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博士(德)、教授、博导、德国CONTACT-Software基金教席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汽车行业领军人才项目首席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工程(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服务),其重点研究方向是:
产品开放创新及其智能设计;
产品虚拟生成及其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智能装备及其人机协调系统设计;
技术系统可靠性及安全性的评估和设计。
林松教授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U Dresden)获得机构学博士学位、完成非弹性体力学博士后研究,在德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近20年。其间承担三项德国国家级中长期重大综合跨学科研究课题(SFB),三项国家级教学与科研项目(DEG)和八项德国工业技术研发项目,至今仍在指导德国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林松教授在德国研究期间提出的机构综合理论(Unscharfe Lagensynthese)突破了百年来德国传统Burmester理论的局限性,在德国同行中被称之为“林氏方法”。由他设计的两款创新机构被德国同行专家命名为“林氏机构”,收录于德国机构学专业数据库(DMG-Lib)。
林松教授2010年作为同济大学引进人才回国,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导。先后分别与德国企业Heidelberg和CONTACT组建中德学院基金教席,任基金教席主任。社会兼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分委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委会委员、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工信部2016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评审专家、“机械”专业期刊编委副主任、“机械设计与研究”专业期刊编委和“机械传动”专业期刊评审专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与上海图书馆共建机构传动技术数字化服务平台,完成两项央企超高速包装设备的重大专项研发项目。在工业技术应用研发方面,长期从事具有共性关键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研发工作,擅长特殊环境下实现复杂运动的传动和导向技术,实现生产、操纵以及装配系统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与德国高校(TU9)和企业全方位合作,一直活跃在中德学术界和工业界。2018年还出任济南市中德交流合作协会会长,致力于中德之间在技术与经济、科技与教育、人文与友谊等全方位的可持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