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梁春年
研究领域
家畜遗传育种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牛新品种培育、杂交改良及及分子育种技术创新研究
梁春年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牦牛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甘肃省草食畜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牛羊健康养殖技术岗位专家,国家畜禽资源委员会牛专委会委员,国家第三次资源普查牛专业组专家,甘肃省丝路寒旱农业肉牛产业专家组成员。 工作经历 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畜牧研究室主任。兼任甘肃省牦牛繁育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兰州中心副主任、国家牦牛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全国牦牛育种协作组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牛学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理事,中国畜牧业协会牛分会理事,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理事等职。 研究方向/主要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牦牛新品种培育、杂交改良及及分子育种技术创新研究。在新品种培育方面,育成阿什旦牦牛新品种,2019年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新品种生产性能和综合品质达到了国际同类型生态区牦牛的领先水平,为牦牛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饲养提供了差异化品种,满足了我国牦牛养殖多元化的需求。在杂交改良方面,利用牦牛新品种和良种肉牛种牛及其细管冻精,通过本交和人工授精技术杂交改良甘南牦牛,建立了甘南牦牛AI繁育技术体系,快速扩散优良公牛遗传基因,显著提升甘南牦牛群体生产性能。在分子育种方面,将牦牛传统选育技术与分子育种技术耦合应用,通过基因组高通量分析技术研究牦牛基因组中SNPs和CNVs遗传变异与生长发育性状的关联,筛选得到适宜不同群体结构的遗传评估方法,建立了牦牛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体系。 成果荣誉 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省部重点科研项目、和横向合作项目10多项。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获省部等科技奖励11项,其中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农业行业标准6项,培育畜禽新品种1个,挖掘遗传资源3个,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3项,其中第一发明人3项。主编出版著作5部,副主编4部。 社会工作 兼职甘肃农业大博士生导师、西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杂志编委,《genes》《gene》《Animal Genetics》《BMC Genomics》杂志审稿人。
查看详情杨博辉
研究领域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杨博辉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农业先进个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c类,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 工作经历 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绵羊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育种技术与方法岗位科学家。兼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羊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副理事长,甘肃省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执行理事长。 研究方向/主要工作 研究方向为绵羊资源与育种。主要工作为绵羊育种理论技术与方法创新和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研发。重点开展细毛羊和肉羊重要经济性状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创新应用 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模式构建。研制出细毛羊和肉羊育种芯片及系谱鉴定芯片,创建了常规育种结合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培育了“高 山美利奴羊”和正在培育“中环肉羊”新品种,创立了细毛羊和肉羊产业模式、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致力打好羊种业翻身仗,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成果荣誉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基础专项、863课题、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重大选题、重点任务、协同创新任务及甘肃省重点项目等14项。培育了“高山美利奴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202篇 其中SCI2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5件,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6项,主编出版著作4部,获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1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3名和访问学者6名。 社会工作 兼职甘肃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西部之光”、“陇原之光”和“天山沃土”访问学者导师,《中国草食动物科学》编委。
查看详情阎萍
研究领域
家畜遗传育种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阎萍,女,汉族,1963年6月出生,山西运城人,三级研究员,博士,中共党员。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牦牛选育岗位专家,甘肃省牦牛繁育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和甘肃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博(硕)士生导师。 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优秀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畜牧学会养牛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副理事长,全国牦牛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牦牛改良岗位专家,农业部畜产品风险评估实验室主任,甘肃省牦牛繁育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研究方向为牦牛优良品种的选育与遗传特征新技术和新方法研发和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牦牛资源与育种团队首席,主持和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行业科技、甘肃省重大科研项目、“863”、“948”项目等课题二十余项,成功地培育国家牦牛新品种“大通牦牛”“阿什旦”,填补了世界上牦牛没有培育品种的空白。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主编出版《中国牦牛》等著作10部,发表论文200余篇,SCI 50篇,授权专利30余项。培养博硕研究生40余名。 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CCTV“大地之子”年度农业科技人物、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贡献杰出人物奖、牦牛种业功臣、中国牛业科技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0年9月-1984年7月,青海大学畜牧兽医学院畜牧系畜牧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1992年9月-1995年6月,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生产专业硕士,获农学硕士学位。 2000.7-2001.7主持中德农业科技合作项目“胚胎工程在家畜繁育中的应用”,在德国联邦农业中心--畜牧与动物行为研究所生物工程系进行合作研究。 2004年9月-2007年6月,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获农学博士学位。 2013年3月至今,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副所长。
查看详情张继瑜
研究领域
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张继瑜,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纪委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兽药创新与安全评价创新团队首席,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兼任农业部兽药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副理事长,国家兽用化学药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农业部新兽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课题、省部重点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获国家和省部等科技奖励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研制并取得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2项,二类新兽药证书2项,三类新兽药证书1项。主编出版著作9部,培养研究生32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 主要研究方向为兽用化学原料药及新制剂的研制、兽药制备技术、细菌耐药机理研究。在新兽药研制与应用方面,重点开展抗寄生虫、抗菌兽用原料药以及药物制剂制备技术研究,开展抗寄生虫药物的活性与作用靶标筛选,揭示抗虫机制并为抗原虫药物开发奠定基础。在药物载药技术研究方面,重点开展药物的溶解性、缓控释性和载药系统研究;在细菌耐药性机理研究方面,主要开展动物肠杆菌耐药机理以及传播机制研究,重点围绕草原牧区、农牧交错区和集约化农区养殖环境中牛肠道细菌耐药性的现状、分布规律和传播机制,为耐药性控制和生产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支撑。兼职甘肃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宁夏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兽医科学》《中国兽药杂志》《黑龙江畜牧兽医杂志》《动物医学进展》杂志编委,《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Journal of Entomology and Nematolog》《Arabian Journal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杂志审稿人。
查看详情何洪林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数据》期刊编委,国际长期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信息管理委员会委员,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生态系统大数据与模拟中心主任,科技部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主任,国家野外台站建设发展实施方案(2019-2015)编制核心工作组成员。 长期以来从事生态信息学研究,在生态系统模型数据同化、长期生态监测数据挖掘、野外台站科研信息化、生态监测和评估工作中以及与ILTER、DataONE等的国际合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五来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 5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Global Change Biology、National Science Review、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已被《第四次国家气候评估报告》采纳。 先后主持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课题、中国科学院STS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编写专著3部,获软件著作权17项。编写中办采用咨询建议报告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环保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2018年CERN科技成就贡献奖。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生态信息学、生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模拟
查看详情方华军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978年9月出生,博士,研究员。2000年在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获地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获环境科学博士学位(硕博连读)。2005-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学习并留所工作,2010-2011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植物与微生物学系做访问学者。2013-2014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做访问学者。先后荣获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领军人才、中科院王宽诚资源与环境专项人才、中科院地理所“秉维”优秀青年人才、中科院刘永龄冠名奖等7项奖励。 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为环境地球化学,主要研究方向:(1)土壤碳-氮-磷耦合循环及其环境效应。以中国东部南北样带(NSTEC)和中国草地样带(CGT)上代表性的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多形态的氮沉降和氮磷添加控制试验,运用生物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重点研究:土壤碳氮磷的赋存形态、转化与功能微生物群落组成之间的关联机制;植物-土壤-微生物交互作用对土壤碳氮磷动态的调控机制;土壤-大气界面碳氮气体通量(CO2、CH4、N2O和NO)的产生、消耗及其对氮磷添加的非线性响应机制;大气氮磷沉降对土壤有机质组成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机制。(2)农田生态系统主要污染物迁移、转化、富集规律与环境效应。重点研究:农田土壤养分与污染物遥感反演、风险评估与来源解析;主要污染物与养分交互作用与微生物驱动机制;退化农田土壤修复示范与农产品品质溯源信息化系统构建。
查看详情汪亚峰
研究领域
景观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汪亚峰,1978年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围绕“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及其生态服务功能”这一核心科学问题,长期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景观生态学及生态恢复的环境效应等方向研究,主要学术贡献有:(1)利用137-Cs示踪技术和黄淤地坝沉积物解译了典型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侵蚀环境变化特征;(2)开展了黄土高原多尺度(坡面-小流域-区域)植被恢复的土壤固碳效应和土壤动物多样性评估;(3)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典型区域开展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提供支撑。发表论文80余篇,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Global Change Biology”,“Journal of Hydrology”,“Land Degradation and Development”,“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Plant and Soil”、“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CATENA”,“Biogeosciences”和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5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排名11),2016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集体”(主要完成人,排名13)。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景观生态学及生态恢复的环境效应等方向研究。
查看详情汪诗平
研究领域
气候学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教育背景 1983-1987:就读于安徽农业大学畜牧系畜牧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9-1992:就读于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草原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1997-1999: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地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2001.4-2002.3:在DAAD-K.C.WONG奖学金的资助下,赴德国进行一年博士后的研究 工作经历 1987.7-1989.8:安徽省桐城县农业局,技术员 1992.8-2005.4: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2005.5-2010.6: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2010.7-现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 现任中国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草学会草地资源和利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是第六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多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是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会、生态学会和草学会的会员;任 “草地学报”常务编委、PLoS One、J Arid and Cold、“草业学报”、“广西植物”和“中国草地学报”杂志的编委。
查看详情姚檀栋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姚檀栋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誉所长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 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队长,现任“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主席、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务。现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1994年获得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获得首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和冰川冻土基础理论奖;199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所长;200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200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2005年担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发起“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并担任联合主席;201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2017年获得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颁发的维加奖,是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和亚洲科学家;2018年担任“丝路环境”专项首席科学家。2017年姚檀栋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启动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祝贺并作出重要指示,对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姚檀栋长期从事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在中国山地冰芯和冰川变化研究领域做出了系统性杰出贡献。他的研究揭示了西风和季风相互作用是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区域差异的主要驱动力;他组织撰写的《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报告为西藏自治区推进2015-2030生态屏障建设规划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姚檀栋的研究成果产出了300多篇论文,发表在包括Nature、Science、PNAS、Nature Climate Change、Review of Geophysics、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等在内的国际权威期刊上。在国际青藏高原研究领域,他的论文总量和总被引率排名第一。他引领的关于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的研究成果将传统的地学观测与高新技术结合,从地球系统科学理念提出全球变暖背景下西风-季风耦合引起地表圈层的链式响应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塑造,是国际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最新成果,被Nature和央视新闻联播等广泛推介,为第三极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入选了2018年“中科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14项标志性重大成果”。他通过青藏高原降水稳定同位素揭示印度季风与西风相互作用的三种模态的论文是Web of Science Top 1%高被引论文。他发表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上的关于冰川变化的研究被Nature期刊专题报道。Nature期刊认为姚檀栋是该领域的先行者,是“少数几个在艰苦条件下收集青藏高原过去气候历史资料的研究人员之一”。Science期刊高度评价他的研究是“解决高海拔环境变化问题领域最出色的研究活动的典范”。Nature期刊曾专题报导了他成长为国际知名冰川学家的历程。
查看详情牛书丽
研究领域
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4年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生态学博士,2005-2008年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从事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的控制实验研究,2008-2012年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从事区域和全球生态数据挖掘。目前担任Ecology Letters、Functional Ecology、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Biogeosciences等国际期刊编委。 在Nature、PNAS、Ecology Letters、Global Change Biology、New Phytologists 等生态学和植物学主流刊物发表 SCI索引论文100余篇。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1. 区域及全球生态学:利用数据挖掘对陆地生态系统联网观测和联网实验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揭示陆地生态系统关键地表过程的大尺度格局及其环境调控因子和机制。 2.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控制实验研究:利用全球变化野外控制实验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尤其是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及其耦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的响应和适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