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唐荻
研究领域
钢铁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
1982年,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访问学者;1999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访问学者;2004年至今,担任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5年至今,担任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金属轧钢分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深加工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致力于先进高性能金属材料的开发和研究,带领材料研发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863、97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十二五"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等研究工作,先后开发了国内急需的超深冲钢、高强韧管线钢(用于西气东输),超低温容器钢(用于液化天然气-196℃存储运输)、高强汽车板(用于汽车轻量化,以节约能源),在下一代金属材料研发方面正在进行低活化马氏体钢(用于未来核聚变工程)和下一代汽车用钢(TWIP钢等),镁合金轧制生产技术(用于汽车轻量化生产技术已获成功),并在昌平建成国内第一条镁合金轧制生产线。近年,随着北京市将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实现汽车用钢本地化,工程中心与首钢建立了汽车用钢联合研发平台,采用了"同一个队伍、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机制、同一个任务"的运行方式,该平台在6年时间里,使首钢汽车用钢生产从零达到了全国产量第4,产品种类实现了轿车用钢的全覆盖,形成了首都汽车用钢和汽车生产产业链连接,该项目获北京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产学研合作中具有示范意义。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一百余篇,2011年荣获科技部颁发的“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2012年荣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颁发的“中国钢铁工业优秀科技管理工作者”。
查看详情徐风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
⑴ 从事企业科技管理18年,是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机制、平台建设方面的专家;对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管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⑵ 是湖北省科技进步奖评选资深专家。 ⑶ 主笔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武钢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 ⑷ 主笔的《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武钢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 ⑸ 负责的《大型钢铁企业科技进步管理的创新与实践》获得冶金行业现代化管理成果一等奖(2011年) ⑹ 负责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获得湖北省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2009年) ⑺ 组织国家硅钢工程中心的申报取得成功(2007年) ⑻ 负责武钢申报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取得成功(2008-2010年) ⑼ 负责组织申报湖北省汽车工程中心、煤焦重视实验室取得成功(2011-2012年) ⑽ 近5年组织组织武钢科技进步奖申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0项。 近5年组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申报,获国家政府项目5项。
查看详情米振莉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
米振莉,女,1994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压力加工系,获得本科学历。当年任职于北京科技大学,先后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作,先担任冶金工程研究院副院长。2001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2007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位,2010年起任研究员。 科研方面,先后参加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国家“十五”重大装备国产化计划以及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并参与了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在轧钢工艺流程以及钢材品种开发方面参与过很多的国家课题和企业课题,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参与了济钢、邯钢和涟钢等多个企业的汽车用钢的开发研究项目。对于材料加工和金属材料成形等技术领域较为熟悉,并重点致力于新一代汽车用钢前沿技术开发研究。先后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2011年获得冶金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余篇。
查看详情刘建华
北京科技大学
刘建华,教授,博导,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分会炉外精炼学术委员会秘书。分别获北京科技大学学士、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91-1994年在北京科技大学特种陶瓷粉末冶金研究中心工作,1995-2006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工作,2006-现在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工作。2000年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矿工程系访问工作。2006年在澳大利亚La Trob等大学访问学习。 主要从事炼钢、连铸、夹杂物控制技术、高级钢种生产技术、冶金资源综合利用、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今年来承担或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九五”和“十一五”攻关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际项目1项,国内钢厂项目近30项。 “计算物理化学在熔体热物性、固态反应速率及铜转炉模拟研究中的应用”获2003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近终形异型坯连铸坯裂纹形成原因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2006年11月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另外100余篇。 分别给本科生、研究生、钢厂技术人员讲授“钢铁冶金原理”、“炼钢学”、“连铸”、“夹杂物控制工艺与理论”、“炉外精炼”、“RH精炼技术”、“AOD精炼技术”、“LF精炼”等课程80多门次。
查看详情崔衡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
主要研究方向为纯净钢基础理论与生产技术研究、钢质量控制与品种开发,从事超低碳、氮、硫、磷、氧的基础理论研究,针对不同杂质元素含量要求钢种的相关炼钢、精炼、连铸技术及铸坯质量研究。 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中“炼钢-轧钢综合节能与环保技术”、北京市科委“高品质镀锌板的冷轧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深冲DP钢组织演变规律及织构控制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不同RH处理模式下钢中夹杂物的去除机制研究”等纵向课题,横向课题主要参与首钢总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组建的汽车用钢研发中心的工作,负责完成炼钢方向课题,还负责、参与了英国哈斯科金属(HARSCO Metals)、宝钢、鞍钢、济钢、莱钢、重钢、南钢、酒钢等多项企业项目。 2006年以来,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在国内外发表科技论文50多篇,其中以前三作者身份发表论文37篇,SCI收录8篇、EI收录13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2篇,SCI收录3篇、EI收录3篇,参与编写专著3部。
查看详情陈银莉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
1989年入北京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系学习,1993年获得学士学位,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6年在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2006年至今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工作。 主要从事先进钢铁材料的研究开发、性能优化,材料加工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在钢铁材料的成分设计、制备工艺、组织分析、性能优化及微观机理研究等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先后参加了多项国家和厂协科研课题。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技术研究”,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钢高品质板材开发及其产业化”等国家科技项目,以及宝钢合作项目“H11热轧芯棒钢的性能优化”,首钢合作项目“汽车用先进薄板的研究与开发”,邯钢合作项目“高品质棒线材系列产品开发”等多项厂协项目。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与济钢合作的项目“ASP生产汽车用深冲及超深冲钢的研发与性能优化”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获得冶金科技进步三等奖。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20余篇被SCI、EI检索。
查看详情张汉谦
研究领域
材料科学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1996.12—2003.12:太原工业(理工)大学教授。从事科研、教学工作。1997年任校焊接材料研究所所长。1999年被聘为山西省青年学科带头人。2000年被聘为太原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带头人、2001年聘为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其中2002.2-2003.2。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焊接与工业系统工程系访问学者。先后完成国家、省和企业科研项目20余项,开展焊接电弧物理和异种钢焊接金属学问题研究,开发新型焊接材料。 2004.1—2006.3,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产品与工艺研究所工作,任主任研究员。2004.7—至今。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生导师。已培养博士生5名,现指导博士生4名。2006.4——至今。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从事核电和容器用钢的研发工作。承担国家、省(市、部)和企业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研发的大型原油储罐用、水电用、低温球罐用、核电用高强度钢板在国内重点工程和大型装备上实现工程应用。 2010.4——至今。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院厚板研究所 所长。2011.4——至今。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厚板部部长助理,兼厚板研究所所长。主管厚板产品开发、试制和推广。 近几年开发的多个产品首次用于国内重点工程和关键设备。15万m3石油储罐用高强度钢为国内首次生产和应用;球罐用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高强度钢板国内首次用于天津乙烯等项目建造了17台2000m3丙烯、乙烯球罐,打破了日本企业30年的垄断;水电用高强度钢板用于三峡等大型水电站,占国内70%市场;首次开发成功了第三代AP-1000核电站安全壳用SA738B,供货量超万吨;开发成功12Cr2Mo1R钢板用于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堆内构件的建造,实现核一级板材国产化。开发成功的核一级容器用SA533B,在国内首次用于AP-1000核电站安注箱复合板的制造。开发成功临氢设备和核电高温气冷堆12Cr2Mo1R钢板,用于我国石化、煤化工临氢设备制造。申报专利10项、技术秘密2项。2010年获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11年获上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2010年度宝钢技术重大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2011年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A级)1项。
查看详情王喆
研究领域
钢铁
宝钢集团公司
1967年上海工学院冶金系毕业,在上钢三厂电炉车间从事生产工作,担任炉长工长等职务。1978年调入宝钢,曾任宝钢设计研究院院长,宝钢总厂厂长助理,宝钢集团工程技术集团公司总经理等职务。负责宝钢热轧酸洗平整线、铝锌涂层机组、益昌薄板五机架冷轧机组改造等宝钢二期炼钢项目及三期后技术改造设计总负责人。 “300吨转炉复吹工程”获上海市优秀设计奖。 “4063m3高炉热风温余热回收工程项目”获上海市博览会金奖和冶金部科技进步奖。 在《钢铁》、《上海金属》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译作《钢铁概论》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 《炼铁与炼钢》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查看详情康永林
北京科技大学
1985年6月北京科技大学压力加工专业硕士毕业,1986年3月-1989年3月,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博士研究生;1989~1991年日本东京大学留学,联合培养博士,1991年获得博士学位。1991-1993年,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压力加工系副教授,1994年任北京科教授,1996评为博士生导师,2010年被聘为北京科技大学终身教授;1992-1999年任金属压力加工系副主任、系主任;2000-2012年任材料加工与控制工程系主任,压力加工研究所所长、首席教授。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轧钢分会理事热轧板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金属学会理事压力加工分会主任,中国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交流与开发协会理事,国际合金与复合材料半固态加工科学委员会委员,《钢铁》,《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轧钢》、《中国冶金》等杂志编委。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2005年获“GM中国科技成就奖”二等奖,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出版专著7部,译著3部,其中两部专著被评为全国“三个一百”原创图书(科技类),获授权发明专利23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260余篇,已培养毕业博士48名,硕士90名,出站博士后7名。 主要研究方向:新一代钢铁材料的轧制工艺与组织性能;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技术及组织性能控制及新产品开发;汽车用先进高强板及深冲板的研究开发与成形技术;金属材料半固态加工理论及应用技术;材料成形过程数值模拟与组织性能预报。
查看详情李维国
原宝钢股份有限公司
1968-12年毕业,进入鞍钢炼铁厂,1980-8年调入宝钢炼铁厂,1998-10调入宝钢研究院,2010-9退休。历任作业长、高炉炉长、车间主任、分厂长、炼铁厂厂长、研究院副院长,宝钢专家。主要业绩如下: (1)作为我国第一代特大型高炉(4063m3)的生产操作者和管理者,学习、探索特大型高炉的冶炼规律有突出的成就,在担任炉长期间实现了高炉达产、达标。解决了困扰炉况顺行的“炉下部不活性问题”,获得宝钢重大科技进步二等奖。 (2)宝钢2高炉建设是我国在当时冶金工业部领导下自主建设特大型高炉的首次尝试,作为宝钢2高炉的生产总代表,协同设计院、设备制造厂和施工单位,最后实现了宝钢2高炉的顺利的投产、达产、达标。宝钢二高炉工程获得了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获奖人之一。宝钢2高炉最终实现了炉龄15.5年,产铁4717.66万吨,单位炉容产铁11611.3t/m3的良好业绩。 (3)作为宝钢高炉200kg/t大喷煤攻关课题的负责人,1996年课题立项,至1998年4月实现了200kg/t以上的大喷煤目标,并实现连年稳定的大喷煤量,于2001至2002年先后被评为宝钢科技进步特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根据工作业绩和技术水平1998年被当时的国家冶金局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聘为炼铁专家以后又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5)退休以后,应一些厂家的邀请,担任高炉技术的指导工作,并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 ① 2011年5月受首钢京唐公司的邀请去为曹妃甸1号高炉做技术指导,为我国特大型5500m3高炉走出失常困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② 2012年5月受邀去兴澄特钢3200m3高炉进行操作指导,对改善高炉炉况的稳定性和提高煤气利用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