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董淑琦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董淑琦,农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为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山西省杂粮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植物化感作用与生物防除杂草,现代杂粮生产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为本科生承担《作物化学调控》和《生物统计学》等课程;年均指导5名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和毕业实习,年均指导硕士研究生3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子任务、山西省科技重点研发项目和山西省自然基金项目各1项,省三区人才服务项目3项,校地合作项目4项,校级项目2项,参与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收录期刊、国家级核心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9篇,参与发表论文40多篇;主持编写山西省粮食行业团体标准“‘山西小米’谷子仓储运输规范”和寿阳县农业地方标准“旱作高粱栽培技术规程”各1项,参与编写地方标准4个;参加The 6th World Congress on Allelopathy 国际大会并做报告,参加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和十五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中国第七届、八届和九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并做大会报告。2018年和2021年荣获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和山西农业大学“五四青年标兵”。谷子产业化技术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开展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促进“山西小米”品牌建设,工作得到新华网、山西日报、山西卫视等主流媒体的采访报道。
查看详情曹强
南京农业大学
曹强,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智慧农业系/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2019年入选南京农业大学第四批“钟山学者计划”学术新秀,2022年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及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长期从事智慧农业理论、技术与应用研究,尤其在作物管理知识模型及栽培方案设计、作物生长无损监测与智能诊断、农作管理分区与精确作业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促进了作物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定量化、智慧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课题等9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Field Crops Research、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Precision Agriculture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15篇,中文一级学报论文8篇,合作编写专著《作物生长光谱监测》。作为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创新团队骨干成员获得2021年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2022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组织实施的“北斗导航支持下的智慧麦作技术”连续入选2019、2020年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农业技术;“小麦绿色智慧施肥技术”入选2021年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此外,担任国际期刊Agronomy Journal副主编,Remote Sensing、Plants客座编辑,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学术兼职。
查看详情陆文静
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
陆文静,女,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农业源和生活源固体废物生物处理和资源化、能源转化技术及机理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SCI 论文115篇,授权发明专利15件,软件著作权2项,主编或合著出版专著7部,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国家重大水专项,环保部公益重点项目,国家基金委等国家级科技项目(课题)近20项。担任德国洪堡基金会科学大使,国际固废工作组(IWWG)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公共健康中心“全球健康丝路学者计划”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高级会员等职。
查看详情冀丽霞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冀丽霞,副研究员,1999年7月-至今,一直在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棉花、芸豆、玉米的遗传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先后主持完成省级项目和院级项目4项;参加国家农业部后补助项目一项,国家“863”高技术项目、省攻关项目、省推广项目、省自然基金项目和院级项目等30余项。主持育成了晋棉34号、DH966、棕杂一号、晋棉51号四个棉花新品种;芸选2号、红芸3号两个芸豆新品种;太食589、太食971、太食857、太食3196、太食616五个向日葵品种;太玉969、熙玉505、赛博173、云誉1号、赛博169六个玉米品种。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项,通过省级鉴定成果2项。
查看详情张红刚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
张红刚,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菌物开发与利用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从事食用菌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主持参与完成省部级项目5项,地市级项目10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家专利多项,省部级奖项2项,地市级奖项3项,制定地方标准6项,主持参与的多个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查看详情原向阳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原向阳,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机械研究室主任、执行专家组成员)、山西省现代农业谷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成员(收获机械化专业组)、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七、八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杂粮学会秘书长、山西省作物化学调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山西农科110专家、“山西小米”产业联盟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机化学报》和《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编辑委员会委员、《南方农业学报》审稿专家、山西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山西农业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 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校级项目2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9篇,其中SCI收录和国家1A级期刊18篇;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山西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类二等奖1项;获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1个;选育并登记谷子品种2个,授权国家专利21个,其中发明专利3个;制定团体标准和技术规程6个。
查看详情许晶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
许晶,男,硕士研究生, 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2011年参加工作,现在山西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工作任团支部书记,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食用菌选育栽培研究。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与省级以上各类项目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5项;主持院级项目2项;作为第一发明人申报专利2项,获得国际领先水平发明专利1项;编写地方标准2项;审定品种6个。2014年被山西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山西省委干部下乡办公室评为“先进工作队员”,2015年被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2015年被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委员会评为“优秀团干部”。
查看详情孙敏
山西农业大学功能农业研究院
孙敏,女,1979年生,现为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部“神农青年英才”、青年“三晋学者”特聘教授、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女科技工作者、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主要进行旱地小麦蓄水保墒、稳产高效耕作栽培技术的研究及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工作,总结成果获山西省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类)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自然科学类二等奖1项,获山西省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1项,获山西省技术承包奖二等奖1项,获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期间,获批了山西省教育厅“1331工程”重点创新培育团队、山西省教育厅1331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功能农业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级平台。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11项,授权专利13项,制定制定地方标准2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2部;发表论文213篇,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13篇;2019年闻喜基地获批“山西省省级星创天地”,2021年洪洞、闻喜基地挂牌为“科技小院”。
查看详情刘虹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
刘虹,女,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菌物物种多样性及食药用菌新品种选育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各级各类项目20余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参与审定新品种11个;已发现发表菌物新分类物种5个; 在《Phytotaxa》《Mycological Progress》《山西大学学报》《食用菌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40 余篇。
查看详情郭宝德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郭宝德,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员。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的应用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发表学术论文26篇;主持完成省基金项目2项、省攻关(重点研发)项目3项、省成果推广项目3项、院级项目4项,参加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攻关、“863”、转基因专项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新种质资源创造和新品种选育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选育出棕杂一号、芸选2号、红芸3号、赛博171等作物新品种26个。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