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是抢占世界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谁能突破未来产业关键性技术,谁就能赢得未来发展先机。2024年1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委出台《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科〔2024〕12号),明确了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6大产业发展方向。近两年,国家部委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多个省份纷纷出台政策文件,将加快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路径。对照国家主要布局的6大未来产业领域,课题组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宁夏在先进算力、高端服务器、AI大模型、氢能、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上有产业基础、有资源禀赋、有政策优势,符合宁夏实际和新质生产力要求,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和潜能,适合超前布局、培育壮大,应纳入宁夏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先进算力比较优势明显
算力是集信息计算、网络运载、数据存储于一体的计算机运算,是发展数字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从资源禀赋看,宁夏地处中国版图几何中心,距离各大城市都在2000公里以内,是光纤网络覆盖全国的最优路径选择;宁夏气候环境适宜,数据中心采用全自然风冷,年平均气温8.8℃,非常适宜建设全自然风冷数据中心,是国家认定的最适宜建设数据中心的一类地区;宁夏是全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是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新能源装机超3450万千瓦,新能源交易率98%,沙漠、戈壁、荒地等发展清洁绿电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根据中国信通院《中国综合算力指数报告(2023》宁夏算力资源环境指数全国第1;从产业基础看,宁夏是全国唯一的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双中心”省区,是全国唯一有四大运营同时部署大型数据中心的地区,网络设施条件处于西部前列,已经开通全国22个重点城市直达链路,出口总带宽达18T,单向延时控制在5—18ms,满足亚马逊等4000多家企业95%以上的互联网业务需求,数据交换带宽超过1T,为美团、小米、小红书等近百家企业提供交换服务。算力产业正在成为宁夏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动力、创新创业的主阵地,未来打造智能算力中心、超级算力中心、云计算中心等数字产业集群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政策优势明显,是我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希望所在、支撑所在。建议:自治区建立区市联动、政企协同、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推进中卫和银川“双城”驱动、各市县协同联动,统筹规划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完善算电协同发展机制,持续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在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求实效。
二、高端服务器市场前景广阔
高端服务器在未来智能算力争夺战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随着同泰怡年产5万台人工智能服务器制造等项目落地,宁夏已建成全国首个政府主导的人工智能芯片适配基地,实现全区人工智能服务器制造“零”突破。据测算,到2027年宁夏算力枢纽将安装机架72万架,需要服务器近500万台,市场规模将超2500亿元,加之内蒙、甘肃等省区巨大市场需求,未来瞄准人工智能训练服务器、人工智能推理服务器、云计算服务器等发展方向,完全具备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市场潜力。建议:今后五年主要以人工智能所需算力发展为牵引,高水平运营全国人工智能芯片软硬件适配基地,引进数据中心设备头部企业,积极发展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制造、服务器制造及配套产业,开展软件、硬件、应用和服务一体化适配,逐步构建产研一体、软硬协同的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
三、AI大模型基础设施加快布局
AI大模型是人工智能系统对文字、图像、声音等数据处理和应用的主要途径,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兵家必争之地”。近两年,我国人工智能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300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宁夏人工智能产业正在稳步推进、基础设施正在有序布局,现有算力规上企业85家、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153个、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项目59个,已建成全国首个“万卡级”智算基地,部署GPU智算卡超4万张,智算占比达到90%,智算规模达到13EFlops、约占全国10%,方达电子、希望信息、趣链等正在开发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应用场景、类脑科学已经起步,宁夏祥瑞智能科技正在开展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的探索,率先在西部实现AI服务器组装线,可向社会提供大模型训练智能算力服务。宁夏未来围绕“AI大模型”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建议:以拓展人工智能融合应用为主攻方向,支持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服务基地,承接区内外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的算法开发、迭代优化和测试的共性算力需求,引入头部企业开发具有多模态数据、知识深度融合的专业领域大模型,推进临床辅助决策、数字孪生工厂、数字孪生城市等人工智能场景先行先试。
四、氢能发展前景可期
氢能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运输、储能、发电等领域,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估算,2030年全国氢气年需求量将达3715万吨,氢能在全国终端能源体系中的占比将达到10%,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宁夏目前绿氢产能2.66万吨、居全国前三,在耦合煤化工、天然气掺氢、民用热电联供、氢储能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拥有煤制氢、甲醇制氢、化工副产氢等多种制氢技术,自治区氢能重点实验室暨氢能装备检测实证平台加紧建设,创新探索的“氢+配套”“氢+制造”“氢+应用”应用场景获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肯定。这一广阔“蓝海”蕴藏着无限机遇,我区围绕氢能打造新质生产力正处在发展“风口”,是发展绿氢产业的绝佳地。建议:探索“风光发电+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新模式,开展氢储能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等应用场景的示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将新型储能和“绿氢”生产有机结合,逐步形成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氢储能等多种储能技术相融合的体系,打造宁东基地成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制氢耦合煤化工产业示范区、西部“绿氢”产业示范基地。
五、新型储能利用水平全国领先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2022年全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59.8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5%,其中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3.1GW、功率规模年增长率达128%,全国动力电池产量达到300GWh、同比增长250%,未来将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储能材料需求稳步扩大。近年来,宁夏紧跟国家战略,全力发展新型锂离子、钠离子、全钒液流等电化学储能电池制造和新型储能产业,通过延长产业链、发展新技术,推动全区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474万千瓦,投运并网型储能电站28座,储能装机规模居全国第5位,利用水平全国领先,已经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条件。建议:统筹新能源项目和储能产业发展,出台鼓励新能源开发与储能产业一体化发展政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治区级储能研究平台,支持宝丰昱能、巴斯夫杉杉电池、汉尧富锂、百川新材料等龙头企业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攻关,推动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氢储能等多种储能技术融合发展。
六、生物育种基础条件优渥
生物育种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育种的统称,包括利用转基因、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合成生物等技术,分为转基因育种和基因组育种两大技术方向。宁夏气候干燥、热量充沛、土壤肥沃,有种子生长所需的充足光照、储存所需的绝佳湿度、品质所需的稳定环境、授粉所需的天然隔离屏障,非常适宜生物育种制种。目前已建成农业特色产业良种繁育基地13个,国家级核心育种场6家、中国(宁夏)良种牛繁育中心1家,培育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奶牛、羊核心育种场15个,在全球首次完成枸杞全基因组测序,首创马铃薯育种全流程数字化系统,奶牛体外性控胚胎产业化生产等技术体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无论是资源气候、科研条件、产业基础,还是良种繁育、精准饲养,宁夏都具备从“制种小省”迈向“制种强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底和潜力。建议:加大与浙江大学、大北农生物技术等机构合作力度,深度开发精准育种技术,结合宁夏气候和土壤特点,在小麦、水稻、枸杞、玉米等领域,开展耐寒耐盐碱、高抗性、优质高产农作物超级杂交和转基因改造,培育出更适合本地生长、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新品种。依托泰金种业、宁夏农科院等企业和科研单位,实施杂交和转基因工程,加大奶牛、肉牛、滩羊良种良胚的研发培育,提升优质种源自给率。
七、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潜力较大
生命健康产业是将高新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的产业,涉及健康管理、照护康复、养生保健、健身休闲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行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对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作出明确要求。宁夏是全国首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已建成银川市、中卫市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初步形成“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体化应用服务模式,未来发展医学影像智能识别、智能诊断系统、健康管理和预测、医疗机器人和手术辅助等领域的潜力较大。建议:重点围绕大健康和生物医药两大领域,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构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体系,加大预测疾病大模型开发,大力推动高端医疗、健康养老、康复疗养、体育健身等健康服务业和仿制药、医疗器械、功能性食品、养生药材等健康制造业创新发展。
(来源:宁夏科协——科技决策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