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委员:关注民营企业活力、生猪养殖、乡村振兴、数字节粮

2024-03-0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中国食品报网

3月1日,在2024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新希望集团两会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沟通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就其今年的提案内容向与会媒体做了详细介绍,并充分和现场媒体进行了交流互动。

自1993年,刘永好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起,今年73岁的刘永好已经履职全国“两会”32年,担任过6届政协委员,一届人大代表,履职30多年间他已经提交提案或意见总计201份。据刘永好透露,其本次提案围绕提升民营经济活力、推动生猪行业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共6份,其中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中透彻分析了造成民营经济活力出现下滑的原因并给出针对性建议,引发了广泛关注。

刘永好表示,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推动者、建设者,没有改革开放的大政策,就没有民营企业,没有老百姓巨大市场需求,民营经济不可能有大的发展。民营企业感谢社会、感谢消费者和人民群众、感恩时代、感恩政府不断推动改革开放的政策,给民营企业带来期盼和未来。

刘永好认为,提升民营经济活力是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民营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领域涌现出一批佼佼者,推动中国制造迈向全球;民营企业是成熟的,尽管现在遇到非常大的困难,有不少企业面临压力,但仍在积极地努力;民营企业总体上受老百姓充分认同。民营企业方方面面的进步,对国家做了很多贡献,同国有企业一道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但近年来,受内外部环境影响,民营经济活力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刘永好表示,究其原因,一是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转型换挡阵痛明显,惯性增长方式失灵;二是一些支撑行业增长受转型、周期等因素影响出现业绩明显下滑,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经营面临较大困难;三是预期分歧较大,部分民营企业观望、收缩、躺平情绪有所蔓延。

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活力,他提出三方面的建议,一是重点行业头部企业社会影响和行业带动作用大,建立“一对一”“点对点”的绿色沟通机制,“一企一策”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增强民营头部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能力。二是对符合条件企业给予特殊时期的金融和资金支持,不在特殊困难时期抽贷,在新增贷款和发债担保增信方面给予支持。三是产业调整政策出台前多征求相关方的意见,避免对行业和相关企业造成大的冲击。

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一直是刘永好履职关注的焦点。1993年,刘永好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民营企业家之一,他就大声疾呼希望全社会关心支持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此后至今的30多年间,刘永好担任了六届政协委员,一届人大代表。履职期间,他将自己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关注,几乎写入了每年的提案。

刘永好另一份关于多措并举推动生猪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也引发业内热议。在我国,生猪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生猪产业不仅对满足居民日常基本生活需要、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乡村振兴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生猪养殖业陷入困境。

“2023年对生猪养殖行业是备受考验的一年,也是自2014年以来首个算总账全年亏损的年份”,刘永好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从养殖收益看,猪价长时间低位徘徊,全年生猪养殖头均亏损76元,全国绝大部分养殖户和农牧企业都严重亏损,大型猪企资金链吃紧,资产负债率持续走高,个别大型猪企被迫重组。

“猪周期按照正常的周期规律,大概四年左右一个周期,现在应该是进入上升阶段,这一轮周期明显拉长,现在在底部已经两年多将近三年。”刘永好说,现在情况和以前有所不同,养猪业以前以散户、小户为主的模式已经变成规模化、体系化逐步占上风。投了很多钱不甘心倒下去的企业不断努力提升管理能力。其次,随着科技进步,管理提升和政策落实,养猪效率逐步提升,再加上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消费增长不够,供需匹配度发生改变,这些都导致猪周期拉长。

为推动生猪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刘永好在提案中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推动养殖企业转型升级。支持行业内部通过资产流转、股权投资等方式盘活现有资源,加强存量资产优化整合。引导规模化猪场向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转型,引导中小养殖户向标准化、现代化转型,推动行业整体转型升级。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议国家发行专项长期贴息贷款或永续贷款,支持标杆企业跨越周期。推动商业银行对龙头企业给予5年期的全周期信贷支持,确保低谷期不抽贷、不断贷等。

三是促进猪肉消费升级。大力鼓励猪肉消费,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发放猪肉或猪肉产品消费券,支持猪肉加工制品的研发创新,丰富猪肉制品种类,提升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等。

刘永好所提提案或建议都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复,一些甚至转化为国家政策,有效推动了政策制定、行业规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他所提的《关于稳定生猪产能、降低周期性波动、引导生猪产业平稳升级的提案》,因对行业的全面深刻认知及具有很强建设性的建议,就从28000多件提案中脱颖而出,获评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优秀提案。

刘永好其他四份提案是《关于推动“科技-农业-金融”良性循环 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的提案》、《关于利用数字技术为畜牧业节粮提效 注入新质生产力的提案》《关于利用数字技术为畜牧业节粮提效 注入新质生产力的提案》、《适应人民群众健康新期待 加快建设健全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关于强化乡村人才培养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的提案》,分别从科技助农、数字节粮、建设健全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化乡村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现存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刘永好表示,从1994年发起“光彩事业”产业扶贫到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从开展乡村振兴“五五工程”到实施“十万绿领新农人培训计划”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在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的指导和支持下,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累了丰富的脱贫和振兴经验。

  为有效激发乡村社会的内生动力,需要打造育得出、留得住、跟得上、空间广的乡村人才生态。为此,刘永好建议:

  一、引导农业院校加强学科建设,满足新时期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当前,以生物科技、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正在推进基因工程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相关的人才缺口很大。建议农业院校在做好种植养殖、农机农艺等高等农业学科教育的基础上,开设基因育种、人工智能相关的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靠前探索和培育把新一代生物科技和数字科技应用于农业的对口人才,以满足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

  二、拓宽乡村产业空间,鼓励支持年轻人就地创业就业,把人才留在乡村。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乡村本土人才培养,引导本地学子返乡创业。为回流年轻人提供贷款或补贴,降低创业风险。搭建创业平台和孵化器,为返乡创业大学生和年轻人提供场地、基础设施、法律和财务咨询等方面的赋能支持。支持涉农企业加大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投入,引导工商资本投资乡村事业,带动人才回流乡村、扎根乡村、建设乡村。

  三、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乡村人才培训,共同打造可持续、可复制的乡村人才能力建设体系。近年来,在“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乡村人才振兴上精准发力,如“十万绿领新农人培训计划”。民营企业发起以提升乡村基层治理者思维观念和产业发展能力为目标的乡村振兴“村长班”,目前已培养近300名村干部,获得了良好社会效应和多方认可。下一步,建议加强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协同合作,共同建立健全乡村人才的多渠道、立体式培训体系。加大对乡村人才培训项目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关政策和资金补贴,推动返乡创业就业人群的技能培训,引导社会各界投入更多资源力量,加强对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精准对接,推动乡村振兴人才的储备和流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