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黄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
第四届 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
查看详情陈畅
研究领域
生物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 中国科学院 优秀共产党员 2015年 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5年 中国科学院京区党委“聚焦献力”优秀共产党员 2014年 中国科学院京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2012年 获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 2012年 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10年 获得中科院妇女工作先进个人。 2007年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6年 获第13届国际自由基大会青年研究者奖(亚洲)
查看详情杨竹
研究领域
妇产科学
重庆医科大学
获得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重庆市科委重点项目等共10余个项目,发表中外研究论文13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重庆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重庆市卫健委医学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
查看详情宫艳玲
中国化工学会
第四届 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 理事 2019年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8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先进个人 2015年主编《中国化工信息》获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一等奖
查看详情于吉红
研究领域
化学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女 无机化学领域专家。吉林大学教授。 200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 2002年,第七届吉林省青年科技奖;2003年,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07年,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8年,吉林省自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9年,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0年,Bau Family Award 第二届获奖人;2011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吉林省青年科技奖创新团队奖学术带头人;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3年,入选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7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
查看详情刘芝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第四届 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 曾获:200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五完成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北京市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政府特殊津贴等。
查看详情李清文
研究领域
纳米材料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李清文,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碳纳米管纤维的研究工作. 曾获:2007年 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8 年 江苏省第二批创新创业人才引才计划 2010年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2013年 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查看详情陈子江
南华大学
陈子江,女,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副校长首席专家。于1984年从山东医学院毕业;1989年获得山东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担任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讲师;1993年破格晋升教授;2001年担任山东省立医院妇产科主任、生殖医学中心主任;2002年担任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2006年兼任山东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生殖内分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11年入选泰山学者攀登计划;2013年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2015年兼任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部长;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生殖健康与出生缺陷及重大生殖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 。从事生殖健康与出生缺陷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30余年,在临床上创新应用辅助生殖和出生缺陷防治技术,牵头系列多中心临床研究,解决了辅助生殖应用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牵头制定了《不孕症诊断指南》和《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等系列诊疗规范,推动了我国生殖疾病临床诊疗的规范化和进步。阐释了不孕症等重大生殖障碍疾病的病因机制,揭示了人类胚胎基因组激活机制和染色质三维动态调控规律,为诠释生命早期胚胎发育规律和预防出生缺陷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系列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Nature、Cell和Nature Genetics等,共发表通讯作者SCI论文200多篇。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和何梁何利科技奖等奖励多项。
查看详情罗丽萍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院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院二级教授,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主要专业为食品科学、生物学。
查看详情秦川
研究领域
医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实验病理学家。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主任,国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资源库主任,兼任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理事长,国际比较医学学会主席,《中国比较医学杂志》、《中国实验动物学报》、《Anim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杂志主编。 长期从事实验病理学研究,致力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制和应用,基于比较医学创新指导动物模型的创建,并从比较医学的角度开展神经系统疾病和传染病的致病机理研究。研制了阿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病、艾滋病、SARS-CoV、流感、结核、手足口病、MES-COV等一系列动物模型,建立了重大和突发传染病动物模型的技术体系和资源库。在新冠肺炎方面,率先建立了ACE2人源化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和恒河猴模型,基于科赫法则证实了SARS-CoV-2是COVID-19的致病病原体,体内证实了人ACE2是SARS-CoV-2的入侵受体。基于动物模型,研究了SARS-CoV-2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气溶胶、粪口、结膜等途径传播的能力,评价了一系列的化药、中药和抗体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并完成了病毒载体疫苗、灭活疫苗、mRNA疫苗、DNA疫苗、减毒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不同类型新冠病毒疫苗的药效学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Science, Cell, Nature Medicine, Nature Microbi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等杂志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