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李仲兴
江苏大学
1984年7月毕业于江苏工学院汽车与拖拉机专业。现任江苏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交通运输专业带头人。 研究及其成就编辑 语音 长期从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负责和主要参加完成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8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多篇被EI收录。主编著作3部,起草行业标准1部。 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领域为:1.车辆动态性能模拟与控制;2.载运工具运行品质模拟与控制。 主持或参加了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部省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等12项,机械、车辆行业企业委托的科研攻关课题近20余项及1项欧共体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获厅(局)级科技进步奖2项
查看详情张丽霞
青岛理工大学
张丽霞,女,副教授,博士(后);1978年7月生,湖北天门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12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车辆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被评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晋升为副教授。 研究领域 1. 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控制 2. 车辆虚拟仿设计 3. 汽车轮胎 4. 交通安全与运营 教科研情况 课程教学: 1.本科生课程《汽车理论》《车辆工程专业导论》《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交通安全工程》 2.研究生课程《机械振动分析》《汽车虚拟试验技术》 代表性科研与教学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逆动力学的汽车最速操纵性能评价与优化。 2.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一等):基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的汽车轮胎湿附着性能的研究。 3.青岛市博士后基金项目: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在湿滑路面上汽车轮胎附着性能中的应用研究。 4.山东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逆动力学的汽车最速操纵性能评价。 5.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基于直接配置-序列二次规划混合法的汽车最速操纵性能研究。 6.名校工程教改项目:专业导论课程案例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源信息的交叉口交通违章监控对驾驶人与交通安全影响机理研究 8.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倒计时信号灯对驾驶员驾驶心理与行为及交通安全影响研究。 9.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载重汽车驱动桥虚拟设计分析系统研发。 10.青岛地铁集团:青岛地铁三号线客流预测。 11.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交通安全理论与技术》
查看详情耿国庆
江苏大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97-2001 江苏大学 本科 2001-2020.6 江苏大学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教师、系副主任 2020.6起 江苏大学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副院长 2013.5-2013.8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 访问学者 2015.8-2016.7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 访问学者 主讲课程 《汽车构造》、《新能源汽车》、《汽车专业英语》《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 《汽车运用与管理》、《汽车空调/》、《汽车营销》
查看详情袁伟
研究领域
危机管理,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交通安全系
袁伟,男,1975年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2003年和2008年于长安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至2000年在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工作;2003年起在长安大学工作,2008年至2011年任交通安全系主任,2011年至2019年任汽车学院副院长;2013年至2014年赴英国拉夫堡大学交通安全研究中心访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道路运输安全防控、道路交通安全改善、智能网联汽车、驾驶行为特征、新能源汽车生态驾驶和运行安全技术。近年主持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1项、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科技建设项目3项、交通运输部重大研究项目2项、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项、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教材3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目前为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青科委常务委员、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交通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
查看详情李雪松
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方向主要为汽车动力相关的燃油雾化与燃烧、动力系统控制、光学诊断和视觉算法等方向。主要代表性研究方向包括: 1. 喷雾与燃烧节能减排优化和基础科学研究; 2. 激光与光学成像测试方法和技术研究开发; 3. 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分析技术和应用; 4. 计算机仿真和建模分析。
查看详情阳林
广东工业大学
1.教育与研究经历 1988年 清华大学 锻压专业 获学士学位; 1990年 清华大学 压力加工方向 获硕士学位; 1994年 清华大学 塑性成形方向 获博士学位。 1996年 可拓工程研究所 可拓学 访问学者; 2008年 美国加州富乐敦州立大学 培训。 2.研究方向 汽车模具;电动汽车关键技术;FSAE赛车。 3.职务、兼职和荣誉称号 广东工业大学 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机械工程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制造信息化分会理事; 政府招标项目评审专家。 4.主持或参与的主要项目 [1] 复杂薄板件液压成形新工艺及新装备 [2] 汽车大型复杂精密注塑模具数字化制造 [3] 数字重载机械驱动技术装置的产业化 [4] 数控压力机开发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5] 重载高效精密螺旋传动技术的研究 [6] 输液泵机构设计 [7] 机电系统智控技术新理论应用研究 [8] 基于RP的铸造模具快速制造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9] 接水盘液压成形模具设计 [10] 液压成形压力机改造设计 5.获奖情况 广东工业大学 科技先进奖;
查看详情田妮
研究领域
材料科学,冶金工程技术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材料研究所
1.学习简历 1993年9月──1997年7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0年9月──2003年3月 东北大学材料系,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3年3月──2008年3月 东北大学材料系,获工学博士学位 2.工作简历 2005年 3月──2009年12月 东北大学 材料系, 讲师; 2010年 1月──至今 东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系, 副教授 3.学术兼职 《轻合金加工技术》特邀编委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合金加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委员委员 辽宁省热处理学会理事 4.研究方向 高性能铝合金组织性能控制 5.近年来承担的科研项目 近5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20余项科研项目资助,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包括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防科工局配套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承担省部级项目3项,承担企事业委托项目10余项。
查看详情殷翔
上海交通大学
2012年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17年于美国密西根大学EECS系获博士学位,师从IEEE/IFAC Fellow S. Lafortune教授,随后加入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自动化系副教授。 [1-2] 所获荣誉编辑 语音 2017年年底,入选第十四批国家“计划”青年项目。 [2] 研究方向编辑 语音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离散事件系统(DES)的控制与诊断,信息物理系统(CPS)的安全分析与防护,以及控制系统中的形式化方法。其研究攻克了“部分可观条件下非阻塞监控器设计”这一学术界超过25年悬而未决的公开理论难题,并提出了部分可观条件下监控器设计的全新统一框架。 在国际著名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自动控制领域顶级期刊IEEE TAC和Automatica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3篇,并获得自动控制领域顶级会议CDC的“最佳论文提名奖”以及离散事件系统领域重要会议WODES的“最佳论文提名奖”。 长期为二十余种国际知名期刊、会议担任审稿工作,并被领域顶级期刊IEEE TAC和Automatica分别授予“杰出审稿人”的荣誉。担任IEEE控制系统协会(CSS)离散事件系统委员会共同主席,以及《控制理论与应用》青年编辑委员会委员。
查看详情蔡明晖
东北大学
1. 学习简历 2000年09月 ── 2004年07月 东北大学材冶学院,工学学士 2004年09月 ── 2009年07月 东北大学材冶学院,工学博士 2. 工作简历 2009年09月── 2011 年09月 延世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韩国), BK21博士后 2012年01月── 2014 年02月 迪肯大学前沿材料研究所(澳大利亚),ADPRF博士后 2014年03月── 2015 年07月 迪肯大学前沿材料研究所(澳大利亚),副研究员 2015年07月── 至今 东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3.学术兼职 国际学术期刊特邀评审专家:《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Materials & Design》、《Materials Letters》、《Journal of Materials and Science Technology》、《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和《Journal of 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 (India): Series C》等。 4.研究方向 (1)金属材料的梯度结构设计及先进制备技术; (2)金属材料的组织性能控制及强韧化机理; (3)金属材料的先进热成形技术及其应用。
查看详情曹锋
西安交通大学
曹锋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压缩机工程系 系主任 中国制冷学会车辆热管理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制冷学会制冷机械设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汽车热系统分会副会长 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1、跨临界CO2制冷热泵关键技术 车用跨临界CO2热泵空调及热管理系统 跨临界CO2热泵系统 跨临界CO2制冷系统 2、特种压缩机及制冷技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