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期间,来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强调自主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撑,必须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调动各方面创新积极性,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天津,牢记总书记嘱托,牵住“牛鼻子”,全力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津沽大地结出硕果。
胡建龙,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18年,他带着一名员工,从北京中关村来到天津,准备创业,看中了天津现代农业的产业应用场景多,他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租了两个工位,从事智慧农业系统研发,开启了北京研发、天津转化的双城生活。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考察时,胡建龙就在现场,“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我们国家再往前发展也要靠自主创新”,总书记的嘱托,让胡建龙坚定了要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信心。
胡建龙所说的科芯智慧农业产业研究院,是他的又一次创新。2019年,科芯计划与农业科技的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农户,建立合作,加强自主研发,打造农作物从育苗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一方面帮助协调对接产业链上的各大资源,另一面,专门拿出400平方米的写字楼,为科芯提供研发空间。企业开发的智慧决策型精准农业操作系统,可以对瓜果生长所需的温、光、水、气、肥等进行检测,指导设备浇水施肥,甚至还能与气象数据相结合,及时启动防灾策略。这套系统的核心技术,全部是科芯自主研发。依托天津的产业化基地,科芯公司逐渐把市场扩展到了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
如何将总书记的嘱托,落到实处,帮助像科芯这样的企业实现北京研发、天津转化。京津两市坚持“机制、政策、产业、服务”四个协同。机制上,两市共建共管共运营;政策上,探索把中关村与滨海新区先行先试政策在园区交叉叠加覆盖;产业上,将高精尖产业研发优势、高端人才集聚优势与新区先进制造业产业优势、可开发空间承载优势、海空两港优势和成本优势联合互补;服务上做好延伸、拓展与优化。3年来,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具备了从早期科技孵化为主的发展阶段向高成长型企业引育转型的条件,吸引了3200多家企业,其中北京来津企业占比由2019年的16%提升至30%。现在,园区围绕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务业,打造“3+1”产业体系,产业资源加速集聚,产业集群规模初现,成为促进京津两市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新地标”。
用政策赋能,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新成果转化,2019年10月,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揭牌,主要面向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2021年,《关于进一步推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科技园强化“统一规划建设、统一产业布局、统一招商引智、统一运营管理、统一工作机制”,充分支持产业发展。
联汇智造,是一家的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底入驻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今年初,公司自主创新研发出了一款新型机器人。依托园区内的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原本需要至少3年才能获得专利的新产品,不到四个月,就拿到了。
从初创阶段的研发、测试,到逐步拥有批量化客户,企业人员、生产规模快速发展。2021年,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成立了滨海新区首家“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理事会,形成理事会、协同专班、秘书处、智囊团和监督站,发挥政企互通、企业自治两条途径,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运营一年以来,“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理事会已经为园区企业解决了交通出行、人才公寓、子女教育等100多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精维(天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卓表示,企业致力于提供各类创新数据化服务,我们是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创建的,根是生在这里,发展壮大也选择在这里,对于自身的发展和未来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
天津煜伏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雷表示,企业主要从事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我们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与创新,目前拥有14项专利,结合目前国家的“双碳”战略目标,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天津日报、天津新闻、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转载来源天津经开区—泰达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