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产才融合”赋能航空航天产业 ——《襄阳市航空航天产业产才融合评估报告》解读

发布时间: 2024-11-21 17:10:07

29
903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的大力协调下,科技部人才中心就襄阳航空航天产业开展了产才融合评估工作,深入了解襄阳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和人才状况,分析襄阳市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潜力,为政府和航空航天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1月12日,科技部人才中心正式发布《襄阳市航空航天产业产才融合评估报告》(简称《报告》),并从襄阳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机遇、挑战等方面进行解读。

长期技术积累,打造空天产业“新高地”

襄阳市作为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凭借长期积累的制造业和军工技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航空航天产业链。

襄阳的航天产业共有近50家企业,年产值超250亿元人民币,研发投入超过11亿元,占湖北省航空航天产业比重近四成,为今后发展空天产业奠定基础。

《报告》提到,预计到2026年,襄阳市航空制造业务的产值将突破500亿元,航空运营业务的产值将达到200亿元,届时整个航空航天产业的产值将超过800亿元。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襄阳市航空航天产业正在稳步迈向更高的产值,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

对于襄阳市航空航天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报告》认为,首先是得益于地方政府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正是《襄阳市航空产业发展规划》、专项发展基金、隆中人才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了襄阳航空航天产业链的完善和技术升级。

此外,襄阳航空航天工业园的建设,让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得到了有效聚集和整合;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的建设,以及一系列科技成果对接会的举办,又进一步促进更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从低空到太空,融入空天产业“新赛道”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低空经济”“商业航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看作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

《报告》指出,襄阳市航空产业链涵盖上游基础材料、中游系统集成与装备制造、下游应用服务的各个环节,展现出较强的发展潜力。

其中,襄阳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长期以来专注于航天化学动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固体推进剂、液体火箭推进剂、航天材料等方面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特别是在新型航天动力系统的研发中具有领先优势。襄阳的特种飞行器领域主要有宏伟航空器公司,专注于热气球生产。湖北鸿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无人机系统的设计和制造上取得了技术突破。

《报告》指出,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的崛起为襄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襄阳可以通过融入这些新兴产业链,借助现有的制造基础,吸引更多的无人机和卫星制造企业落地。

《报告》也强调,襄阳在进行航空航天产业规划时,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基于对未来科技趋势的前瞻性思考,找到真正适合襄阳发展的细分赛道,并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发挥区位优势,形成空天产业“新格局”

襄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衔接武汉和西安这两大航空航天产业中心的重要节点。

武汉的航空航天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在高科技制造和航空电子技术研发方面,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而西安是中国的航空航天工业重镇,拥有一批国防相关的航空航天研究所和大型制造企业。

《报告》认为,这两个城市的产业优势为襄阳提供了区域协作的巨大机遇。通过与武汉和西安在航空航天领域进行深度合作,襄阳可以融入更大的区域产业链体系,分享科技资源、人才和技术成果。

此外,产业集群化将进一步提升襄阳的产业协同能力,推动本地企业在零部件制造、设备生产、无人机研发等领域实现更快的技术升级。襄阳可以通过这种合作模式,逐步向高附加值的航空航天产业链上游迈进,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人才赋能产业,抢抓空天产业“新机遇”

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具备前沿技术的高端工程师、研发人员和管理人才,而这些人才往往倾向于选择一线城市,或具有强大产业集群的区域。襄阳在吸引高端人才特别是国际化人才方面长期面临困难。

《报告》指出,襄阳需要通过提升自身的科研环境、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薪资待遇和政策支持,来应对这一长期挑战。专家建议,襄阳应根据航空航天产业的特点,制定针对高端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物,以及中高级技术人员的专属引进政策。

此外,襄阳也可以从改革教育体系入手,将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等学科设为一级学科,并融合计算机、电子信息、自动化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培养具备综合知识结构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

人才赋能产业,创新制胜未来。近年来,襄阳市通过科技部人才中心先后组织30多位科技领军人才,为襄阳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7项,落地转化14项科技成果,为我市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持。

科技部人才中心副主任徐辉表示,该中心将继续联合襄阳市委、市政府,更加充分依靠广大科技人才、用好广大科技人才,进一步强化在战略规划、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的深入交流与深度合作,更好地助力襄阳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跨越新台阶。

(来源:襄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