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学院

高校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

暂无数据~

基本信息

一、发展概况 呼伦贝尔学院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呼伦贝尔大学,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晋升为普通本科院校。经过60多年的办学积淀,已发展成为一所民族特色、地区特色和国际特色鲜明的地方本科院校,为边疆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我国北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占有特殊重要地位。 2011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以来,学校植根呼伦贝尔,紧扣区域和行业需求,推进应用型转型发展,2016年被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首批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同年成为“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百所高校之一。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高等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都明确提出“支持呼伦贝尔学院等高校加强硕士单位建设”。同年,学校被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列入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并给予经费支持。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二、办学定位与特色 呼伦贝尔位于内蒙古东北部,毗邻蒙俄,面积约25.3万平方公里,人口220多万。有42个民族,有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3个人口较少民族自治旗。呼伦贝尔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生态类型多样,呼伦贝尔国家公园申报写入2020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呼伦贝尔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战略支点,国家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呼伦贝尔在生态保护、中蒙俄经济合作、旅游发展、民族教育等方面发展潜力大,高层次人才需求较大。 学校是呼伦贝尔唯一本科院校,以“建设区内有优势、国内有影响、国际有一定声誉,地区和民族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定位,以“民族特色、地区特色、国际特色”为办学特色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申办研究生教育”为办学层次定位。学校立足呼伦贝尔,面向蒙东(内蒙古东部5盟市简称),辐射周边,形成了作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担负起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的政治使命、历史使命和教育使命,培养了大批扎根边疆民族地区的应用型人才,是蒙东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作为全国百所应用型转型试点院校之一,在科研布局上紧密对接地方需求,形成了具有呼伦贝尔地域特色的服务地方专项研究方向与成果。在人才培养上与蒙俄两国近30所高校开展硕博联合培养、合办专业等形式合作,成效显著,凸显学校国际特色。学校连续8年被自治区评为“涉外院校信誉等级一级院校”。 三、科学研究与贡献 学校设有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内蒙古分站,并设有省部级科研平台“《蒙古秘史》国际研究基地”、“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内蒙古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矿产资源安全开采与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并正在建设省部级平台“呼伦贝尔历史文化遗产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基地”。 学校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草原生态保护、旅游管理、国际经济贸易、民族历史文化、民族教育等领域成果突出,科研成果转化效益显著。形成以《蒙古秘史》地名考、考古文献研究、拓跋鲜卑起源和早期历史、《蒙古秘史》主题文创产品研发、历史遗迹考察、《蒙古秘史》与草原利用研究、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族源历史研究、史禄国生平及文献研究、蒙古元朝宫廷御膳《饮膳正要》、内蒙古的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部族历史文化研究为特色、东北边疆文学等研究方向,从而对呼伦贝尔历史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抢救、挖掘、整理、研究与保护。 其中由我校孟松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是经中央领导人批示的涉及国家领土主权、文化安全的战略研究项目。该研究充分发挥呼伦贝尔的区域地缘优势,并加强蒙古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和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学术合作,极力开拓《蒙古秘史》研究的国际学术高地,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中亚游牧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提供有力佐证,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020年12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召开了全体会议,并审议通过《关于对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推荐名单及相关材料的公示》,推荐呼伦贝尔学院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呼伦贝尔学院始终坚持紧密围绕学校办学层次提高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深化科技管理与服务体系改革,主动融入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发挥多学科综合交叉和人才汇聚优势,持续深入加强与呼伦贝尔市的全面战略合作。在历史文化、旅游、教育、农牧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推进政产学研合作。谋求当地政府的支持,与行业企业共同选定研发项目,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技术革新、产品研发等,有效激发各种创新要素,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