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就职于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业务能力出色,工作勤恳敬业,专注地下工程领域17年,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和科研成果,在计算中心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与安全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国家重大科研专项研发、高性能数值仿真业务拓展、国家标准规范编写等方面,以国家科技战略的参与者、行业疑难杂症的问诊者、地下工程技术的探索者为目标,积极进取,贡献突出,成果斐然,得到各方认可。
(1) 科研能力突出,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
参与课题有:科技部“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面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轨道交通设计、节能与环境友好技术”;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 “有轨电车平交路口协同优先控制策略研究及设备研制”;北京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地铁客流状态监测、预警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研制及示范应用”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示范项目“城市轨道交通效能评价及数据平台建设研究”;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 “城市建筑与基础设施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工程院“交通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等。
(2)专业实力雄厚,编写多项国家、地方、行业级技术标准
参编国家标准《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GBT51336-2018;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施检测规范》;辽宁省地方标准《钢筋钢纤维混凝土预制管片技术规程》DB21/T 3165-2019;中国轨道交通协会标准《装配式结构设计规范》等;
(3)善于钻研创新,国际、国内期刊发表多项前沿学术成果
获得荣誉与奖项有:
北京市轨道交通学会杰出青年奖
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市政公用工程综合奖(轨道交通)一等奖
中冶集团科技奖二等奖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学术成果丰富,在高影响因子国际期刊上发表英文SCI论文三十多篇,保持高他引率,推动地下结构动力学研究领域学术突破。撰写专著两本《爆炸荷载条件下土与隧道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和《城市轨道交通穿越风险工程案例集》,发明多项专利,一种双向紧急逃生装置、一种拱顶沉降的测量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