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元,北京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导,生物与农业研究中心书记/主任。万向元2000~2010年主要从事水稻品质、抗逆和雄性不育分子遗传与育种研究;2011年至今,主要从事玉米雄性不育分子机理与不育系统分子设计研究,在雄性不育突变体批量化创制、不育基因克隆与分子机理解析、不育系统分子设计与遗传机理分析等三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含共同)在PNAS、Mol Plant、PBJ、JXB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已接受玉米雄性不育相关论文16篇,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其中,通讯作者论文(An et al., 2020, PNAS)报道的“雄性不育基因ZmMs7分子调控机理与玉米等作物通用型显性不育系统分子设计”创新成果,受到了同行专家的积极评价,并受邀在Mol Plant发表前沿观点文章。通讯作者论文(Zhu et al., 2020, Mol Plant)为封面文章,基于ZmMs33基因研究发现玉米花药内层叶绿体对雄性发育的重要作用,受到同行专家的积极评价。通讯作者论文(An et al., 2019, Mol Plant)为封面文章和ESI高被引论文,报道了雄性不育基因ZmMs30的功能机理与应用价值,荣获2020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奖。通讯作者论文(Zhang et al., 2018, PBJ)为封面文章和ESI高被引论文,提出并证明了“作物多控不育系统”概念,其相对于国外同类技术系统更稳定更安全,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积极评价。
近五年,以第1作者完成并出版3部国际英文专著中的3个章节;以第1完成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3项、申请发明专利18项;以第1完成人获得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证书8项;以第1完成人荣获202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以第1完成人荣获2021年中国发明专利银奖。应邀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做报告6次;兼任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等;担任国际学术期刊ACS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副主编,《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编委。
2、代表论著
已在PNAS, Molecular Plant, Nature Cell Biology, Plant Cell, Plant Biotech Journal, 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oteomics, Genetics, TAG等国际期刊发表文章70多篇,SCI总影响因子超过300,引用次数超过2100次。3、获奖情况
2021年,中国发明专利奖,银奖,一种基于Ms7基因构建的多控不育表达载体及其用于保持和繁殖玉米隐性核不育系的方法(ZL201510301333.2),第1完成人。
202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玉米育种技术创新与品种推广应用,第1完成人。
2020年,第五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ZmMs30 Encoding a Novel GDSL Lipase is Essential for Male Fertility and Valuable for Hybrid Breeding in Maize. Molecular Plant, 2019, 12(3), 343–359。(万向元,唯一通讯作者)
2019年,万向元荣获“第十三批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奖”。
2018年,万向元被北京市评为海聚工程高层次人才、北京市特聘专家。
2016年,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即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6年,获批“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团队”资质,即作物生物技术育种与产业化应用创新团队,万向元为团队带头人。
2014年,被评为山东省泰山学者人才专家。
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海淀区海英高级人才专家。
2014年,获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资质”,即“主要农作物生物育种与产业化创新团队”,万向元为团队负责人。
2013年,荣获“中关村国家级人才特区科技创新高端领军人才奖”,即“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奖”。
2007年,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