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云同志出生于1966年7月,男,汉族,陕西省华阴市人,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001年结业于北京大学积水潭医院“卫生部骨科临床医师进修班”,2004年破格晋升骨科副主任医师,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作为甘肃省政府公派留美访问学者赴美国研修, 2010年破格晋升骨科主任医师。现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分会委员、甘肃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西部运动医学关节镜联盟会委员、甘肃省科技厅科技评审专家、甘肃省骨科医学中心天水分中心主任、甘肃省医师协会关节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水市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骨三科(关节外科)主任、运动医学科主任、关节病研究室主任。
赵天云同志从医33年来,不忘治病救人之初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使命,专注于骨科、关节外科、运动医学领域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勤奋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在陇东南地区医学领域不断开拓新的专业方向。
2001年于北京大学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返回后,积极从事骨科临床新理论、新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工作,率先在陇东南地区开展了四肢长骨骨折各种带锁髓内钉固定技术、骨盆骨折及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长骨干骺端严重粉碎骨折的修复与重建等多项业务,将“AO”治疗技术和“BO”治疗理念在临床推广应用,推动了天水市骨科技术水平的发展。
2009年经公开选拔,作为甘肃省政府公派赴美访问学者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医学中心研修,返回后将国外先进医疗技术引进,以人工关节技术作为专业主攻方向,弥补了陇东南地区人工关节技术领域的短板。
为了提高关节疾患的专科治疗水平,做到专科专病、专病专治,在医院院领导的支持下,于2013年创建了陇东南第一个以关节创伤和关节疾病诊治为主要专业方向的全新科室——关节外科,业务涉及关节创伤、关节矫形、人工关节置换、关节镜技术、足踝外科等方面,在科室建设上以技术为先导,以质量控制为保障,以提高服务水平为核心,在关节疾患的诊疗上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老年性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终末期等关节疾患的治疗上不断拓展业务范围,熟练开展了复杂髋、膝关节置换、翻修等手术。尤其近年来,引进国内先进技术,针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年轻患者实施带血管蒂腓骨移植等保髋治疗,给年轻患者股骨头坏死的彻底治愈带来了希望;针对骨性关节炎患者引进微创截骨保膝技术,收到良好疗效。
为了提高运动损伤的诊疗水平,于2014年牵头成立了运动医学专业组,随着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2018年将运动医学专业组发展壮大为独立的专业学科——陇东南地区首个运动医学科,相继开展了关节镜下膝关节韧带重建、半月板修复、关节内骨折的复位固定、肩关节肩袖损伤修复、髋关节、踝关节关节清理等微创手术技术,缩短了与国内先进水平的差距,填补了本地区在运动医学领域的空白。
为了在关节病诊治方面紧紧跟踪国内外先进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引入整合医学理念,在关节病诊疗方面将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疼痛医学相关技术进行整合,形成区域性关节病诊疗中心,在关节疾病诊治上,做到从运动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关节内注射治疗、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微创截骨保膝技术、膝关节单髁置换、全膝关节置换、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早期无菌性坏死、全髋关节置换等一系列从保膝、保髋到换膝、换髋的系列治疗技术,在关节病诊治各个环节上做到诊疗技术无缝隙覆盖,为广大关节疾病患者提供无缝隙一站式服务,诠释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初心。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不断引进新技术新理念,加强临床医疗质量管控,着力提高医疗安全水平,在陇东南地区率先将血液保护技术、疼痛管理技术、快速康复技术等先进治疗理念、先进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创建了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运动医学三个专业的质控管理流程,优化、量化、规范化各个临床诊疗环节,显著提高了临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明显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日,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经过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的考评验收,所领导的科室于2020年被中华医学会授予全国“关节外科加速康复病房优秀示范中心”。
在着力推动骨科临床技术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天水市骨科专业对外引智交流工作,利用个人影响力将“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的全国专科教育培训项目(2012)”、“第19届全国人工关节置换技术规范化培训班(2015)”、“骨科微创新技术高峰论坛(2019)”等一批水平高、影响大的国家级学术活动争取到天水举办。有力地促进了我省骨科专业的学术交流和天水骨科专业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的提高。
在注重引进专家来本地区讲学交流的同时,也积极参与省内外的学术活动并做专题演讲,在历届甘肃省骨科重要学术交流大会上积极交流演讲,在2019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骨科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COA学术大会上受组委会邀请进行专题演讲,扩大了天水市骨科的学术影响力。
面对地处陇东南贫困带、贫困人口集中的现状,经积极努力,作为专家组成员,于2018年促成了由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和国家卫健委财务司指导、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总会出资立项、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承担的“积善扶贫健康行”骨关节项目在天水启动,为陇东南贫困地区因病致贫的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
在繁忙临床诊疗中,不忘培养医学新人,在教学方面,任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基地天水培训基地负责人,被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积极带教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做到治病救人与教书育人两不误。
在2022年3月新冠疫情在甘肃突然爆发,天水疫情局势严峻,为了支援抗疫工作,赵天云主任在保障病区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将全科3/4的医护人员派往抗疫第一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积极参战,投身抗疫行动,成为当时核酸采样队伍中年纪最大、技术级别最高的核酸采样队员。
在长期诊疗工作中,辛勤耕耘于临床第一线,年均完成门诊量2500余人次,完成危重抢救和手术500余例,医疗技术水平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慕名而来寻医问诊的患者不断增多,导致门诊专家号供不应求,为满足患者就诊需求,不惜增加手术日工作强度,腾出一天门诊时间,主动将专家门诊时间由每周一天增加到每周两天,仍然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只能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时间,将所有患者诊治完成,中午1点钟下班成为常态。在门诊大楼外科诊室区域,每逢周一、周三,无论上午还是下午,关节外科诊室始终是关门最晚的诊室,赵天云主任始终是走得最晚的那名医生。
耕耘不辍三十三载,春华秋实不负汗水,近年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甘肃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天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4篇。
来源:天水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