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广州市科技局召开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暨2024年广州市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市场化办赛情况媒体交流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吸引更多科技企业参赛,原定于8月15日的大赛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9月10日17点,今年大赛首次采取市场+政府组合办赛模式,细分14条赛道,较以往增加8条,总奖金超4000万元,以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让更多企业获得展示机会。
交流会上,大赛组委会、多条赛道主办单位负责人和市科技局相关负责同志接受记者的采访。
细分14条赛道
让更多企业获得展示培育机会
广州市科技局金融处处长麦家星介绍,自2015年广州设立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独立赛区,至今已迈入第十个年头。历年来,从“以赛代评”“以投代评”,到“以贷代评”“全额奖补”……广州双创大赛在新制度、新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尝试,逐步形成了与科技金融相结合的科技企业培育路径。
麦家星说:“通过举办大赛,我们让企业站到一线,直接面向投资机构、投资人、产业链上下游,帮助企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过去10年,大赛产生效果明显,很多广州科技企业随后还拿到省赛和国赛的一等奖,并获得大量投融资支持。但我们发现,大赛中还是有企业没有办法获得很好的展示培育机会,去年,全市有5044家企业参赛,获奖的有1386家,大约有七成的企业没有获得更好的展示机会。原因之一是赛道过于‘拥挤’,只有6个赛道,比如把新能源汽车和环保企业都放到新能源赛道,虽然都是新能源领域,但实际这两类企业差别很大。所以今年我们大胆尝试,细分赛道,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营造更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
麦家星表示,本次大赛共有5大创新,分别是创新办赛主体、以创新联合体汇聚创新资源、创新赛道、创新服务和与港澳台融合创新,“过往,新一代信息技术仅是1个赛道,现在我们将这条赛道细分为5个,精细化赛道让企业更容易冒头。”
大赛组委会负责人、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董事长秦海鸥表示,相较往年,今年大赛的特点是“破圈”。以往,大赛更主要的功能是通过办赛撮合科技投融资,这次大赛还将着力撮合参赛企业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大赛通过政府搭台,让各种要素来支持办赛,吸引行业平台、孵化器、大院大所、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而大赛最大的创新之处仍是细分赛道,14条赛道在国内双创大赛中非常少见,这有望让更多企业在种子、初创阶段“跑出来”,让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真正落地。
秦海鸥介绍,2023年有超600家参赛企业获得银行意向授信49亿元,近百家参赛企业获得投融资超60.81亿元。据统计,历届创投周联动各类科技创新要素已促成千余家参赛企业累计获得贷款、投融资超431.81亿元。“今年的双创大赛,我们共设有168个一、二、三等奖。奖励力度是往年的2倍多。通过大赛,我们希望帮助企业解决场景问题、订单问题、政策问题、人才问题以及投融资问题。大赛报名截至9月10日,也给了企业更多时间准备。”
据悉,本届大赛将优先推荐优质参赛企业与广州科创母基金、红鸟启航基金等大赛合作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机构对接,最大力度支持科技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优胜企业将获得多维度支持
本次大赛将广州现有的各类社会赛事和政府办赛融合,以市场化办赛的方式征集项目,政府组织办赛的形式开展评审。行业赛主办单位包括新型研发机构、投资机构、孵化创新载体、产业联盟等各类企事业单位。行业赛的机制创新,旨在凝聚社会力量调动产学研用金各环节的积极性,促进大赛的参与主体更广泛、组织形式更灵活、实施过程更高效。交流会现场,多个赛道主办单位负责人对比赛进行了介绍。
广州市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营收从2018年约50亿元提高到2023年约160亿元。广州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和广州市半导体协会作为该赛道的主办单位,将为参赛单位提供咨询对接服务、融资对接服务、产业政策对接服务和品牌宣传和媒介传播服务。
合成生物学是今年新设的行业赛道之一。主办单位合成生物学网(广州伯众乐马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合成生物具有广阔的产业前景,目前在医药、农业、食品、能源、环境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赛道相关获奖企业将获得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的股权融资、知识产权融资等辅导服务。获得优先入驻广东医谷生命科学园、生物岛科技园区等服务,并可申请专属30万元产学研补贴,符合条件的新注册企业还可享受最高300万元办公用房租金补贴。
智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赛道主办单位番禺区科技金融促进会表示,相关获奖企业将获得与汽车龙头企业对接,获得广州大学城12所高校以及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资源支持和相关科技金融服务。
为保证市场化办赛的公平公正,今年参赛的企业都需要通过“广州科技大脑”统一报名。每场比赛会派驻观察员,保证比赛依规进行。此外大赛的评审专家库也非常多元化,将抽选技术专家、投资人对项目进行评审,比赛也会进行现场直播,从而保障整个大赛更加开放,更加阳光透明。
往届优秀企业获得超6亿元投融资
大赛将给科技企业带来什么?以往比赛的获奖代表,广州市莱檬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廖劲松介绍,公司长期专注于果胶产品细分领域市场,致力于提高大宗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高值化再利用和优质国产果胶制备技术研究水平。
“我们公司连续3年都参加了大赛,且3年均荣获生物医药行业成长组优胜奖,通过大赛这一平台,我们收获了众多资源的有力加持,对公司的发展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我们不仅获得了风险投资的关注,银行授信额度不断增加,我们先后获得了6个多亿元人民币的投融资支持,在入驻天河基地后还吸引了更多优秀青年人才的加入。没有大赛这个平台,企业不可能发展得这么顺利。”廖劲松表示。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来源:广州日报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