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我国深海装备产业的长期发展,基础研究的作用至关重要。”龙年春节期间,这样的思索一直萦绕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集团首席专家胡震的脑中。胡震在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希望为我国深海装备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言献策。
作为“深海勇士”号潜水器总设计师,“蛟龙”号、“奋斗者”号潜水器副总设计师,胡震带领团队实现了中国载人深潜“从0到1”的跨越。如今的他,将对深海的钟情和对创新的执着,融入到了履职全国政协委员的使命中。
过去一年,胡震走访调研企业、工程研究中心、研发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与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管理工作者广泛交流,愈发意识到加强深海装备基础研究的急迫性。
“当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由载人与无人潜水器构成的深海装备谱系,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由于我国的深海装备研究起步晚,相关的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在深海导航通讯方面,还需要研制高精尖的探测设备。‘基础’不牢,就容易被‘卡脖子’。”胡震告诉记者,今年,他准备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建议加强深海装备领域的基础研究。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潜心研发深海装备二十多年的胡震,深知人才评价制度对于青年科研人才成长的重要性。
“基础研究,需要长期坐冷板凳。在深海装备领域,一款款潜水器深海遨游的背后,有着很多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研发的新材料、新结构为潜水器保驾护航。如何在重大工程项目中评价基础研究人员的贡献,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这也需要探讨。”胡震说。
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之间的竞争逐渐延伸至海洋领域。胡震希望在履职中能助推我国深海装备事业的发展壮大。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震提交了“加快推进我国深海装备技术体系化发展”的提案,建议我国加快启动深海装备重大项目,持续支持深海装备“国造国配”,扩大首台(套)等优惠政策对深海装备领域的支持范围,加快自主配套产品的推广应用,推动相关装备产业的形成。
让胡震欣慰的是,2023年年中,他的提案得到了科技部的回复。“这或对于我国未来构建深海作业体系将产生有利推动。”胡震说。
深海技术与深海装备是支撑深海安全保障、深海资源开发、深海科学研究三大领域研究与开发的基石。
“从深海技术与深海装备的发展趋势来看,载人潜水器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要能适应不同作业需求,例如救助打捞、科学考察、环境调查、辅助深海开发等。同时,潜水器的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也是大势所趋,我们也在关注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利用波浪能、水温温差能等新能源支撑新概念潜水器的研发。”胡震言谈中透着一股时不我待的干劲。
2023年,胡震带领团队在深海采矿、新概念载人潜水器研发论证、深海救捞体系建设方面不懈探索。
前不久,他所在的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科研团队,还对深海多金属硫化物采矿车进行地面调试,为今年的千米海上试验做准备。最近,他也在思索如何让载人潜水器在极地的极低温度、在水面有冰的环境下正常作业。
“面向未来,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打造新概念潜水器,推进我国极地载人深潜技术的研发。现在,我们正在研发大视野的全通透载人潜水器,也在探索借助人工智能、数字化操控、脑机接口等技术,研发智能载人潜水器。”胡震希望,能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科技人才评价体制的完善,推动我国的深海安全保障、深海资源开发、深海科学研究“驰骋深蓝”。(
金凤)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