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路战远:破解关键难题 让耕地释放更大潜力

发布时间: 2024-07-03 12:20:23

17
1233

在6月24号公布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路战远主持完成的“北方农牧交错区风蚀退化农田地力培育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绩的背后,是路战远20多年投身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努力。

图片

6月27日,在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保护性农业研究中心,刚刚出差回来的路战远,又继续投入到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工程项目当中。项目围绕内蒙古东北部黑土区耕地变薄、变瘦、变硬等现状,解决土层生产生态问题。

图片

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 院长 路战远  在全区设立了13个野外观测站,在室内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有关的室内检测、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用)人工模拟和田间验证相结合,开展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

图片

北方农牧交错区是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态安全屏障,大多采用深翻耕作方式,翻耕裸露的农田,在冬春季干旱大风和冻融交替的情况下,容易造成风蚀、水蚀和水土流失、农田退化,极大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图片

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 院长 路战远  因为我出生在农村,我从小就目睹了我们的父老乡亲,由于整个自然条件比较差,生产工具也比较落后,长期受着劳作的这种困扰。(我决心)解决农业农村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力。   

图片

从事农牧交错区研究的20多年间,路战远有一半的时间都走在下乡的路上。为了采集到光照、地面温度、风力和风蚀量等准确数据,他和团队科研人员在田间地头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土壤采样时,挖土都赶不上风埋的速度。经过20多年的努力,团队的关键技术指标越来越清晰,防蚀保墒、杂草防控、耕地保育、丰产增效等一系列技术体系逐步建立起来,成功揭示了268种农田杂草的发生和危害模式,填补了农牧交错区杂草防控研究领域的空白,最终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春播不翻土、秋收后秸秆还田”的技术,解决了我国北方耕地保护的多个关键难题。通过秸秆覆盖,在播种过程中不翻地或少翻地,从而保护土壤结构,提高水分保持能力,农田风蚀减少35%~72%,作物平均增产9%~23%。这项技术已在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兴安盟等地推广,增产粮食200多亿斤。

图片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博士 张向前 到今年为止,我们(在兴安盟的)应用面积应该是达到850多万亩。平均产量(提升)的话,应该是在9%左右(每公顷)。

图片

为了降低技术推广成本,路战远和团队还将专利技术无偿转让给农机制造企业,与企业联合开发制造高性能农机装备,低于市场价销售给农户。

图片

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 院长 路战远 结合生产生态的实际、国家的需求和老百姓的期望,研发出更多实用的技术,为农民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

来源:创新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