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书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唐志书,男,二级教授,中药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陕西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药资源新产品开发、中药制药适宜技术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等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等20余项;负责制定药品标准8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8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收录30余篇;主编或副主编学术专著、教材7部;主编或副主编学术专著、教材7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2完成人),主持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

查看详情

徐宏喜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徐宏喜,男,汉族,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名誉院长、国家中组部特聘教授,上海市首批特聘专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药学学科评议组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现代化中医药学术会议联席主席等职。磐龙玉矿物药国际研究院院长、创新药物研发上海高校工程中心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双聘教授。1994年获得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国立和汉药研究所药学博士学位。并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及加拿大Dalhousie大学微生物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曾先后受聘于香港中文大学中药研究中心科学主任、香港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高级医药顾问,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董事兼研究开发总监。2001至2010年,担任香港赛马会中药研究院副总裁兼中药研究室主任。徐教授已发表SCI论文370多篇,H指数为69,i10指数为272,论文总被引16900余次。于2014年连续8年入选中国高被引用学者榜。先后主持40余项国家级及国内外企业合作研发项目。获得16项美国专利授权和38项中国专利授权,PCT专利1项,三项中药抗病毒专利及成果成功转让。培养博士后25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90余人,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药理学》等专著7部。

查看详情

张立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张立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博士,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1.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包括慢性肝病(慢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炎性、酒精性因素等所致),及胃肠疾病(慢性胃炎、胃肠溃疡、慢性肠病,以及腹痛、腹泻)等; 2.慢性肝纤维化及胃肠疾病发病机理及中药干预机制的研究; 3.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获奖情况: 近十年内已主持或参与专业课题研究十多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等。

查看详情

孙晓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曾任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的研究、创新药物开发研究。主持及主要参加“863”、“十五攻关”、“十一支撑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项目40余项;主持及主要参加的新药研制30余项。

查看详情

王国辰

中华中医药学会

第七届 中华中医药学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中医药学术团体。中华中医药学会接受业务主管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与监督管理。学会办事机构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是全国中医药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及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预防、康复、保健、生产、经营等单位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中医药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纽带,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中医药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查看详情

曹正逵

中华中医药学会

1978年3月考入北京中医学院(现改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学习,1982年12月毕业并留校任中医系团总支书记兼年级辅导员,1984年调入青海省工作,历任省中医院副院长、省卫生厅中医处副处长及办公室主任、副厅长等职。2004年8月调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2013年5月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主任医师,兼任《中医药管理杂志》主编。[1] 学术成就 先后在《中国中医药学报》(现改为《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医药管理杂志》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查看详情

袁发荣

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

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藏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注册及生产地址在青海西宁,管理总部,营销中心位于上海。 公司研发板块集藏药基础理论研究,分析检测,工艺研究,药理药效研究,安全性评价等功能为一体。 2015年,公司申报的“藏药新药研发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截止2017年底,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市级奖励近30项,国内发明专利90余项。  

查看详情

仁青措毛

青海省藏医药学会

积极参与和组织承担了6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项目,为藏医药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先后组织承办了100多次全省乃至全国藏医药领域的重大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基层藏医药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学术交流和专业技能提升平台。先后安排来自美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到青海大学藏医学院、青海省藏医院等会员单位进行学习和学术交流活动,增强了藏医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积极推动藏医药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通过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承担了历届全省藏蒙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组织各类科技奖项、优秀论文等的推荐和评选工作,受省卫计委委托我会组织专家在省藏医院开展了“青海省2015年度公立医院直接挂网采购藏成药”目录遴选等工作,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义诊活动,为农牧民群众提供优质藏医医疗服务,宣传普及藏医药健康知识。 青海省藏医药学会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实现了从最初组建到逐步发展成熟的历史性跨越,为我国藏医药事业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展望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实现藏医药“站起来”和“走出去”的历史进程中,学会将努力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藏医药学术团体,为我国“大健康”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查看详情

万玛愣智

青海省藏医药学会

青海省藏医药学会成立于1986年,是党和政府联系藏医药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也是我国藏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学会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先后成立了藏医护理、藏医药文化、藏医养生保健等十六个专业委员会,目前会员人数超过4000多名,会员单位达60余家。学会先后荣获“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先进民间组织”、“先进学会”、“十佳学会”、全国4A级学术组织等荣誉称号,名誉会长荣获2017年“国医大师”,会长荣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科技奖”和2015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青海省藏医药学会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藏医药学术组织。 学会积极参与和组织承担了6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项目,为藏医药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先后组织承办了100多次全省乃至全国藏医药领域的重大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基层藏医药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学术交流和专业技能提升平台。先后安排来自美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到青海大学藏医学院、青海省藏医院等会员单位进行学习和学术交流活动,增强了藏医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积极推动藏医药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查看详情

王文丽

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

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简称青海省科协,为青海省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青海省委员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青海省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青海省科协是中国科协的地方组织,业务上受中国科协指导。

查看详情
共3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