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超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5年在西北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获得农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10月到德国Max-Planck-Institute for Plant Breeding Research (Cologne) 植物分子遗传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于2006年5月在该系成立功能进化研究组,共同研究组长;2008年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成立了功能进化发育生物学研究组。近年来,在Nat Commun、Plant Cell、Proc Natl Acad Sci USA、Plant J、Plant Physiol、Mol Biol Evol、J Exp Bot、BMC Evol Biol、Genome Biol Evol、BMC Plant Biol、Planta 等主流杂志发表论文近50篇。
研究方向和内容
研究组主要从事功能进化发育生物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兴趣涉及生物多样性进化的分子机制和重要农(园)艺性状自然变异、驯化和作物设计的分子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植物花与果实形态多样性的进化机制、农作物重要基因功能进化及其挖掘利用等方面研究。
1. 植物花与果形态多样性的进化机理研究
这部分工作以茄科植物为主要试材,旨在阐明一些进化创新结构起源的分子基础及其相关生物大分子互作网络、复合体和基因家族的功能进化,揭示果实大小等自然变异遗传调控机制,最终理解物种形成和生物多样性的进化机制等科学问题。现拥有大量的茄科植物资源和Physalis floridana的突变体库,因此主要工作包括以反向遗传学的策略来揭示一些重要调控基因家族成员如MADS-box基因在茄科植物形态建成过程中作用和分子分析一些具有进化信息的酸浆突变体。
2. 农作物重要基因功能进化及其挖掘利用研究
瞄准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紧密围绕重要农作物如大豆和水稻等的重要目标性状如耐逆性、产量控制和花期调控等,通过比较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旨在挖掘重要功能基因并探讨它们在转基因作物育种设计中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工作包括相关基因的大规模克隆、分子分析和表达研究等,阐明重要转录因子和重要基因家族成员在这些作物中的演化模式及其与相应性状自然变异趋势的相关性研究,从而筛选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调控基因和功能基因并进行转基因功能验证分析,进而弄清楚它们作用的分子细节,为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