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贤

武汉大学

朱玉贤,男,1955年12月生,浙江富阳人。1982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1989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陆地棉纤维发育早期的功能基因组、转录组及雷蒙德氏棉、亚洲棉功能基因组的研究,探索纤维突起、伸长的分子机制及调控规律。通过长期研究,他带领团队成功实现了“让中国的棉花纤维进一步伸长了3毫米”,推动我国棉花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查看详情

侯宇

蓝田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侯宇,电话13991315283,男,49岁,汉族,本科学历,高级农艺师,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小麦、玉米、马铃薯、食用菌等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先后主持了 “ 旱作节水增产模式攻关研究”、“陕西省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旱地小麦绿色节水增产技术研究”等多个试验课题;推广“中麦895”等新品种、宽幅播种、氮肥后移等新技术。近几年该同志攻关研究的以半固定式喷灌为核心的旱作节水增产新模式,该模式破解了旱地小麦增产幅度小,尤其是干旱年份增产不明显的难题,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进行补充灌溉开创新路子。2016-2018年度参与关中旱地小麦节水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2019年获陕西省农技总站先进个人,获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之星。2021年参与陕西旱地小麦节水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2年7月,积极响应“万名干部人才下乡村”活动,到三官庙镇冯岭村担任乡村振兴顾问。

查看详情

卢为国

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

卢为国,男,1971年12月生,研究员,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副院长。2005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研究生。1996年至今从事大豆品种选育、胞囊线虫抗性鉴定、大豆蛋白研究等工作。任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主任,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站长,河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从事大豆常规育种20余年,作为第一育种人育成大豆品种5个,分别为郑7051、郑4066、郑03-4,郑1307,郑1311,其中国审品种4个;参加育成品种16个,包括豫豆19、豫豆25、郑196等。选育品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9项。郑196高产稳产,配合免耕精良播种技术,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郑1307近年屡创黄淮海地区大豆亩产纪录。大豆胞囊线虫研究方面,建立一套抗性鉴定方法,承担国家区试品种的抗性鉴定试验,同时筛选出一批优异抗病资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十余项。获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在TAG、Crop Science、作物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2013年在《TAG》首次发表了大豆水溶性蛋白的QTL定位。2012年获全国第三届王金陵青年科教基金,2018年获中原千人计划-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

查看详情

马俊奎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

马俊奎,1969年7月生于山西省孝义市,三级研究员,现工作于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他1996年7月从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分配到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开始从事大豆研究。参与选育成功大豆新品种22个,第一完成人7个,通过国家审定10个,获得农业部品种权6项,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1999年、2001年和2005年三次荣获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2年荣获共青团吕梁地委、吕梁行署经委和吕梁地区科协共同颁发的“吕梁青年职工优秀技术创新能手”。

查看详情

陈庆山

东北农业大学

陈庆山,男,1973年12月生人,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农学院院长。国家高层次人才入选者(2021),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021),农业农村部DUS测试技术委员会特聘委员(202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作物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020),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黑龙江省头雁工程“大豆遗传改良与高产栽培创新团队”骨干成员(2019),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018),教育部(2012)和黑龙江省(2011)新世纪优秀人才,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7),黑龙江省第三届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2012),黑龙江省长江学者后备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013),东北农业大学杰出教授(2016),黑龙江省大豆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南部区大豆品种选育岗位专家(2017)。教育部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大豆根瘤固氮生物学团队带头人,农业部东北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大豆高产、优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平台负责人。 荣获黑龙江省高校2017-2018年度人物提名奖(2018),黑龙江省高校2016年-2017年道德模范(2017),黑龙江省“三育人”先进工作者称号(2013),黑龙江省第三届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2012)。

查看详情

鹿文成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鹿文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研究员。农业部大豆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东北春大豆特早熟育种岗位科学家,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审定委员,兼职黑河市农学会委员,黑河市科协副主席,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黑河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届政协委员。荣获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黑河市拔尖人才、黑龙江省农科院早熟大豆育种学科后备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近年来,主持国家、省各类课题30余项,各级奖励30余项。

查看详情

孙石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孙石,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豆育种技术研究和新品种培育。获奖成果:黄淮海麦茬夏大豆免耕覆秸栽培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大豆光温适应性改良技术体系构建与育种应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

查看详情

朱作峰

中国农业大学

朱作峰,中国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系主任,农学院分党委委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致力于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与有利基因挖掘、及水旱稻分子育种。通过构建以野生稻和非洲栽培稻为供体,亚洲栽培稻为受体的渗入系群体,创制了一批控制水稻产量和营养高效、耐逆育种材料,组装了最完整的非洲水稻(野生稻和栽培稻)基因组精细物理图,采用图位克隆策略鉴定了控制水稻落粒性、株型、穗型、粒重等驯化性状的多个关键基因,为揭示栽培稻驯化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分子证据,在水稻平行驯化分子基础研究及水稻野生近缘种优异基因挖掘领域形成了特色和优势。研究结果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Plants、Molecular Plant 和 Plant Journal 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2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国际合作重点、杰出青年)、”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转基因重重大专项任务等10余项,以第1发明人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参与培育旱稻品种1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查看详情

王家昌

苏州大学

王家昌,苏州大学副教授,2012年本科毕业于扬州大学,2018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师从万建民院士。2018-2023年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从事研究工作。2023年8月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到苏州大学任青年特聘教授,课题组长(PI)。近年来,主要从事水稻钙离子信号编码及转导机制的研究,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含共一)发表在Cell Research、Molecular Plant、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等国际高影响力期刊上。相关论文被植物学权威学术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专文评述,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及Faculty Opinions推荐阅读论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多个科研及人才项目。

查看详情

唐亮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唐亮,男,1982年9月生,辽宁省沈阳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获沈阳农业大学作物学博士学位,2012年破格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13年晋升副教授,2017年破格晋升教授,同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现任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教育部北方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专家,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天柱山学者”。 长期从事作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1项,另作为副主持或骨干参加国家和省部级课题30余项。在作物品质遗传改良、株型优化和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开拓研究并取得相关成果。获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2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和二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奖项。在《Molecular Plant》、《Rice》、《Plant Science》、《Field Crops Research》、《中国农业科学》和《作物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著作图书2部。主持或主要完成人选育优质丰产水稻新品种11个,获专利和品种权8项,制定地方标准3项。研发集成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促进北方优质粳稻高效生产。相继与日本、德国、挪威、奥地利、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缅甸、泰国等国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或学术交流。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6人,本科生50多人,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论文和优秀研究生等。

查看详情
共37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