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张建华
河北工业大学
张建华,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工业大学“元光学者”,科技部重点领域“智能机器人工程服役关键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天津市杰青、河北省杰青、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发表论文48篇,专利22项,获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目前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理论与应用研究。 教育经历工作经历 2017.7-今 河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教授 2012.12-2017.7 河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09.7-2012.12 河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讲师 2007.8-2008.8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 工学院 访问学者 2011.7-2013.8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博士后 2003.8-2008.12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及理论 博士
查看详情方一鸣
河北燕山大学
1985年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现更名为燕山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后推荐为研究生,1988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91年转为讲师,96年评为副教授,99年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破格评为教授,2003年获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博士学位,06年评聘为博士生导师。2000年1至4月,日本高知工科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做合作科研项目。1999.1~2001.12燕山大学自动化系副主任、自动化所副所长;2004.4~2010.3河北省工业计算机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2007.4~2010.3燕山大学自动化实验中心主任。2010.12-2013.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博士后。2008年起聘为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2011年起为国家自然基金网评专家,2015年起为长江学者网评专家。2013年起任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自动化分会委员。2010年评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称号,2015年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暨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13年初至今为河北省政协委员。 长期从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自动化、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应用,尤其在轧钢、连铸等冶金自动化流程工业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钢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地方、厂矿企业纵横向科研项目4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项,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Applied Soft Comput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控制与决策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EI、SCI收录100余篇)。参编《控制工程基础》全国规划教材一部。已毕业博士7人、硕士70余人。 代表性科研成果如下: 1、“冷带轧机高精度液压厚度自动控制(液压AGC)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AGC实时过程控制系统负责人。 2、“IGC650HCW冷带轧机成套设备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和完成液压AGC计算机厚度控制系统软件研发等工作。 3、“单机架冷带轧机高精度液压厚度自动控制(AGC)系统研制”,2008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2,AGC实时过程控制系统负责人。 4、“1450mm五机架冷连轧机高精度厚度自动控制(液压AGC)系统研制”,2008年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5、“结晶器非正弦振动的研究”,2000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查看详情魏立新
河北燕山大学
魏立新, 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自动化系副主任,主管科研与研究生工作; 现任自动化系书记,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学委员会委员; 所在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复杂机电系统建模、控制及优化;系统优化理论与应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数字孪生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 主要针对复杂工业生产过程建模、控制及优化问题开展研究,致力于提高控制系统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承担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企业横向科技开发项目40余项,合同额七百余万元。 发表科技论文90余篇,其中SCI、EII收录40余篇。 招生情况:控制科学与工程 博士1人/年(含专业型博士); 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术+专业型硕士 5人/年; 教学信息:本科生:反馈控制理论、控制工程基础、直流拖动控制系统、DCS及现场总线技术、科技英语、专业英语; 研究生:轧制过程自动化、学科
查看详情喻俊志
研究领域
机器人技术,控制科学与技术
北京大学
喻俊志,1998年取得华北工学院(现中北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取得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洪堡学者。现为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制造与机器人系博雅特聘教授,IEEE Fellow
查看详情忻向军
研究领域
光纤通信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忻向军,男,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北京邮电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常务理事,北京电子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国家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学科负责人,主要从事光通信、传感器及传感器组网、卫星移动通信方面的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研人,已承担、完成多个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863重大项目、国家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
查看详情王立平
研究领域
生物工程,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王立平, 男,1971年10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所长、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脑联结解析与调控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脑连接图谱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神经精神调控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科学技术研究分会主任委员。曾于德国麦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MDC)攻读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曾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深圳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奖项。 主要致力于精神疾病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着重于本能恐惧情绪神经环路生理机制的跨物种解析,以及精神疾病发生的神经环路病理机制和干预策略。已发表包括Nature,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Nature Communications,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Molecular Psychiatry、PNAS等在内的SCI论文83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CNS及其子刊论文7篇),被Nature、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Chemical Reviews等国际期刊引用超过4500次,其中单篇最高被引超1100次(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
查看详情胡斌
研究领域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
胡斌,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973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持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项欧盟和英国数字化精神健康项目、国家变革性技术“基于心理生理多模态信息的精神障碍早期识别与干预技术”等重大重点项目。
查看详情温银堂
燕山大学
温银堂,男,1978.02,工学博士,研究员,燕山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生导师。主持完成国家军口863计划项目5项,主持完成国家军委科技委前沿创新计划项目2项,在研1项,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河北省军民融合项目2项,主持与军口单位、院所合作项目4项,主持项目合同到款达1000余万元。作为主研人参与完成国家军口863计划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和省部级项目1项。曾于2007年、2009年、2011年分别参加军口大型项目的总体联调试验,负责项目部分设备设计、安装、调试和试验关键技术任务。获得军队科技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查看详情刘秀玲
河北大学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光学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河北省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河北省机器学习学会副理事长,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自动化领域的智能建模方法与控制研究,近年来主要围绕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智能分析及其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开展工作。将最新的深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引入到心血管系统的建模过程中,实现了人体模型中心电信号和医学影像的特征提取以及心梗等重大疾病的复杂网络模型建立和智能分析。 注重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带领团队完成了十余项横向项目的研发。由于在心血管疾病的智慧健康新技术及应用转化方面取得的成绩,作为第一完成人于2017年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查看详情张鸣沙
研究领域
神经生物学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鸣沙博士,1985年,获得郑州大学(原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1985-1996年从事外科医师工作。2003年,获得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博士学位。同年,在美国贝勒医学院神经科学系从事短暂的博士后工作。2003末-2008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科学系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后转为AssociateResearchScientist。2008年6月回国,担任中科院神经所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组组长。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