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粉,男,福建省霞浦县人,1984年09月出生,中共党员。2013年6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兰州大学,同年入职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地保护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近年来,以防控国门生物安全为中心,重点攻关牧草种传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研究,同时进行了植物和动物跨界侵染共致病原细菌在草畜系统中的安全性评价,参与了南志标院士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室主任、病害防控岗位科学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9项,以第4完成人获中国草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指导1项大学生三创项目获甘肃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甘肃赛区“二等奖”。主要研究的科学发现及贡献如下:
1、系统研究了紫花苜蓿等牧草种带细菌多样性及其生物功能,开发了有益微生物及其生防制剂,并揭示了种传病原细菌在草畜系统中的危害性。
在国际上新报道了紫花苜蓿的3种细菌性病害,而且还新报道了紫花苜蓿种子上携带的大量的动物致病菌,如:引起新生儿脑膜炎的阪崎克罗诺杆菌,同时也储备了100余株具有特殊生物功能的细菌,本研究在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被《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Plant and Soil》,《Plant Disease》等SCI学术期刊他引25次;并在《草业学报》,《生态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4篇,国内他引91次,完成了国家成果登记3项,研发了具有对植物免疫调节功能、提高植物抗盐耐寒旱以及抗病能力的小试产品5个,相关技术为甘肃国研检验检测有限公司在土壤、中药材等农业领域的微生物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牵头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与甘肃睿康现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特色循环种植土壤有机改良应用方面建立了院企合作,达成了相关技术和产品的转化合作协议,本人也因此获聘“兰州市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
2、在植物和动物跨界侵染共致病细菌研究方向取得了进展,提出了植物和动物共患病新理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研究新发现了一类植物和动物跨界侵染共致病细菌,在室内系统证实了这一类细菌可引起多种植物和动物同时患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植物和动物跨界侵染共患病”、“植物和动物跨界侵染共致病病原”系列理论。本研究在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被《Life Science》,《Plant Disease》等SCI学术期刊他引用;并在《草地学报》和《草业学报》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完成了甘肃省农牧厅项目结题1项,获中国草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参编 “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受邀参加了“第七届全国草业科学研究生论坛暨2019年国际草业研究生论坛”和“全国第九届种子植物病理学学术研讨会”,并做了“植物和动物跨界侵染共致病细菌研究进展”相关学术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关注和认可,申报的1项发明专利进入实审,参与授权专利2项,成功挖掘了此类细菌对植物和动物具有共同免疫调节功能的靶向关键基因3个,正与兰州百源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密切联系转化相关基因产品,将在植物和动物跨界侵染共患病原微生物的防控上产生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人还承担了本科生的《牧草病理学》、《草坪保护学》和《草地微生物学》,研究生的《草地保护研究进展》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优良,曾获全国草学类本科专业2019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指导完成了本科生毕业论文48篇,其中1篇获甘肃农业大学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其硕士学位论文获甘肃农业大学优秀研究生毕业论文,目前指导在读研究生9名。2016年以来,本人先后作为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地保护系副系主任和系主任,围绕草地保护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毕业论文设计方案、本科生参加野外教学实习、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项目申报等师生教学科研方面,组织和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本人作为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地保护研究所秘书,协助所长参与申报并获批了国家林业与草原局的“国家高寒草地鼠害防控工程技术中心”,在2021年7月10日至7月12日成功举办了工程中心的揭牌仪式和全国第一届“高寒草地鼠害防控学术研讨会”,提高了草地保护系和研究所的影响力,为全国草原牧区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平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