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句勾勒出的宁静致远,被千古传唱。
与古人相比,如今的松山湖,在山水之间,多了另一种意境:“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
松山湖是一座“山水”和“人文”的城市。
东莞松山湖,拥有国家4A级生态景区,绿化覆盖率超过60%,生态环境对标欧洲城市,8平方公里的湖面,6.5平方公里的湿地,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原生态的天然氧吧。
走进通湖礼廊,视野开阔,湖天一色;走进松山湖图书馆、望野博物馆,宁静致远,雅致书香;走进中科院散裂中子源,严肃认真,忙碌有序;走进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日新月异,预见未来……集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服务于一体的松山湖科学城,正带领众多高新技术人才擘画新的憧憬,这里既有筑梦创业的快节奏,又有文体同行、草长莺飞的慢生活。在这里,科技之美与生态之美相互映衬,迸发着创新的生机与活力。
目前,该区域已集聚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端创新要素,主要包括中国散裂中子源、华为终端总部、中集智谷等科研创新机构和国际化企业。其中,散裂中子源是迄今我国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华为终端总部是华为目前最大的研发中心。
松山湖的诞生,就是为了再造一个新东莞。
时光倒回到20年前,作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制造业名城,彼时的东莞被称之为“世界工厂”,“东莞塞车、全球缺货”成为当时的真实写照。然而,随着原材料价格、人力成本、土地租金等上涨,城市发展亟须“另谋新路”。进入新世纪,东莞致力于实现发展模式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施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将哪里作为“试验田”,才是东莞的最佳选择?
2001年,时任东莞市委书记佟星提出开发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承担的使命就是“谋划东莞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再造一个新东莞。为减少园区用地压力,选址整合了大岭山镇、大朗镇和寮步镇三镇交会处位置较偏的土地,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包括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
2001年7月,东莞市第19、20次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讨论分析了兴办大型工业园的设想,决定成立正处级管理委员会并挂高新产业区开发集团公司牌,直属市政府,并将产业园定名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投资20亿元作为园区开发建设启动资金。
会议要求把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建成生态环境优美、吸引力强的现代化科技工业城,发挥其辐射示范作用,推动东莞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东莞今后的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松山湖是一座不断突破自我的城市。
20年前,佟星的一番话意味深长。“产业链前端研发人才缺乏,产业链后端现代服务业落后,正在影响着东莞制造业乃至整个产业的升级,也在影响着东莞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的时代主题,松山湖承担起了产业和城市升级的双重职责。
“我们当时想创造的,是一座在大湾区里、广州和深圳之间相对独特的一座新城!” 作为松山湖发展规划的参与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荣远表示。
2001年,东莞市找到朱荣远的初衷,是规划设计一个科技园区。然而,作为规划师的朱荣远,敏锐地意识到,对比广深等超大城市,对比东莞凭林立的工厂和制造业名城,松山湖要想更具竞争力,比拼的不能再是厂房和高楼大厦。依托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能不能造一座新城?曾任松山湖管委会总工程师的裴志武说,园区干道似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不须削山填谷,也不刻意追求整齐笔直,而是让其自然地融入湖光山色。逢有山丘挡道,索性分叉从两侧而过,就势把整个山头装饰成隔离带,让其成为一大景观;建筑群依山就势,仿佛与山川林木天然一体;大师级的建筑设计作品奇葩迭开,争芳斗艳,成为园区里一道道赏心悦目的风景。“我们甚至连山脊上自然形成的排水沟壑都保留下来了!”裴志武说,“由此,最大限度减少积水问题。”
时至今日,湖面、湿地、生态绿地依然是构成“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的重要部分,但松山湖的“内核”早已悄然改变。20年后,松山湖不仅仅兑现了“再造东莞”的承诺,更成为了东莞创新发展的“火车头”和“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