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徐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强劲支点

发布时间: 2024-06-18 10:31:46

20
1184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徐州究竟怎么干?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强劲支点,徐州如何推进?6月8日下午,徐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通过的相关决定,给出了明确答案。

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从发展动能、支撑载体、发展底色、发展动力、要素保障等方面明确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徐州是全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独立板块,更是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后首次视察之地,必须在落实总书记殷切嘱托上有更高的站位、更强的自觉、更大的担当。

此次通过的决定,从6个方面的22项内容“谋篇布局”——既要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也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同时还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等方面细化具体措施。

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徐州的产业基础扎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良好,特别是近年来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343”创新产业集群上取得重大进展,这些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条件。记者注意到,此次通过的决定,徐州提出“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根基,这也与徐州着力打造的“343”创新产业集群形成了紧密呼应。

——着眼优势产业集群攀高走强,支持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加快突破发动机、液压、传动、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推动挖掘、起重等主机产品向大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迈进,放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辐射带动效应;以新型能源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引领,做强做优新能源、煤电能源、绿色环保、双碳产业四大主链,打造国家重要新型能源产业创新基地;统筹推进基础材料提档、战略材料壮大、前沿材料培育,稳步提升新材料产业集群规模层次。

——着眼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壮大,重点推动集成电路与ICT、安全应急、生物医药等产业上量提质、聚链成群,加快在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四高一抗”和中枢神经类药物、检验检测和物联网感知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进展,构建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

——着眼特色产业集群焕新升级,加快高端纺织、精品钢材、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抓住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加快数字化、节能降碳、清洁生产改造和工艺革新,推动传统产业生产方式更新换代。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围绕构建“5+X”未来产业体系,鼓励各地在深地储能、AI工业大模型、合成生物等领域因地制宜布局一批前沿引领项目。谋划创建未来产业研究院(所),支持专业化、市场化的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中试验证平台建设。制定出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对于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卡点,此次决定提出要着力进行打通。徐州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校地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优化在徐高校服务地方发展专项支持资金使用方向,鼓励各高校深化产教融合、优化学科布局,增强学科专业建设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契合度。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创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市域实现机制和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机制,有重点地开展前瞻性科学问题研究、颠覆性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强化对产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细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政策措施,构建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围绕产业发展需要改进优化“彭城英才计划”,强化“人才新政”跟踪问效,深化科研经费管理、职称评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改革,完善高层次人才评价、管理和服务机制。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加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

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表示,当前,徐州正处于深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动能转换的攻坚期,肩负着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强劲支点的重任,必须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上拿出更多举措、展现更大作为,为全省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作出更大贡献。

消息来源:先锋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