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康琳
南京大学
姓名:康琳 职称:教授 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超导电子器件性能表征及应用 。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高温超导弱电应用的基础研究)"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B)“化合物、氧化物超导器件及其在大气污染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波近场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研究” 总装备部项目“高温超导滤波器、混频器研究” 研制的超导单光子探测器,实现了从200nm至2.7um波长的单光子检测,探测效率约90%(1550nm),探测速率300 MHz,可分辨6个光子。利用超导单光子探测器首次实现了1064 nm波段,1500 km, 最小0.04 m2的空间碎片探测。发现Nb5N6薄膜,研制出阵列THz检测器芯片。主持 “863”、“973”等项目多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项奖项。
查看详情王珏
西安交通大学
王珏,女,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陕西省电子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康复工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科技863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基金、省、市科技攻关计划和社会发展计划、西安交通大学培植基金及横向课题等近20项科研课题的研究。申请中国国家发明专利7项,其中已获授权3项。申请并获得中国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30篇,其中被SCI、EI、MI和ISI等检索收录30余篇。荣获国家医药管理总局"七五"攻关表彰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省医药管理局新产品开发二等奖、西安交通大学科研成果一等奖及南京市科委、熊猫集团公司、南京无线电公司新产品开发奖、新工艺奖、技术革新奖等10多项。
查看详情武俊杰
电子科技大学
机载雷达前视成像属国际难题。对协同合成孔径雷达前视成像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并应用于多型重点雷达装备。近5年在该方向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69篇,其中SCI检索37篇(20篇为JCR二区或Top期刊),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8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并热心学会工作,作为程序委员会副主席等,积极参与筹办学会主办的学术会议。
查看详情杨小鹏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
研究成果已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三次获国际雷达会议和全国雷达年会优秀论文奖。任IEEE雷达系统专委会委员(唯一亚洲委员)、IEEE AES国际交流专委会委员(唯一亚非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CIE青年科学家俱乐部理事,CIE雷达分会常委、副秘书长,CIE信号处理分会委员,北京电子学会雷达专委会副主任,装发某专业组专家。IET国际雷达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IEEE高级会员。
查看详情刘劲松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刘劲松从事国防科研工作,在固态电子、真空电子、微电子、光电子等领域攻关,主持承担了十多项国家重点科研任务。荣获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科技奖励十多项,获专利50多项。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防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等多项荣誉。
查看详情陈蕴
安徽建筑大学
主要从事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基于北斗导航的高速公路团雾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基于IPv6的通信软交换技术研究”、“指纹自动识别新算法研究”等省、厅级自然科学基金9项。“人体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自动指纹识别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安徽省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以及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查看详情刘胜
武汉大学
刘胜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获得者。他为人正直、治学严谨、勤奋敬业、勇于创新、心系祖国。1992年在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后,1993年与国内同行共同发起国际权威电子封装制造学术会议ICEPT,并于2006年放弃美国终身教职,毅然回国创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子封装制造研究团队;他是电子封装领域的国际知名领军人物,为我国电子封装制造科技达到国际先进甚至局部领先的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查看详情周立庆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长期从事红外探测器研制,理论基础、技术研发和工程化经验扎实;承担核高基等多项国家科研项目,项目管理经验丰富;作为负责人带领团队刻苦攻关,突破众多关键技术难题,建立起高端三代组件全自主研发平台,成功制备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2.7K×2.7K红外探测器;解决批产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制冷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规模生产;科学决策、创新管理,建立有效团队管理体系,实现快速发展。
查看详情余英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
余英主持或组织了多项重大工程项目,完成了多项创新工作,主持或参与编制了数十项国家和行业标准,获得了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并作为主要发明人申报并获得了14项专利的受理,在国家刊物发表20多篇论文,内容涉及卫星传输、微波传输、卫星直播、移动多媒体、广播影视VSAT网、光缆传输技术等领域,并完成了多项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技术的推广,荣获“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一等奖”等多项次。
查看详情张广闯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三所
任项目副总师,参与研制了十几部P、L、S、C、X、Ku、Ka动态RCS测量雷达,用于舰船、飞机、导弹类目标的测量,曾两次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负责研制的地平场RCS测量系统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研制的大型连续波雷达,在飞机、导弹测量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提出的天地一体化设计方案在某外贸项目国际招标中胜出;设计的十倍频程相控阵全数字阵列接收系统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宽带宽、全数字多波束。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