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孙永健
四川农业大学
孙永健,中共党员,博士,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栽培研究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访问学者,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科协海智计划特聘专家,四川省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员,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团队专家。 主要从事作物高产高效栽培与产业化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团队建设相关研究。先后主持(主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子课题15项;主编学术专著2部、参编2部;在《Field crops research》、《Agriculture》、《 S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主持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研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授权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制定省级技术标准5项。
查看详情沈群
研究领域
食品饮料
中国农业大学
沈群,女,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粮食产业(青稞深加工)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青海省委组织部“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 昆仑英才柔性引进领军人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022年最美粮油科技工作者”,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客座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植物基分会秘书长,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会、全谷物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常务理事。ICC会员,Frontier、nutrient专栏编辑。 主要从事杂粮加工适用性及杂粮组分功能特性;淀粉及变性淀粉的变性机理及应用等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主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企业科研项目4项。主持并完成“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省部级及地方科技科研项目30余项。 主编教材、书籍7部,以通讯作者身份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2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4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8项。荣获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长城食品安全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方便食品二十年特别贡献奖;中国商业联合会一等奖;科技部食品非热加工创新团队、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天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2项,天津市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教育部和福建省教育厅奖励1项。
查看详情崔成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崔成,博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等项目7项,总经费1699万元;在远缘杂交后代遗传变化、附加系、基因定位、抗逆等方面研究,发表论文54篇(SCI收录21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8篇;选育新品种28个,平均增产9.11%,平均含油量45.80%,最高含油量50.1%,最高增油38.85%。获品种权和专利5项,制定标准和主推技术5项,获部省级科技奖4项,选育的彩色花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在全国20多个省市应用,召开菜花节,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查看详情范光宇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范光宇,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近年来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获得发明专利12项,制定标准7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主要育种人员选育出9个杂交谷子新品种,其中春谷品种张杂谷13号,成为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品种,夏谷品种张杂谷16号和张杂谷18号也成为夏播区主推的杂交品种。
查看详情郭二虎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郭二虎,男,汉族,1965年2月生,硕士,研究员,中共党员。长期从事谷子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先后参加、主持国家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省攻关项目、农科院育种工程项目10余项,长期主持国家谷子西北区区域试验和联合鉴定试验。“十一五”以来进入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任栽培与土肥研究室主任、春谷栽培岗位专家,现为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谷子栽培岗位专家、体系执行专家组成员。先后主持、参加培育谷子品种晋谷22号、27号、30号、35号及长农35号、36号、38号、39号、40号、41号、44号等11个,其中8个品种通过国家审(鉴)定,4个品种被评为全国一级优质米。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二、三等奖各1项,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二等奖2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参编著作3部 。
查看详情万洪深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万洪深,男,1982年8月生,博士,研究员。2005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2013年于南京农业大学获得农学博士学位,同年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工作。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青年领军人才、农业农村部西南地区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科技镇长团荣誉团员。先后主持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四川省财政自主创新专项等研究课题10多项,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6)、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rop J, Theor Appl Genet, Mol Breeding, Plant Di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主研选育小麦新品种8个,获国家发明专利3件、植物新品种权2项。主要研究方向:(1)作物异源多倍化与遗传育种;(2)麦类优异性状的遗传解析与基因挖掘。
查看详情冯佰利
研究领域
农艺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冯佰利,男,1966年12月生,陕西耀州区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7月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7月获西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学位,2003年7月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学位。1990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现任农业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栽培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省农学会小杂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杂粮分会专家委员会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宗粮豆研究中心主任。
查看详情康振生
研究领域
农业与生物科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康振生,男,1957年生于四川省安岳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和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 2017年11月,康振生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李刚华
南京农业大学
李刚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务处副处长。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农业农村部节水农业专家指导组成员,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者计划”学术骨干,江苏水稻产业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减灾委员会理事等。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作物生理生态和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目前主要围绕水稻优质高产群体质量构建原理及精确定量栽培、水稻机械化轻简栽培、水稻抗逆栽培与节能减排、水稻耐盐机理与调控等方面开展研究。在全国多地创造水稻高产典型,参与研发的多项技术获江苏省主推技术或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其中“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为2020年和2021年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 近年来主持或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等10多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2项,颁布行业标准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省部级技术推广奖一等奖3项,部推广贡献奖3项。指导研究生获校级优秀论文4篇,省级优秀论文2篇。
查看详情郑洪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郑洪建,男,博士,二级研究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副所长,院特用玉米研究团队首席科学家,CIMMYT-中国特用玉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长期从事特用玉米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研究,主要以甜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和青贮玉米为研究对象,开展特用玉米应用基因组学、重要农艺性状遗传解析和新品种选育工作。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和省市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30余项。育成省市级以上审定玉米品种28个,其中国家审定品种10个。主持获得2021年度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度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各1项,荣获2021年度中国市场技术协会金桥奖三农科技服务个人优秀奖。获授权植物新品种权13项,授权专利1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