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王旭清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王旭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小麦栽培生理与生态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完成省和国家科研课题20余项,主持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作物覆盖度调控抑盐栽培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小麦玉米抗逆减灾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等课题,山东省农科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粮田资源环境长期定位监测”任务团队首席专家。 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项,在《Field Crops Research》《麦类作物学报》《中国农业气象》《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加编写《小麦高产优质新品种与高效生产技术》(副主编)、《科学种小麦(图解)》(副主编)、《山东小麦遗传改良》《简明自然科学向导丛书——农学初步》等专著8部。
查看详情王丽侠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王丽侠,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九三社员,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委会秘书长。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及国际合作等项目,是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岗位专家,并参与农作物保种、平台、行业科技等工作。先后主编或参编《食用豆类资源描述规范与数据标准》、《中国食用豆类品种志》、《豆类芽菜学》、《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食用豆分册》、《Advances in Plant Breeding Strategies: Legumes-Adzuki bean (Vigna angularis (Willd.) Ohwi Ohashi ) Breeding》等书籍。分别在遗传学报、 作物学报等中文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在Frontier in Genetics/Molecular Breeding/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Crop Science等SCI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先后获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第3)、江苏省科技一等奖(第3)、中国农科院杰出成果奖(第5)、北京市科技三等奖(第3)等奖励。选育新品种10多个,培养研究生及大学生30多人。
查看详情王光明
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王光明,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农技推广研究员 (二级 ),南开大学特聘教授,山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作物学会特用作物产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农业核心期刊 《农业科技通讯》编委。 一直从事蓖麻等经济作物育种、栽培及推广工作,选育出高产、高油、耐盐碱蓖麻杂交种9个,其中5个品种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4个品种通过中国作物学会同行专家鉴定;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二等奖 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4项;获国家授权专利8项;出版著作8部,其中主编1部,副主编2部。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8篇,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5篇。 荣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富民兴鲁劳动奖章、优秀援藏技术干部等荣誉称号。
查看详情王丰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王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一级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主持或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重大项目。主持和参与育成100多个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育成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8000 多万亩。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奖项。在《Plant Biotechnol J》、《杂交水稻》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90多篇。
查看详情王才林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王才林,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育成高抗条纹叶枯病超级粳稻南粳44、优良食味粳稻南粳46、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3908、南粳5718等品种20多个,累计推广8000 多万亩。 南粳46被评为江苏省“最好吃的大米”,30 多次获得全国 “金奖大米”等荣誉称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 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省农业科技推广一等奖2 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大北农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先后获得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奖、江苏省 “333工程”突出贡献奖、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和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和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查看详情马代夫
徐州市农业科学院
马代夫,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任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部薯类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农业部甘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淀粉协会甘薯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 徐州市农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中日韩三国甘薯研究会首任主席、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主任、农业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连续五届徐州市优秀专家,两次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国际块根作物学会授予终身成就奖。 长期主持国家甘薯研究项目,先后育成徐薯22等多个甘薯新品种,为我国甘薯产业和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四等奖(2)和徐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二等奖2项(2),江苏省农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2项(1)等多项科技成果奖励;在《Food Chemistry》《中国农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出版 《中国甘薯育种与产业化》 《甘薯-能源与粮食安全》《甘薯栽培技术模式》 《甘薯技术100问》 《中国甘薯产业技术创新与发展》等专著,参加编写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提升及战略储备》 《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等专著。
查看详情万建林
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
万建林,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书记、副主任、副主任,研究员,江西省绿色水稻种质重点实验室主任。1987年7月大学毕业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优质稻、特种稻和功能稻培育以及分子标记聚合各种优质、高产、抗病虫害有利性状。骨干选育的优质稻“赣晚籼19号”、“赣早籼37号”和“江西香丝苗”分别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骨干参与的国家粮食丰产项目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培育了适合糖尿病、肾脏病食用的低谷蛋白水稻“五谷丰1号”和“五谷丰2号”,并申请了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其中“五谷丰2号”2016年3月获授权(证书号:第20166996号)。 2004年度获省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度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11月-2007年11月在澳大利亚科学院从事访问研究。2011年聘为教育部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2012年4月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第二批人选。中国博士后基金会评审专家(第七批特别资助评审专家),中国作物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第五届江西省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作物学会第六届、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九届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植物生理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江西省农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 主持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留学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江西省“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创新类)、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在《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Euphytica》、《遗传学报》、《作物学报》和《中国水稻科学》等杂志上发表文章近20篇。
查看详情番兴明
研究领域
玉米遗传育种专业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番兴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首席专家,研究员。建立了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创新体系,大规模创制抗病优质玉米种质,有效拓宽了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2018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阐明了Suwanl、 Cateto种质不仅是热带地区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种质资源,也是温带玉米改良的重要种质,为我国玉米种质扩增提供了新途径;提出了新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用于热带骨干亲本创制和品种选育,显著提高了玉米育种效率;在热带Suwanl玉米群体中精细定位到新的灰斑病抗性主效QTL位点,建立了玉米抗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在玉米抗灰斑病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15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建立了优质蛋白玉米o2基因及修饰基因高效转育技术体系,育成一系列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解决了国内优质蛋白玉米软质或半硬质胚乳、抗病性差的重大问题,2009年获云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选育出一批热带高油玉米种质,解决了困扰高油玉米遗传多样性匮乏的技术难题,育成品种“云瑞21”和“云瑞8号”分别于2007年、2011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完成的项目“热带、亚热带优质、高产玉米种质创新及利用”,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创优质蛋白和高维A多基因聚合的分子标记选择体系,在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中转入高维A有利基因,实现了优质蛋白和高维A两个品质性状的同时改良和提高,2016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因科研工作业绩卓越,2019年获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以第一完成人育成国家和省级审定玉米品种50多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和技术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2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和国家一级刊物论文30余篇,在PNAS上合作发表论文1篇。 科技成果累计推广应用1.43亿亩,新增产值171.36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保障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粮食安全、提高山区农民收入、助推脱贫攻坚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交流合作与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一批品种通过老挝农业部审定和乌干达农业部认定,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做出了贡献;与CIMMYT等国际机构及泰国、越南等国家签订了合作协议;主持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多次应邀主持国际会议或做主旨报告;2016年以合作方第一完成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培养了一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热带亚热带玉米创新团队,2015年获农业部“优秀创新团队奖”。
查看详情赵昌平
研究领域
农林牧渔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赵昌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昌平同志1986年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工作,现任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党支部副书记,杂交小麦分子遗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小麦种子检测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首批人选。先后获得“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突贡专家”和“北京学者”等荣誉称号。现主要从事二系杂交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杂交小麦品种(组合)的选育,二系杂交小麦高产高效制种技术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小麦DNA指纹图谱库的建立等,以及小麦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具体包括小麦分子遗传,品质改良和遗传生理等研究工作。 赵昌平同志作为我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应用领域首席科学家,发现了光敏型小麦雄性不育种质,揭示了小麦光温敏不育遗传与光温反应的多样性特征及分子机制,为二系杂交小麦体系提供材料基础;揭示了小麦雄性育性相对性原理,创立了光温敏不育系选育的四条途径,为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揭示了小麦光温敏不育的恢复性规律和异交生物学规律,提出了强优势杂交种创制理论与方法,为攻克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三大技术瓶颈提供了科学依据;依据核心模块的系统创新,首创了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被公认为很好地解决了国际杂交小麦的科学难点和技术瓶颈。发表论文117篇(SCI论文31篇),授权专利25项、新品种保护权7项,制定标准2项,育成小麦新品种 18个(杂交小麦品种9个),获国家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6项。
查看详情宋维平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宋维平,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研究员。现任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裁,饲用微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畜牧业生态与有机畜牧业,发酵工程与饲料添加剂,畜牧业信息化,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策略等。曾主持重要科技项目如973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发改委专项等40余项,曾获得 2011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 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 1 项,北京市科协专家建议奖一等奖 1 项,北京市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1 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10余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