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罗兴宏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1990年6月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1993年6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7年2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7年4月进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至今,2001年8月晋升为研究员。主要从事空间材料科学和特殊钢研究。 现担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空间材料科学标准化工作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微重力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空间材料科学专家组专家。 主持承担过载人航天工程、863、基金面上、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等多个项目。曾担任921-2空间材料科学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参加神舟二号、三号、天宫二号空间材料科学实验任务,对共晶、偏晶、单晶和复合材料等多种材料的空间凝固行为进行研究,并研发了通用型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样品安瓿;建立了50米落管微重力实验系统,开展了多种类型材料地基微重力凝固研究。目前正参与空间站高温材料实验柜的研制工作,同时承担两项空间站材料科学研究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7项。
查看详情刘玉旺
研究领域
机械设备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机械电子工程
2010-至今,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技术与系统
作为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千人计划”团队核心成员,曾承担并主持了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数控重大专项课题、国家863计划、载人航天工程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国防创新基金等课题,全方位参与了重大项目课题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和结题验收等。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太空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及特征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攻关和样机研制,部分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获中科院新人新锐奖和技术创新奖。
曾获中科院新人新锐奖和技术创新奖。
查看详情李剑锋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
李剑锋,男,1964年4月生,工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智能机械研究院教授。1986年6月在甘肃工业大学(现兰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二系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6月在燕山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得硕士学位;1999 年6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机器人机构学、肢体康复机器人与骨外固定器技术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北京市科技发展计 划项目课题及企事业委托技术研发项目等10余项,发表SCI/EI论文80余篇,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软件著作登记10余项。
查看详情李建强
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过程所
李建强,男,研究员,博导。国家重点专项负责人。2004年1月清华大学博士毕业,2004~2006年东京大学JSPS特别研究员,2006年进入过程所工作至今。现任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资源化工研究部常务副主任,国家能源高效清洁炼焦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市科技新星,柳大纲优秀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程陶瓷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空间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通过创新凝固制备方法,以及凝固产物结构、形貌和潜热调控,分别研发出超高折射率、超硬氧化物透明材料、微球材料和水合盐相变储热材料。致力于新材料的应用研究,解决了规模制备、核心装备和器件等关键问题,成果获中国颗粒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在北新集团、北京康普锡威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获得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入选并承建第24届北京冬奥会核心场馆的清洁供暖示范工程。
查看详情李安敏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1.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17202008,交通用高性能铝合金宽幅薄板制造及应用技术,2017-09至2020-12,子课题第一负责人,子课题52.5万元,结题。 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4GXNSFAA118342金属纳米颗粒分散二氧化硅基体的等离子共振效应对二氧化钛薄膜光催化性能影响机理研究,2014-06至2017-05,5万元,已结题,参与。 3. 国家自然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51361003,基于微应变的热障涂层/高温合金力学行为原位表征及失效机制研究,2014-01至2017-12,52万,已结题,参与。 4.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基金项目,2013YB012,轨道交通用高性能7N01 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机理研究与长效策略,2013-04至2016-03,3万元,已结题,主持。 5.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1348018-4,新型环保阻燃装饰石头纸的开发及产业化,2013-03至2015-12,40万,已结题,参与。 6. 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桂科能13-051-02,7N01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机理研究13-A-02-03,2013-01至2014-12,3万元,已结题,主持。 7.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广西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桂科重12118001-2A,高性能铝合金新产品开发-高性能铝-钛-硼中间合金的研制开发,2012/03-2014/12,60万,已结题,参与。 8.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创新研究团队项目,2011GXNSFF018001,铝合金新材料及先进加工技术的理论及应用,2011-03至2014-03,200万,已结题,参与。 9. 广西大学,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XBZ100759,Al-Cr-Fe-Co-Ni-Cu系多主元合金组织与性能的研究,2011-01至2012-12,1万元,已结题,主持。 10. 广西大学“新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XKFJ11-07,Q235钢热浸渗铝涂层的组织结构控制及性能优化研究,2011-01至2012-12,2万元,已结题,主持。 11. 广西大学“新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XKFJ-16,钢基Al2O3陶瓷涂层的开发及性能研究,2008-12至2010-12,2万元,已结题,主持。 12.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x081053 ,低合金高强韧钢的热处理工艺研究,2008-07至2010-06,0.9万元,已结题,参与。 13.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x071066,高熵合金的结构与性能研究,2007-07至2009-06,0.6万元,已结题,主持。 14.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桂科基0731013,用于合金刀具的新型硬质耐磨AlCrN涂层的开发及性能研究,2007-05至2010/05,4万元,已结题,参与。 15.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桂科基0639003,有色金属表面改性新技术和工艺,2006-05至2009-05,5万元,已结题,参与。 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50464003,硫化矿尾矿的离子溶出动力学及其环境危害评估参数的预测,2006-01至2008-12,24万元,已结题,参与。 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50464001,膨润土与塑料原料的复合行为及新型粒状膨润土复合吸附剂研究,2005-01至2007-12,24万元,已结题,参与。 18.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桂科基0448007,泡沫铝直通气体低温发泡机制及制备新工艺的研究,2004-07至2007-07,4万元,已结题,参与。 19.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项目,桂科攻0428003-8,钢渣吸附剂的开发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2004-06至2007-06,10万元,已结题,参与。
查看详情张明辉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张明辉,博士/课题组副组长/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9年从南昌大学本科毕业,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方向为新型光电子材料、空间材料实验技术。2017.9-2018.9在东京工业大学作公派访问学者。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人才计划、上海市青年扬帆人才、嘉定区青年英才计划,获得上海市职工创新成果特等奖、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微重力会议优秀青年论文等荣誉,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先进无机材料分会副秘书长、中科院青促会化材分会副会长、武汉工程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全国微重力青年委员会副主任、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SCI二区)编委、上海硅酸盐所晶体中心党支部副书记、上海硅酸盐所青促会组长、上海硅酸盐所团委副书记,曾主持载人航天工程、国家自然基金等16项科研项目。共发表SCI论文33篇,培养研究生8名,申请专利30项,授权16项。
查看详情蓝鼎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在材料物理力学方面,研究界面作用规律。在JPCL,Phys. Rev. E,PoF,Cryst. Growth& Des.,J. Colloid Interface Sci.,Langmuir等国内外期刊已发表高水平SCI论文30余篇。 中科院解决卡脖子工程先导C项目-“***可靠性试验装备研制”负责人,装备将填补我国在此领域空白。在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研制“胶体材料箱”首次完成空间材料自组装技术验证。目前作为中国空间站流体实验柜“六性”负责人,承担“六性”设计及保障。
查看详情周晓波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从事未来智能网络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在数据中心网络、云计算及智慧物联网等方面做出一系列成果。 在相关国际知名会议和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包括TCC、ToN、TCOM、TWC、TVT、TII、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COMST、INFOCOM、IWQoS、ICDCS等领域内顶级期刊和会议1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天津市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及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多项。IEEE、CCF高级会员,ACM会员,CCF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会委员,曾担任SCI期刊CCPE、IJCSSE专刊编辑。曾担任国际知名会议IEEE Trustcom/BigDataSE/ISPA 2016的出版主席, WASA 2018的本地主席,并担任国际知名会议IEEE SmartIoT 2019的PC co-chair。2018年入选天津大学“北洋学者-青年骨干教师计划”及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选,2019年荣获天津大学沈志康奖教金,2020年荣获ACM中国新星奖(天津)。
查看详情郑虎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近年来着力于交叉融合颗粒物质物理、颗粒光弹测试技术和岩土颗粒物质力学研究,开创性的提出了通过密度匹配原理消除了试验过程中重力的影响;并基于光弹颗粒材料库艾特剪切试验,成功揭示了颗粒材料在剪切过程中的剪切堵塞、过渡态和平衡态的相态转化规律;建立了以三聚体为基本单元的广义颗粒材料剪切破坏、膨胀和堵塞的微观模型,揭示了颗粒材料剪切过程中力学稳定态与力学非稳定态间的相态转化机理;进一步研究了非连续剪切增稠悬浮液中颗粒的微观结构,成功的研发了剪应力与剪应变率跨数量级增长的颗粒材料,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岩土颗粒材料的非连续剪切增稠性质。
查看详情吴甲民
研究领域
材料加工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吴甲民,男,1984年10月生,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武汉市青年科技朝阳计划、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3551光谷人才计划”、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青年优材计划”入选者。现任中国工程院“中国3D打印材料及应用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无机材料组成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分会会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3D打印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