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标准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
——习近平
2004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为贯彻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推出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确认活动。该项活动在推广企业标准化理念方法,提升标准化基础工作水平,促进企业运用标准化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015年,中国标准化协会归口修订《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于2017年发布新版企业标准化工作系列国家标准,标准实施后建立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新机制,同期全国性服务平台“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服务平台(www.gspchina.org.cn)” 上线运行,标良工作自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创建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依据法律法规+企业标准化工作系列国家标准+评价指引+企业本领域国内国际先进标准(技术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标准)采用程度,确保企业战略落地、规范内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培育企业创新、提升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品牌等方面的自身发展需求,是传承、是台阶、是信息化的基础。企业标良运用,对内是必备要素和练就内功,对外是赢得市场和满足客户。
创建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提高市场竞争力
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鼓励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通过跟踪国际、国内标准,掌握行业发展最新动态,维护企业标准体系健全有效。同时把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和优势内容提炼成标准参与国家、国际规则的制定,牢牢把握标准优势,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
创建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标准化成熟度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分为A级至AAAAA级5个等级,是反映企业标准化水平的“晴雨表”。依据“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多元参与、自评为主、分工负责、规范有序”的原则,参照标准所有者制度做法,新机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体系。借助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服务平台,采用共治构成方法,即企业自评+社会评价+专家要素随机核查+综合评定,结合线上线下、运用信息化、实现数据融合,组织评价机构及评价专家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标良评价,评价高层标准化工作的主持和顶层设计、评价中层标准化工作的运用和以身作则、评价基层标准化工作的执行和持续改进,及评价企业标准化建设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创建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申报要求
企业是标准化良好行为实施主体,依据自身战略发展目标,通过需求分析,构建标准体系,制定完善标准化文件,体系发布实施运行3个月以上并开展一次完整的自我评价后,可自愿通过“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服务平台”,提交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相关材料,完成申报。
创建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流程
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流程包括:等级审核、材料初审、社会评价、非现场评价、现场评价、复核、公示、颁发证书八个阶段,从申请到获得证书一般需要两个月时间。
标良评价过程以企业自评报告、自评打分表及相关佐证材料为基础,结合企业所在行业和产品特点,采取部分抽查和全要素评价的方式,由评价机构指派的评价专家根据《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与管理准则》、《标良评价工作系列指引》等文件开展工作,通过《企业标准化工作评分表》打分与自评分数对比核算最终分数,并确定评价等级,最终形成“自评为主、他评佐证”的评价总报告。
其中,现场评价是评价实施的核心手段,首次会议应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或其授权代表参加,评价组长介绍评价目的、范围、依据、内容、时间、删减情况和抽样要求等,听取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工作汇报,宣读保密承诺,落实评价分工和企业向导,并告知企业投诉和申诉权利。现场评价主要通过专家提问、查阅文件、现场检查、试验验证等方式展开。评价专家分组对企业标准体系的实施和监督过程进行评价,根据现场评价情况在末次会议上向企业反馈主要问题和整改建议。
创建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证书获取
在标良平台完成公示后,标良办公室及评价机构向企业发放有效期三年的标良证书。证书有效期内企业应从证书发证之日起每12个月企业接受一次监督评价,且两次评价之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到期前3个月企业需自主申请换证。鼓励有标良提升等级意愿的企业在获证一年后申请升级,依照初次申请评价的程序进行。
推行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让标准成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大引擎,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