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1 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 4 项纵向课题,负责企业委托项目 6 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3 项,在国际和国内主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10 余篇。开展岩石三轴蠕变试验,建立了岩石三维粘塑性蠕变模型;开展了复合顶。主要科研成果:板不同类别岩层界面剪切试验(软-软、硬-软、硬-硬),研究了不同法向力对接触面力学性能影响,分析了剪切应力与剪切位移的关系,进而建立了考虑不同法向力、摩擦刚度和粘结刚度的接触界面非线性损伤力学模型;进而对损伤力学模型进行数值仿真二次开发,揭示了深部流变岩体复合顶板巷道围岩变异
特征,建立了锚杆/锚索与蠕变围岩耦合作用的本构模型,进一步研究了锚杆/锚索托锚力对围岩支撑作用的演化规律,并进行了锚杆/锚索物理力学参数与围岩力学参数对托锚力的敏感性分析。研究成果为深部流变岩体复合顶板巷道的围岩控制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获得 2014 年中国商业联合会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5 年中国煤炭表 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6 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彰 奖、2019 年山东省煤炭工业科技技术奖二等奖、2021 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情 进步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