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戴景瑞
研究领域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中国农业大学
戴景瑞,玉米遗传育种专家。辽宁省海城市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研究生班。曾任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教授。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主要工程科学技术的成就和贡献:始终坚持玉米种质创新,育成多个玉米自交系,应用面积达1.6亿亩以上,亲自育成玉米杂交种十余个,累计推广一亿亩。提出创造杂种优势群的新观点。在世界上首次用细胞工程技术阐明C型不育性与专化感病性的关系,解决了C型不育系对C小种敏感的难题,使不育化杂交种大面积推广,开创了我国玉米细胞工程育种成功的先例。组织合作研究,在国内率先创建了玉米转基因技术体系,育成我国第一代转基因抗虫玉米新品种。率先在国内用分子技术研究玉米杂种优势,发现了新的杂种优势群,提出玉米杂种优势与基因沉默有关,并克隆了相关cDNA片段。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张洪程
研究领域
作物栽培学,作物耕作学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洪程,男,1951年2月24日生,江苏省南通市通州人,1975年毕业于江苏农学院农学专业。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带头人,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主任,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8年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科带头人”;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首席中青年科学家;2008年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2011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2012年分别荣获“中华农业英才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
2016年:张洪程, E-mail: hczhang@yzu.edu.cn
2015年:张洪程, E-mail: hczhang@yzu.edu.cn
2014年:张洪程*通讯作者,Tel:0514-87979220,E-mail: hczhang@yzu.edu.cn
2013年:*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张洪程, E-mail: hczhang@yzu.edu.cn, Tel: 0514-87979220
2012年:通讯作者Tel:0514-87979220,E-mail:hczhang@yzu.edu.cn
2011年:张洪程,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作物栽培与耕作新技术及理论.Tel:0514-87979220;E-mail:hczhang@yzu.edu.cn
2010年:张洪程.Tel:0514-87979220 通讯作者
2009年:张洪程,Tel:0514-87979220,E-mail:hczhang@yzu.edu.cn.通讯作者
2008年:张洪程,通讯作者 Tel: 0514-7979220, E-mail: hczhang@yzu.edu.cn
2007年:张洪程,通讯作者 Tel:0514-87979220,E-mail:hczhang@yzu.edu.cn
2006年:通讯作者:张洪程,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作物轻型栽培与耕作技术研究.江苏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225009.Email:qgdai@yzu.edu.cn
2000年:
马有志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马有志,1963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1986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同年考入黑龙江省农科院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10月赴日本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4年3月获农学博士学位。1994年4月至1995年9月到日本北陆国立农业试验场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10月回国进入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系主任,农业部麦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作物转基因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首席,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作物学报常务编委,2011年入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020年5月起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克隆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逆候选基因,初步阐明小麦抗旱DREB转录因子基因的作用模式,利用转基因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出具有重要生产利用前景的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系,目前已进入环境释放。发表学术论文190多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4项。
查看详情陈学伟
研究领域
作物遗传学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陈学伟,博士,四川农业大学特聘教授,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农业大学茶学93级学士、作物遗传育种专业97级硕士(四川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所联合培养),于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所获得博士学位。于2004年赴美,先后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于2009年晋升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助理项目科学家。2011年3月回国作为四川农业大学首批高端人才(特聘教授)进入四川农业大学工作;2011年12月入选四川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特聘专家;2013年入选四川省第十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作为主研人员主持或参与了国内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科技部转基因专项等项目以及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IH)、美国能源部(DOE)等赞助的重大项目,并在Scien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LoS Biology,PLoS Genet, The Plant Journal,Molecular Plant, Plant physiology,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PLoS One,Genetics,Plant Molecular Biology等国际顶级杂志和科学通报,遗传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等国内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共30余篇,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一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并获授权,并申请美国国家发明专利两项。
查看详情陈温福
研究领域
作物栽培学
辽宁省北方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陈温福,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水稻研究所所长,辽宁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和辽宁省一流学科“作物学”学科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部第八、第九届科技委委员,农业部水稻专家组顾问,辽宁省科协副主席。《Biochar》主编,《作物学报》、《The Crop Journal》等杂志副主编。第十一、十二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长期从事稻作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行业科技专项等国家和部省级项目的研究,在籼粳稻杂交育种、水稻理想株型、超高产育种及生产技术集成,生物炭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取得多项研究成果。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省级科技一等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9件。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4部,译著1部。 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作物科学进展》、《现代农业科技进展》、《作物学专题讨论》、《作物栽培学专题讨论》、《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作物超高产与品质改良》等课程。培养硕士52名,博士47名,博士后12名,指导的研究生多次获得辽宁省优秀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
查看详情于振文
研究领域
作物栽培学
山东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于振文,男,1944年6月出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博硕导师。兼任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作物学会小麦栽培学组组长,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小麦分团团长,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研究方向:小麦生理生态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科研简介:长期从事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系统研究了小麦产量、品质生理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出了以氮肥后移为关键技术的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被农业部定为我国小麦生产主推技术,在黄淮海麦区推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持“小麦衰老生理与超高产栽培技术”课题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位完成人),“小麦品质生理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课题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位完成人),“优质小麦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课题获2010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1位完成人),参加“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与技术”课题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4位完成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47篇,主编与参编了编著20部。
查看详情盖钧镒
研究领域
作物遗传学
南京农业大学
盖钧镒,男,出生于江苏无锡,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名誉主任,原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原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原南京农业大学校长、世界大豆研究会第五届常务委员,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84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科研奖,2002年被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9年获农业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荣誉称号,2015年获农业部中华农业英才奖。
查看详情赵久然
研究领域
玉米品种选育及产业化配套技术等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赵久然,男,1962年8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现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国家“农作物品种DNA分子身份体系构建”项目首席专家、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等多项;制定标准6项,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6项、植物新品种权53项;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务院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党员、推动北京创造十大科技人物、中国种业十大杰出人物等。所带领的创新团队,入选北京学者、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全国农业杰出科研人才、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工人先锋号等。
农学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4),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9);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排名第1四项、第2),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2),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1)。
查看详情刘春明
中国作物学会、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
刘春明,博士,教授,现任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农业农村部侨联副主席,中国作物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细胞学会副监事长,【Food and Energy Security】和【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期刊副主编等职。曾任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植物学报(英文版,JIPB)主编(2009-2018)。主要研究植物种子发育,特别是胚胎与胚乳发育的分子调控和细胞间信号转导分子机理。主要学术贡献包括提出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决定植物器官原基形成的理论;鉴定了一系列控制胚胎和胚乳发育必需基因;发现控制干细胞分化的基因是以小分子多肽参与信号传递,解析了调控水稻灌浆关键转录因子NF-YB1控制水稻灌浆的分子机理,发现DNA去甲基化酶ROS1弱突变可以增加水稻糊粉层厚度,大幅度提升稻米营养品质。迄今为止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总被引 4000余次。参编【植物发育的分子机理】(许智宏、刘春明,1998年,科学出版社)和【植物细胞分化与器官发生】(201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等教课书。2006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同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项目支持,2009年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获“新中国60年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人”称号。
查看详情刘录祥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刘录祥,1965年2月出生,男,中共党员,研究员,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1989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农学硕士,同年进入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历任植物诱变育种研究室副主任、主任;2003年进入新组建的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历任作物遗传育种系副主任、主任、科研管理处处长。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小麦育种技术与方法研究创新团队首席,兼任国家农作物航天诱变技术改良中心主任、国际原子能机构亚太区(IAEA/RCA)植物诱变育种项目总协调员、《核农学报》主编。 长期从事作物诱变新因素的发掘、核辐射与航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研究,建立了作物航天诱变、核辐射诱变技术及小麦离体诱变细胞育种技术体系;创建了地面模拟航天诱变新途径;育成小麦等作物新品种15个;获得省部级奖励5项、授权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培养硕、研究生25名。2014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FAO/IAEA)联合授予植物突变育种成就奖。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