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刘洪阳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刘洪阳,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亚纳米尺度金属催化材料的可控设计与烷烃高效利用的工业应用探索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 成功设计与制备富缺陷石墨烯稳定亚纳米尺度、原子级分散金属催化材料,系列金属催化材料在烷烃分子高效转化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建立亚纳米尺度金属催化材料的构效关系,为开发新型金属催化材料奠定理论基础;2) 开展碳载亚纳米尺度、原子级分散金属催化材料的规摸制备,与中石化等企业合作开展亚纳米尺度金属催化材料的放大应用,其中碳载亚纳米尺度金属催化材料在企业12万吨催化加氢装置中实现工业化应用,助力企业低碳减排,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基金委-内地香港联合基金、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基金(合作单位负责人)、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基金委-面上基金(2项)、国家基金委-青年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纳米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军科委基础加强计划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合作基金、中石化企业合作等项目30余项。已在Science等杂志发表论文120余篇,论文它引4000余次,三篇文章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已接受/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包括:J. Am. Chem. Soc.(3篇)、ACS Catal.(5篇)、Nat. Commun.(3篇)、Angew. Chem. Int. Ed.(1篇)、ACS Cent. Sci.(1篇)、Energy. Environ. Sci.(1篇)、Adv. Funct. Mater.(1篇)等。申请专利30项,已经授权19项。
查看详情刘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近年来,面向国家新能源战略需求,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在矿物研究上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了典型矿物成分、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系统地开展了天然矿物资源及相关材料在电化学储能和建筑节能方向的基础及应用,研发了多种锂电池、锌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型储能器件,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性成果。
查看详情刘海定
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海定,男,1979年出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镍基、钴基、铁镍基等耐高温、耐腐蚀特种合金材料的基础科研、产品开发与工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任务1项、军品配套项目3项、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项、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重庆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2项。主持在研国家核电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国机集团重大科技专项1项、任务1项、科工局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科研项目任务1项。以排名前三身份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9项、发表论文17篇;获省部级科技奖4项,国机集团优秀标准和重庆市优秀新产品奖各1项。
查看详情李宗宾
研究领域
晶体学,金属材料
东北大学
1. 学习简历 2000年9月至2004年7月,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2006年9月至2008年3月,东北大学材料学专业,硕博连读 2008年3月至2013年10月,东北大学材料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东北大学与法国梅斯(Metz)大学联合培养,材料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2. 工作简历 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东北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 2018年1月至现在,东北大学材料学院,教授 3. 学术兼职 (1)《金属学报》青年编委 (2)《Materials》期刊编委 4. 研究方向 (1)马氏体相变 (2)相变功能材料 (3)晶体学与织构 5. 近年来承担的科研项目 (1)NiMn基形状记忆合金变形马氏体的逆相变晶体学研究,2022/01 – 2025/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8万元。 (2)NiMn基磁控形状记忆合金外应力作用于马氏体相变的晶体学研究,2018/01-202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2万元。 (3)Ni-Mn-Ga铁磁合金7M马氏体形核与长大特性研究,2016/01-2019/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2万元。 (4)马氏体相变功能材料,2020-2022,辽宁省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项目,50万元。
查看详情李彦光
苏州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是高效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围绕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光-电-化学能相互转换中的应用探索开展工作,重点发展它们在电催化、光催化、新型电池等前沿领域的应用。通过改变功能材料的结构、尺度、形貌,修饰它们的表面,可控地影响在材料表界面发生的电子传递和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提高纳米材料在能源转化、储存和利用过程中效率。到目前为止,共发表论文140余篇,总他引35000余次,ESI高被引论文40余篇。主持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电化学青年奖、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戴安邦青年创新奖、“Materials Today” Rising Star Award、“Nano Research” Young Innovator Award等,2017-2020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公布的“全球高被引学者”榜单(材料、化学)。
查看详情李晓滨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长期从事建筑用钢产品开发、检验检测、认证评价、应用技术等科技工作,主持及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项,开展高性能(高强、抗震、耐蚀等)建筑钢筋生产及应用关键技术的研发,通过产品开发、检测服务、标准化研究等方式为钢材提供技术准则,广泛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编制国际标准3项(已发布1项),促进了我国自主优势技术标准走向国际;深入研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主参编国家、行业标准等10余项,进行高性能建筑钢筋中外标准的对比及差异性研究,优化应用标准体系及控制性技术指标,促进了我国功能性钢材标准与行业融合;参与我国建筑用钢产品标准体系建设,不断丰富和深化标准实施,以标准引领建筑钢筋高质量发展,拓展新产品应用,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性能建筑钢筋标准整体水平。
查看详情李松
东北大学
李松,东北大学教授,2009年获法国洛林大学材料物理博士学位,2015-2016在波士顿学院化学系访问研究。主要研究金属基规整结构催化剂(Structured Catalyst),包括贵金属合金设计、金属-氧化物界面、反应过程强化材料。
查看详情李时磊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利用中子/同步辐射等大科学装置研究金属材料的多尺度应力、形变与相变行为,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同步辐射/中子相关表征方法及原位装置开发、高性能高熵合金的组织与性能优化、锆合金氢化物应力再取向微观机制、核用不锈钢的辐照损伤行为、核电不锈钢及焊接件的热老化脆性及服役损伤行为、先进钠冷/铅冷快堆材料的服役行为、高温合金/钛合金等航空航天工程部件的多尺度应力评估、基于激光增材制造的先进异种材料连接技术开发等。与美国先进光源APS、英国散裂中子源ISIS、上海光源、中国散裂中子源、中国绵阳研究堆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主持2项国家自然基金,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在内的多项研究项目。近年在Acta Materialia, Scripta Materialia,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
查看详情李冲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于多相多尺度协同强化设计思路,在金属成形加工过程中,使用微/纳尺度多相增强体代替单一强化相,设计强化相与基体的复合构型以制备多种构型相结合的合金材料。通过对强化相诱导析出和可控生长,实现了汽车用高强耐热铝合金和航空发动机用高温合金的组织设计与调控。在 Acta Mater、Scripta Mater等金属材料领域权威期刊发表 SCI 收录论文7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先后承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科技攻关等项目。
查看详情姜银珠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项,获2014年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三)。开展以下研究:(1)新材料体系研发、电化学机理过程探索;(2)电极电化学行为的调控、电极微结构及能源器件的设计与构建;(3)电极制备技术探索,重点关注薄膜电极制备技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