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段志生
研究领域
鲁棒控制
北京大学工学院
2011年:段志生(1972-),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鲁棒控制、关联协调控制,E-mial:duanzs@pku.edu.cn; 2007年:段志生 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2000年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鲁棒控制、大系统稳定性和关联协调控制.E-mail: duanzs@pku.edu.cn 2006年:DUAN Zhi-Sheng Received his Ph. D. Degree in control theory from Peking University in 2000. From 2000to 2002, he was a post-doctor at Peking University. He is currently an associate professor with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robust control, stability of interconnected systems and frequency-domain method of nonlinear systems
查看详情杜品圣
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第十一届 中国自动化学会 理事
查看详情董海荣
研究领域
控制科学与技术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4年:董海荣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2002年获得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平行控制与管理,人因分析,列车运行优化,本文通信作者.E-mail:hrdong@bjtu.edu.cn
2010年:董海荣(1974-),女,河南驻马店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复杂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智能交通系统等研究;
陈家进
香港城市大学
第十一届 中国自动化学会 理事
查看详情曹建福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曹建福,男,工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自动控制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兼任陕西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建筑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学习经历: 1991年~1996年,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 1988年~1991年,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1] 1979年~1983年,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获学士学位 [1] 工作经历 1983年~1988年,机电部北京机床研究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从事制造装备自动化技术研究 [1] 1997年~1998年 西安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系讲师 [1] 1998年~2004年 西安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系副教授 [1] 2004年开始,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教授,并为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担任陕西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 [2-3] 2016年开始,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建筑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 [4] 2005年~2005年, 德国Siemens访问研究 [1] 2012年~2012年, 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访问研究 [1] 2016年开始担任自动控制研究所所长 [1] 研究领域(方向) 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智能控制;复杂系统控制与诊断;智能制造系统控制技术;工业物联网。
查看详情卞爱民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十一届 中国自动化学会 理事
查看详情陈积明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2000和2005年分别获浙江大学获学士和博士学位。2008-2010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访问。现任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大学工业控制研究所所长,曾任浙江大学信息学部副主任。2010年12月起被聘为浙江大学教授,201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IEEE通信学会亚太区杰出青年研究学者奖等,是IEEE 车载技术学会Distinguished Lecturer(2015-2020)。2019年当选为IEEE Fellow,同年当选为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2021年入选浙江省特级专家。2021年4月起,任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
查看详情吴冈
镇江市智能制造研究院;中国自动化学会
吴刚,男,镇江市智能制造研究院研究员。主持完成国家、省市科技攻关项目及重点工程项目30多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0多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百余项,在国际会议、国内期刊杂志及出版社发表学术论文、论著百余篇。年参加中国自动化学会科创中国智能制造服务团,累计走访企业140余家,企业诊断近80家。
查看详情陈俊龙
华南理工大学;中国自动化学会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讲座教授,澳门大学讲座教授、科技学院前院长;2018-2020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IEEE Trans. on Cybernetics 期刊主编。科研方向为智能系统与控制、计算智能等。曾获IEEE系统科学控制论最高学术维纳奖、3次澳门自然科学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次 IEEE T-NNLS最佳年度论文奖。澳门大学工程学科及计算机工程获国际《华盛顿协议》《首尔协议认证》,是他对澳门工程教育的至高贡献。 陈俊龙(C. L. Philip Chen)博士是华南理工大学特聘讲席教授,博导,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曾任澳门大学科技学院院长,美国美国德州大学工学院终身教授,工学院副院长及电机计算机系主任。陈教授是IEEE Fellow,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 Fellow,IAPR Fellow,香港工程师学会 Fellow,我国自动化学会的Fellow及常务理事。 陈教授现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期刊主编,曾任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期刊主编 (2014-2019)。陈教授曾任该学会国际总主席(President,2012-2013),担任IEEE SMC学会 IEEE Fellow 的评审委员主席,常务理事及杰出演讲师。 陈教授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文章400余篇(300余篇在IEEE Transactions),在Web of Science 他人引用17000余次,谷歌学术引用30000余次。2016年他获得了母校—美国普度大学的杰出电机及计算机工程奖(Outstanding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Award)。2018年获 IEEE系统人机控制论的最高学术奖--IEEE 诺伯特·维纳奖(Norbert Wiener Award)。2018、2019、2020连续三年入选科瑞唯安(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学历 ◆ 博士, 美国普渡大学,美国,1985-1988 ◆ 硕士,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美国,1983-1985 工作经历 ◆ 2019-至今 院长,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广州) ◆ 2010-至今 讲座教授,前院长(2010-2017),澳门大学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澳门) ◆ 2005-2009 副院长,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分校电机及计算工程系(美国,德州) ◆ 2002-2010 教授, 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分校电机及计算工程系(美国,德州) ◆ 1989-2002 教授 (1999), 副教授 (1995), 助理教授, 莱特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系(美国,俄亥俄州) ◆ 1988-1989 访问助理教授, 普渡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州) 获奖情况 ◆2019年12月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跨域多维电子围网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16年7月 澳门自然科学奖(用于建模的计算智能系统、跟踪控制中的决策支持和城市交通援助) 自然科学。 ◆ 2014年7月 澳门自然科学奖(特征分析与多媒体安全技术) 澳门自然科学。
查看详情郑南宁
研究领域
计算机科学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郑南宁,男,(1952.12-),汉族,祖籍陕西西安,出生于江苏南京。中国自动控制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工学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校长,校党委委员、常委。现任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 个人履历: 197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 1981年西安交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5年日本庆应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日作博士后研究; 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2003年8月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2014年4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局长喻云林在西安交大召开全校干部大会,宣布中共中央的任免决定:郑南宁不再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职务。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教育部党组成员王立英,中共陕西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毛万春出席大会并讲话。) 郑南宁院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Fellow)。 奖励及荣誉: “数字视频时-空自适应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提出图像分析和视觉知识描述新方法,为构造计算机视觉系统和基于图像信息的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关键技术。 完成“精密装配机器人机器视觉系统”研究,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发明了一种图像边缘曲线拟合的新方法,获1995年国家发明奖四等奖。 “高性能机器视觉及车型与牌照自动识别系统”获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提出在线交互式立体测深方法,研制出“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及“DSA125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 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扫描制式转换及视频处理芯片;获已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七项。 发表论文100余篇,著作2部。 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1996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中国青年科学家”称号。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当选国际模式识别协会理事会中国代表。 2001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 2005年11月当选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Fellow)。 党的十八大代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