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需求库 技术需求 商业银行数字信任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商业银行数字信任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 2023-11-09
来源: 科技服务团
截止日期:2023-11-13

价格 双方协商

地区: 北京市 市辖区 西城区

需求方: 中国***公司

行业领域

金融业,其他金融业

需求背景

数字信任是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支撑,民生银行通过技术和管理两个维度完善出符合商业银行发展的数字信任体系并初步落地。

数字身份是构建数字信任体系的基础,我们以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为落脚点,以人、设备、应用等要素为实体,创新性的通过“零信任”安全理念来建设实体之间的信任可信传递,并支持动态地、自动化地进行信任策略调整。数字身份在信任传递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考虑到存储环境的可信,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数据共享、流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通过数字信任体系的建设,我们将信息安全与商业银行业务紧密关联,更好地支持价值可信交换和资源安全共享,减少数字空间的安全风险。

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

一、转变信任模式

1.转变信任模式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技术、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体在动态的、难以预测的数字世界中变化与交互依靠市场约定、政府监管、人际关系等传统信任的模式演变成新型的数字信任模式,从而适应数字时代下的新型规则和挑战。

2.数字化原生交易

客户对数字化原生交易的诉求促使金融服务与技术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对于灵活、弹性和安全的开放模式有了更高地要求。为实现数字化原生交易,首先延伸扩大数字身份的定义,通过实体概念替代传统的客户身份。其次,注重建立新的安全防护系统。近几年外部攻击呈现出集团化、规模化和链条化趋势,内部人员有意无意的数据窃取和泄露也屡见不鲜,“从不信任,始终验证”的安全原则替代了传统的边界安全防护模式。再者,移动端应用环境的复杂性加大了设备风险识别的困难,端点安全防护不再是通过工具的累积,而是结合上下文策略的变化动态调整。最后,多元开放的金融环境中,监管合规已成为核心要求,银行作为金融服务者,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亦承担着保护客户信息安全的义务和责任。

综上,需要改善现有的方法和流程,通过数字信任将传统信任在数字世界进行延续和扩展,让客户感知到商业银行数字改革和数字治理的成效,从而产生信任。

二、数字身份建设

数字身份建设作为数字信任的基础,它通过数字化信息将实体可识别地刻画出来,并将其浓缩为数字代码的表达形式。

1. 中心化数字身份体系建设

在数字世界中实体要素包括了客户的公民级法定身份、电子身份、业务身份、生物特征、操作行为、数字签名、设备信息、应用信息等可以在一定场景下标定客户的标识。实体标识的创建是数字身份体系的核心,标识需要具备唯一性、稳定性、可用性和跨平台性。实体标识可通过强、弱不同方式被证明可信,被证明后的可信标识会被放在载体中存储和流动。载体的安全性依赖于密码算法,它可以通过IC卡、SIM卡、手机安全芯片等硬件介质实现密钥或标识的存储,并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封装成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等数字身份应用,载体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是数字身份安全与否的重要保障,同样也是支持信任传递的关键。数字身份生命周期从标识的定义开始,经历了生成、注册、存储、处理、传输、交换和销毁,而每个阶段则是通过信息安全策略和数字身份访问控制策略进行连接。

2. 分布式数字身份体系

能够满足网络数字身份安全、隐私、互通和所有权问题,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数字身份的监控发展和相关可信网络设施的建设。

期望实现的主要技术目标

在传统模式中,信任是建立在人与人互动的基础上,接触和互动是信任建立的重要评估。而在数据世界中,接触变得格外困难,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来实现现实和数字世界的关系,让人与人的信任转换为人与物、物与物的信任。而数字信任则是对映射到数字空间的实体进行可信构建的过程,将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和技术信任融为一体。该体系需要以数字身份建设为核心,通过制度、管理、技术、策略等一系列组合手段,完善数字身份在数字世界的可信传递,并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减少实体在数字空间的安全风险,并支持数字社会的安全交互和高效运行。金融场景下实体的数字信任构建是银行重要的战略命题,它不仅给银行带了新的业务机遇,更给银行带来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身份重塑的过程。

数字身份建设作为数字信任的基础,它通过数字化信息将实体可识别地刻画出来,并将其浓缩为数字代码的表达形式。数字身份体系又可以分为中心化数字身份体系和分布式数字身份体系两类,分布式数字身份体系更能够满足网络数字身份安全、隐私、互通和所有权问题,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数字身份的监控发展和相关可信网络设施的建设。

需求解析

解析单位:“科创中国”金融科技产业科技服务团(中国通信学会) 解析时间:2023-11-23

江艾芸

中国通信学会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发展专家委员会

秘书长

综合评价

数字信任是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支撑,民生银行通过技术和管理两个维度完善出符合商业银行发展的数字信任体系并初步落地。 数字身份是构建数字信任体系的基础,我们以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为落脚点,以人、设备、应用等要素为实体,创新性的通过“零信任”安全理念来建设实体之间的信任可信传递,并支持动态地、自动化地进行信任策略调整。数字身份在信任传递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考虑到存储环境的可信,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数据共享、流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通过数字信任体系的建设,我们将信息安全与商业银行业务紧密关联,更好地支持价值可信交换和资源安全共享,减少数字空间的安全风险。
查看更多>
更多

处理进度

  1. 提交需求
    2023-11-09 11:01:49
  2. 确认需求
    2023-11-14 10:56:32
  3. 需求服务
  4. 需求签约
  5. 需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