。

查看详情

张德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

研究员,博导,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领域杰出科学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及岗位专家,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收贮运管控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畜禽屠宰加工标委会副秘书长、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食品产品专业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标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冷链物流联盟副理事长、2035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食品领域秘书长、农业农村领域农产品加工专题组组长。

查看详情

赵昌平

研究领域

农林牧渔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赵昌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昌平同志1986年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工作,现任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党支部副书记,杂交小麦分子遗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小麦种子检测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首批人选。先后获得“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突贡专家”和“北京学者”等荣誉称号。现主要从事二系杂交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杂交小麦品种(组合)的选育,二系杂交小麦高产高效制种技术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小麦DNA指纹图谱库的建立等,以及小麦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具体包括小麦分子遗传,品质改良和遗传生理等研究工作。 赵昌平同志作为我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应用领域首席科学家,发现了光敏型小麦雄性不育种质,揭示了小麦光温敏不育遗传与光温反应的多样性特征及分子机制,为二系杂交小麦体系提供材料基础;揭示了小麦雄性育性相对性原理,创立了光温敏不育系选育的四条途径,为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揭示了小麦光温敏不育的恢复性规律和异交生物学规律,提出了强优势杂交种创制理论与方法,为攻克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三大技术瓶颈提供了科学依据;依据核心模块的系统创新,首创了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被公认为很好地解决了国际杂交小麦的科学难点和技术瓶颈。发表论文117篇(SCI论文31篇),授权专利25项、新品种保护权7项,制定标准2项,育成小麦新品种 18个(杂交小麦品种9个),获国家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6项。

查看详情

元超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海南省高层次人才,中国菌物学会药用真菌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热带药用植物药效物质基础,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从热带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中寻找具有杀虫杀菌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进一步开发为微生物源农药,为我国热区农田重要病虫害的防治作出重要贡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协和青年基金等项目共8项;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2篇,其中SCI收录7篇。

查看详情

张振文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国家薯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副主任、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木薯工程部负责人、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采后处理与加工岗位专家、海南省科技110专家。长期致力于重要热带作物木薯植物生理(光合生理和采后生理)和采后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为我国木薯采后综合利用研究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海南省重点项目对外合作专项1项和负责国家木薯产业体系木薯产品岗位的研发任务1项。近5年来,发表论文22篇,主编专著1部,参与出版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在国内外较早进行木薯全粉、木薯茎秆和嫩茎叶等副产物的利用技术研究,并成功研发第一代木薯脱皮脱置,正研发第二代气爆脱皮机;创新研发了木薯全粉加工工艺技术,建立了中试生产工艺示范线,推动木薯食品的主粮化进程,对提高我国木薯产业综合经济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查看详情

陈晓鹭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入选首批海南省“南海名家”培养计划青年培养对象、海南省拔尖人才、热带农业“十百千人才工程”千人计划人选、登记中国热带农业走出去专家。2013年博士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同年入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2016年3月至6月赴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进行药用植物组织化学分析研究。从事药用植物松果菊、艾纳香、益智、槟榔、胡椒、棕榈等组培快繁、多倍体育种、植物结构和发育、中药显微鉴定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6项,首次创制三倍体、六倍体紫锥菊,并经比较判断三倍体、四倍体紫锥菊较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发表SCI\EI\ISTP\中文核心期刊等学术论文12篇,申报专利15项,拥有获授权的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其中2项获得企业转化邀约,出版专著《海南岛食疗本草图鉴(第二卷)》(20万字,第一副主编)、《海南岛食疗本草图鉴(第一卷)》(20万字,参编)。

查看详情

王芳

研究领域

水产养殖学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养殖系

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课题)情况: 1.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2018SDKJ0304-4,南极磷虾新产品开发,2018-06至2020-12,200万元,在研,参加。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603022018025,南极磷虾自溶过程关键蛋白酶的功效研究,2018-01至2019-12,10万元,已结题,主持。 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6HY-ZD0902-4,南极磷虾贮藏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2016-01至2017-12,50万元,已结题,参加。 4.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青年项目,41106146,海洋低温蛋白酶MP抗氧化机制的研究,2012-01至2014-12,23万元,已结题,主持。 5.国家科技部“十二五”863主题项目,2011AA090703,新型海洋生物酶制品开发,2011-01至2013-121,1306万元,已结题,参加。

查看详情

王伟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立足黄渤海区域,针对重点经济鱼类红鳍东方鲀、黄盖鲽、美国红鱼、太平洋鳕、棘头梅童鱼、牙鲆、大菱鲆、花鲈、黄条鰤等的全人工繁育、人工养殖模式、配合饲料研究以及病害防控等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北方地区率先突破了刀鲚的人工繁育技术;突破了黄盖鲽在我国北方的人工繁育技术,当年获得苗种3万尾;突破了太平洋鳕人工繁育的技术难关,拓宽了北方工厂化养殖的品种同时也提高了养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节约成本,促进增产增收。

查看详情
共3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