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云

研究领域

农林牧渔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杨武云,男,博士,研究员,1965年1月生。1986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1986-1989 和1996-1999年师从国际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颜济教授和杨俊良教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001-2003年复旦大学博士后。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成都)分中心主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省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农委委员。先后主持国家、省重大课题共2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主持育成小麦品种川麦42、川麦104等9个;发表科学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5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 (均排名第一),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5项。荣获2009年度庄巧生小麦研究贡献奖,2012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现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查看详情

李新海

研究领域

农艺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李新海,男,汉族,196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 主要研究方向为玉米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主要学术成绩为发掘抗病虫耐旱主效QTL/基因10个;建立优质蛋白玉米和抗矮花叶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探明我国温带主要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明确了玉米抗矮花叶病、丝黑穗病、粗缩病和耐旱的种质基础;创建并改良涵盖温带和热带种质的4个优良育种群体;创制特异育种新材料210份和优良自交系11个;选育6个玉米新品种;发表论文136篇,SCI收录48篇,出版著作1部;获得发明专利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现任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

查看详情

孙果忠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孙果忠,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小麦抗逆遗传育种工作,先后选育小麦新品种14个,或省部级以上奖励三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逆育种创新研究组组长。

查看详情

苏昌潮

北京粒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苏昌潮,男,北京粒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教育背景: 1988年9月~1992年7月: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7年9月~2003年7月:南京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获博士学位。从事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分子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工作经历: 1992年8月~1997年7月:福建省三明市农业学校任教; 2002年6月~2006年4月:先锋种子公司,任高级研究助理; 2006年5月~2008年10月:孟山都公司,任助理育种家/商业育种家; 2008年11月~2012年5月:先锋种子公司,任科学家兼北京育种研究站经理; 2012年5月~2015年12月:北京华奥农科玉育种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任研发总监兼高级育种家; 2016年1月~2017年3月: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任种业研发中心总监; 2017年4月至今,北京粒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负责公司研发工作。 研究成果: 1) 先后参与先玉335,先玉508,先玉409,先玉716,33B75,32F20,32T24,先玉822和先玉716等玉米品种的选育。 2) 在先锋公司担任科学家期间,主持选育出优秀的玉米自交系PH2GAA,以这个自交系为母本,先锋公司先后组配和审定的玉米品种有先玉1419,先玉1420,先玉1483,先玉1526,先玉1531,先玉1611,先玉1715和先玉1731等。 3) 在北京粒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研发期间,主持选育了九粟910,九粟907,九粟702,粒隆118,粒隆128,粒隆915,粒隆170和粒隆176等玉米杂交种。 发表文章: 1) SU Chang-Chao, Zhai Hu-Qu, WANG Chun-Ming, SUN Li-Hong,Wan Jian-Min(2006) SSR Mapping of Brown Planthopper Resistance Gene Bph9 in Kaharamana, an Indica Rice (Oryza sativa L.). Acta Genetica Sinica,33(3):262-268。 2) C. C. Su; J. Wan; H. Q. Zhai; C. M. Wang; L. H. Sun; H. Yasui; A. Yoshimura (2005). A new locus for resistance to brown planthopper identified in the indica rice variety DV85. Plant Breeding. 124(1):93-95。 3) 苏昌潮,程遐年,翟虎渠,万建民(2003)水稻抗褐飞虱遗传和育种研究.杂交水稻 18(4):1-6。 4) 苏昌潮,程遐年,翟虎渠,万建民(2002) 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群体检测水稻抗褐飞虱数量性状基因座.遗传学报29(4):332~338。 5) 孙立宏,王春明,苏昌潮,刘裕强,翟虎渠,万建民(2006)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2的SSR定位和标记辅助选择。Acta Genetica Sinica,33(8):717-723

查看详情

陈红霖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陈红霖,男,中共党员,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学专业博士学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行业标准等项目。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主编著作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9项。育成中红14、中绿15等21个食用豆新品种,获的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际科技合作奖等奖项。

查看详情

金秀良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金秀良,男,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当前为作物表型创新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作物表型鉴定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7项,自2011年以来,在国内外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32篇,合作发表SCI论文50余篇,涵盖了农业和遥感领域的主要期刊,包括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Magazine、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Plant Physiology等。当前GoogleScholar总引用2384次,H指数28。担任The Crop Journal、Agronomy Journal、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ientific Reports和作物杂志编委,Remote Sensing-专刊客座编辑、瑞士和奥地利科学基金(FWF)评审专家。此外,还担任中国仿真学会第一届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和2019年IEEE国际计算智能在遥感领域的应用会议的组委会委员。

查看详情

孙君明

研究领域

作物遗传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孙君明,男,研究员,现任作物遗传育种中心副主任,北京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大豆种植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大豆高产优质育种工作,选育出高产优质专用大豆新品种33个,包括国审12个,省审21个,授权植物新品种权21项,特别是中黄13连续9年居全国大豆年种植面积首位,累计推广面积超1亿亩,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黄35创亩产421.37公斤的全国大豆高产纪录;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Food Chemistry、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Crop Journal和BMC Genomics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8篇,其中SCI收录22篇;指导博士后2名,研究生26名(含留学生8名)。

查看详情

帅正彬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帅正彬,女,研究员,成都市政府津贴专家、省蔬菜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省(市)科技厅(局)评审专家库专家。主持参加了国家(省、市)科研项目20多项,选育了6个新品种,发表论文33篇,参与编写著作3本。主持选育的大蒜、蓉杂丝瓜新品种等成果累计推广近100万亩,创造社会效益5亿元。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 4项,农业部丰收奖1项。

查看详情

蒋佰福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蒋佰福,男,研究员。1991.09-1995.07八一农垦大学农学专业本科学习;1995.07-2004.0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业研究所玉米育种研究室科员;2004.05-2008.0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业研究所玉米育种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其间:2006.04-2010.0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专业农业推广硕士学习);2008.01-2013.0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高产玉米研究室主任;2013.06-2019.0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高产玉米研究所所长;2019.04-至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玉米育种研究所所长。取得成就: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获得省长特别奖1次,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佳木斯科技进步一等奖4次、二等奖2次,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1次,省农委二等奖2次,获得农业部新品种保护权5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0余篇,转让品种权6个,主持或者参见选育玉米新品种7个,获得转让经费到位1058余万元,选育的品种累计推广玉米100多万公顷,增产粮食7.5亿公斤, 积极参与服务“三农”工作,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农户,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查看详情

李永虎

祁县农业农村局

李永虎,男,山西农业大学 博士。工作经历:2001.07—2002.07 新疆建设兵团农三师45团技术员;2002.07—2003.09 祁县人才中心;2006.07—今,祁县农业农村局。取得成就:一、奖项:1、2019年入选2018年度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2、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2017年度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3、2013年中国农技推广协会“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 二、成果:1、2014-2016年度“杂交谷子标准化生产集成技术推广”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2014年“玉米一穴多株节本高效栽培技术”获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三等奖。三、业绩:1、发表学术论文9篇(SCI收录2篇,国家一级期刊3篇),副主编专著1部;2、参与制定山西省地方技术标准3项,发布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3个;3、先后参与实施国家、省级农业工程项目近20项、科研课题4项,累计推广面积50余万亩次,总增经济效益数千万元。

查看详情
共38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