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需求库 技术需求 六大茶类品质形成机理及特征性成分鉴定

六大茶类品质形成机理及特征性成分鉴定

发布时间: 2021-11-05
来源: 科技服务团
截止日期:2021-11-05

价格 双方协商

地区: 云南省 昆明市 盘龙区

需求方: 云南**大学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

需求背景

经过几代茶叶科技工作者的努力,茶产业“从山头到茶杯”全产业链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科技型转变,产品从传统六基本类型向更广阔的领域延伸,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饮茶的大市场,茶已经成为健康的符号,中国对世界的第五大贡献,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更多的消费群体的追捧。

中国在茶叶科学的研究方面一直处于领跑地位,曾经在生产、加工、品饮等方面有重要贡献,特别是近代茶叶科学家以“制法结合品质”的分类体系,创造性地提出六大茶类(红茶、黑茶、青茶、白茶、黄茶、绿茶),为现代茶业的分类体系形成及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这分类体系的指导下,六大茶类的生产加工有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生产加工快速提升。

茶产业虽然有了很大进步和发展,科学研究在生产和产品开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系统研究起步晚,基础性研究相对滞后,因此在各茶类品质形成机理及产品特色方面表现明显,成为产业发展的“科技瓶颈”。

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

1.关键工艺机理不明。如以普洱茶为代表的普洱茶后发酵的机理不明,在黑茶的加工过程中,后发酵(渥堆)非常重要,在后发酵的过程中微生物可以使茶中物质发生氧化、分解、聚合,但其他因素的作用(如湿热作用、氧化作用)影响力是多少,后发酵物质变化机理还不清楚。红茶、青茶等的“发酵”路线和产物研究深度不足。

2.各茶类的特征性成分不明。普洱茶中功能性特征成分不明;如普洱茶素食品什么?茶褐素的本质:结构组成(化学结构式、主要结构单元)是什么等。红茶中的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以及白茶、黄茶、青茶的特征成分具体是什么。

3.各茶类功效宽泛、特色不明。各类茶的保健功效有待深化,如普洱茶在对现代文明病及代谢综合调节方面功效动物实验明显,但有待临床实验进一步验证。

4.各类茶风味成分不清晰。如普洱茶陈香,青茶花果香、红茶甜香等。

5.加工技术提升。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技术的全面支撑。如普洱茶加工过程中有害微生物的控制,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其他茶类的工艺创新与品质提升的关系(滋味、香气)。

6.集成创新有待加强。集成六大茶类的理论和技术技术成果,打破传统“六大茶类”的束缚,创新发展,采用现代风味设计及加工技术开拓更多、更广的产品。

总之,加工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相对落后已经成为产业现代化和创新发展的瓶颈,需要集合多学科联合攻关,才能使传统茶产业跟上时代步伐,在大健康时代创造新的辉煌。

期望实现的主要技术目标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产茶国,茶产业是关乎上亿人的民生产业,健康产业,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脱贫奔小康的致富产业。但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茶产业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焦重点、突破难点,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弘扬中华茶文化,拓展茶叶国际市场,提升我国茶叶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解决生产加工中的技术难点为突破口,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茶产业发展之路。一棵树,一片神奇的东方树叶,在呵护人类健康和谐地球健康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

处理进度

  1. 提交需求
    2021-11-05 18:33:57
  2. 确认需求
    2021-11-08 10:31:31
  3. 需求服务
    2021-11-08 10:31:31
  4. 需求签约
  5. 需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