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魏新民:28年精耕细作“闯关”出海 让宁夏菜“香”到迪拜

发布时间: 2024-07-26 10:13:23

关键词: 科创宁夏 蔬菜 产业 出海 出口
26
1768

宁夏兴耘田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魏文涛(中)在清点即将发往迪拜的菜品。

迪拜华人超市里的宁夏菜,格外受欢迎。魏文涛供图

贺兰县冷凉蔬菜种植基地。

国际市场出口品控标准,一目了然。

兴耘田自建了冰瓶生产线。

绿油油的叶菜,诱人。

  一家拥有大湾区和迪拜蔬菜供应资格的企业,其“专精尖”程度可能超出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盛夏时节,走进位于贺兰县常信乡张亮村的宁夏兴耘田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你就能真切地体味到这一切。

  各个环节“专精尖”,西蓝花成功闯市场

  张亮村7组的500亩良田里,刚刚栽下的西蓝花苗曝晒在烈日下,来自云南的3个小伙身着迷彩服在田间巡视。

  他们在查看滴灌带是否堵眼儿,位置是否得当,是否发生跑冒滴漏。他们不厌其烦地一行一行检查,确保每棵苗子都得到灌溉。

  栽苗子的人正在300米外的厂区里分拣香菜。

  曾繁秀,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人,此时此刻,正和10多个伙伴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即将到来的火把节。

  “我们彝族人最重视火把节啦,晚上生一堆火,围着唱歌跳舞啦,有牛肉吃最好。”

  “我们是专业的,在这里待两个月,负责把兴耘田的西蓝花种好、管好,然后就回云南,该我们云南种西蓝花啦。”

  “我们只种西蓝花,不负责收割。”

  “收割的团队在那,瞧,他们准备走咧,银川的西蓝花都收完了嘛,他们要到别的地方去收西蓝花了嘛。”

  元谋姐妹们七嘴八舌的闲谈,不经意地曝出了“专精尖”的秘密。

  在离元谋姐妹20米外的地方,陆续有人搬来了行李,硕大的牛仔背包、蛇皮袋、塑料盆、网兜。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个团队来自浙江台州,有30人之多,即将启程前往河北张家口。

  浙江台州团队专业采收西蓝花。西蓝花并不适用机器采收,全靠人工。采收者通常五六人一组,大家排着队从西蓝花地里走过。

  一望无垠、密密麻麻的地里,他们一边寻找插脚的缝隙,一边寻找成熟的西蓝花,只有经验丰富者才看得出来哪些适宜采收,哪些还需要再等几天。

  采收下来的西蓝花必须及时送往冷库。在冷库里,蔬菜会进入休眠状态。冷库外,来自台州的女人和老人则干着分拣、清洗、打包的活。传送带上流水作业,用叉车从冷库里运出西蓝花,经过四五道工序,差不多两小时后,西蓝花就会被大货车运往全国各地。

  7月中旬,银川地区的第一季西蓝花收割完毕,浙江台州团队就要离开,前往他们熟悉的河北张家口。两个月后,当云南元谋团队结束使命返回云南时,浙江台州团队会再一次回到银川,准备采收第二季西蓝花。

  贺兰县是中国西蓝花主产区,同样的分工合作也在其他种植企业上演,只不过方式不一样罢了。

  有了这些作背书,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兴耘田每年生产的五六万吨蔬菜,95%销往上海、成都、大湾区等宁夏之外的地方,也不难理解兴耘田为什么能打开中东市场。

  辛勤耕耘28年,他把宁夏菜卖到迪拜

  宁夏空运刺黄瓜13.5迪拉姆/公斤,宁夏空运牛角椒18.0迪拉姆/公斤,宁夏空运丝瓜18.0迪拉姆/公斤……迪拜的华人超市里,宁夏空运蔬菜与印度南瓜、西班牙奶油南瓜等放在一起,接受当地人挑剔的选择。

  从最初的小商贩到受欢迎的迪拜超市供货商,兴耘田走了28年。关键的时间节点有4个:1996年、2017年、2021年、2024年。

  1996年,河南商丘人魏新民来到宁夏石嘴山卖菜,刚开始是零售,渐渐做起了批发。那时候的宁夏蔬菜谈不上标准、有机,也没有冷凉这个概念,西蓝花、菜心、苦瓜、丝瓜都还没有出现,就是些茭瓜、大白菜等平常蔬菜。即便如此,魏新民惊奇地发现宁夏蔬菜比河南菜更耐储存,口感更好,逢年过节回河南时,他总要带点回去。

  从那时候起,他就有意识地把宁夏菜与全国各地菜作比较,渐渐得出一个结论:宁夏菜品质高,肯定能行销全国。囿于当时的物流和冷链技术,他还不敢冒险通过长途贩运,把宁夏菜销到北上广,但发往周边的西安、洛阳等地则是完全可能的。

  2017年,魏新民从石嘴山搬到银川,同时也从一个菜贩变成了一个集种植、收购、加工、储藏、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企业负责人。也就是从那年开始,物流、冷链变得通畅,兴耘田的蔬菜开始大量外销。

  也许有人会说,种菜有什么稀奇的?但是,要种出绿色无污染,获得上海、大湾区“菜篮子”认证的蔬菜,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比如首先要检测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及重金属,重金属超标的土壤是不行的。兴耘田现在拥有6140亩基地,还与农户签订了两万亩地的种植协议。所有土地都必须检测过关。

  选择种植基地时,魏新民有意识地选择经济条件差的乡村,“蔬菜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用工量大,可以帮助当地村民致富。”抱着这个朴素的想法,魏新民先后在贺兰县南梁台子管委会的隆源村和铁东村,常信乡的张亮村,立岗镇的兰丰村设置种植基地,当时,这些村都属于未经开发的处女地。比如隆源村全是移民,底子薄,对现代农业基本没认知,土壤又是盐碱地加沙地,改造很麻烦。两个合作伙伴觉得魏新民不可理喻,最后撤了资。魏新民因为自己就是移民,深知移民的艰难,经过多次考察和试验,决定将隆源村的800亩地发展为辣椒基地,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今天,我们的成品蔬菜要经过3道检验才能发送出厂。第一道是采摘前,合格才允许采摘。第二道是入库前,合格后才能进冷库。第三道是出库时,合格后才允许分拣出厂。”魏新民的儿子魏文涛说。大学毕业的魏文涛没有在城里上班,而是回到了乡村,子承父业。现在,魏文涛主要负责中东地区的业务。

  魏新民一直觉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要求也会提高,所以,想方设法提高蔬菜品质,绝对没错。时间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在与上海、成都、大湾区乃至迪拜的蔬菜经销商打交道过程中,魏新民听到最多、觉得最欣慰的话就是:“你把菜种好,价钱不是问题。”“不要跟我谈价钱,就说质量如何。有了质量,价钱不是问题。”

  宁夏蔬菜从来没让魏新民失望过。2021年,兴耘田在全国27个城市的批发市场设立自己的档口,同年获得进入香港市场的许可证。

  2024年3月,魏新民接洽了远在阿联酋的迪拜温超集团。5月2日,兴耘田的10吨蔬菜搭乘银川飞迪拜的航班,开启了中东之行。

  “说实话,看到自己的产品出现在迪拜超市里,有点诚惶诚恐,毕竟是第一次嘛,害怕那边的人不认可,要把事情办砸了,伤了自己是小事儿,坏了宁夏蔬菜名誉是大事儿。”魏新民说。好在这一切并没有发生,温超集团反馈的信息说,6个门店每天能销售50吨蔬菜,宁夏蔬菜最受欢迎,经常卖断货。时至今日,兴耘田已发送了13趟航班,大约100吨蔬菜,20多个品种,包括西蓝花、丝瓜、苦瓜、菜心等。

  “温超集团需要更多的宁夏蔬菜,但由于运力的原因,我们还无法提供,我们非常希望解决这个瓶颈,让更多宁夏蔬菜走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魏新民说。

      (图文来源:新消息报    记者 闵良/文 见习记者 孙郑涛 马亮 乔新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