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虹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南开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91年获得南开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今在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任教,曾多次出国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主要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特别是关于相对论核多体理论及核天体物理的相关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九十余篇,代表性论文被SCI论文引用2500余次。

查看详情

许崇海

研究领域

机械工程

山东轻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过“现代制造技术”、“快速原型设计与制造”、“切削原理及过程控制”、“CIMS概论”、“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加工工艺”等课程。

查看详情

夏良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夏良玉 系别:企业管理系 职称:副教授 邮箱:xialiangyu_cup@qq.com 个人简历 一、教育背景 2016 – 2017,斯坦福大学,访问 2006 - 200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石油工程管理专业,博士 2004 - 200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技术经济专业,硕士直博 1998- 200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系,应用物理\工程管理(二学位)专业,本科 二、工作经历 200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现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教师 研究方向 油气技术经济、油气投资决策方法、油气资源与环境政策 指导学生方向 硕士指导专业:技术经济及管理 讲授课程 运筹学、经济统计学、管理学 科研项目 主持: 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No.**),基于北京地区煤层气资源的山区村镇能源消费低碳化策略研究,2014.1-2015.12,8万,完成。 2. 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项目(No.YETP0688),页岩气资源经济评价及产业政策研究,2013.1- 2015.12,15万,完成。 3. 中石油科技重大专项专题(No. 2013E-2209)外协项目,煤层气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方法,2014.12-2015.8,27万,完成。 4. 重大专项专题(No. 2011ZX05018-005-01) 页岩气开发项目经济评价,2011.1-2014.6,16.08万,完成。 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年教师基本科研项目(No.KYJJ2012-08-03),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经济边界评价方法研究,2012.1-2014.12,3万,完成。 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青年教师项目,基于经济评价的非常规天然气产业政策研究,2015.1-2017.12,4万,完成。 7. 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外协项目,CO2驱油和封存体系的经济评价技术研究,30万,2011.6-2012.3,完成。

查看详情

王芳

研究领域

生物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2009年:王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酶促油脂改性、生物柴油的研制、新型生物反应器、固定化酶新方法.电话010-64434815;E-mailwangfang@mail.buct.edu.cn. 2007年:王芳,E-mail: wangfang@mail.buct.edu.cn通讯联系人

查看详情

蔡武

中国矿业大学

蔡武,男,1988年2月生,2015年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博士《断层型冲击矿压的动静载叠加诱发原理及其监测预警》,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力-震-变形(SSS)监测理论及其综合预警研究》,2017-2020英国Imperial College London助理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主要从事煤矿冲击地压、微震监测、诱发地震等研究方向。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任务1项,中国博士后面上一等资助1项,江苏省和中央高校创新计划项目各1项,并参与国家973计划1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2015届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优秀毕业生。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EI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软件著作权5项。

查看详情

李军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1985年6月毕业于华东工学院材料系,获得工学士学位,2004年至2010年在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进行深造,获得工程硕士。 1985年至199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72工厂工作,历任试验员、质量管理员、工段长,1992年至2004年在河北新兴铸管有限公司工作,历任离心机工部主任、副厂长、总工程师、总经理助理,,2004年至2007年任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第一铸管部副部长、部长,2007年至2008年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质监部部长兼总支书记,2008年出任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1999开始对离心铸管管模堆焊材料进行研究,管模修复寿命提高到1倍以上,并改进了管模维修工艺,管模寿命提高50%以上;2004年开始试验开发管道内喷聚氨酯涂层设备和工艺,填补了我国球墨铸铁管内喷聚氨酯涂层的空白;2005~2006年主持完成了颗粒镁喷吹法球化工艺技术和装备研究并且球化铁水纯净度大幅度提高,另外主持开发了DN80-300高效离心机和研发了水泥内衬封面层球墨铸铁管,为我国离心球墨铸铁管行业技术进步和再创新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我国最早球墨铸铁管行业技术专家之一,2011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主持起草了《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球墨铸铁管和管件 聚氨酯涂层》、《球墨铸铁管和管件 水泥砂浆内衬》、《球墨铸铁管外表面锌涂层 第1部分:带终饰层的金属锌涂层》、《球墨铸铁管外表面锌涂层 第2部分:带终饰层的富锌涂料涂层》、《污水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国家标准,获得了喷吹镁粒铁水球化装备、管道内喷聚氨酯涂层设备、在铁水中汽化金属镁的装置、一种喷吹颗粒状球化剂铁水球化工艺、一种球墨铸铁管的接口结构、一种球墨铸铁管的接口结构等多项国家专利,发表了“冷模法离心球铁管铁水成分的选择和控制”和“离心球铁管铸造缺陷及其防止措施”, “钝化颗粒镁喷吹法球化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 “离心铸管管模堆焊材料的研究” 、“离心铸管管模疲劳裂纹和变形”、“离心铸管管模材质”等论文这些技术论文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铸管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查看详情

蹇锡高

研究领域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

大连理工大学

1946年1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机高分子材料专家,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辽宁省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69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化工专业,1988.2-1990.12在加拿大McGill大学高分子化学,访问学者,199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在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耐高温特种绝缘材料、涂料、耐高温高效功能膜等领域做出了重大创造性成就和贡献。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科技攻关、“863”、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创新基金、火炬计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省市重大科技攻关及产业化项目等30余项。研制成功结构全新的系列新型杂环高性能工程塑料,既耐高温又可溶解,解决了传统高聚物不能兼具耐高温和可溶解的技术难题,综合性能优异,成本低,属国际首创、原始创新,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电子电气、石油化工、精密机械、环保等领域。获200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年中国专利金奖、2016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在内的十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获30项发明专利,2项专利被评为世界华人重大科技成果, 12项技术已产业化。

查看详情

胡春光

研究领域

光学技术与仪器

天津大学

胡春光,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博士毕业。致力于微纳尺度光学精密测控基础方法与应用创新研究,围绕纳米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微电子/光电子、先进制造与传感等领域的精密测量与操控问题,研究多物理量复合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满足前沿科学研究和高新产业的需求。建立了以光谱测量为技术特色的纳米薄膜和原子厚度表/界面精密测量方法,创新发展了以高精度光镊技术和新型光场调控技术为基础的单分子力谱操控与测试技术,在国内外20多个研究机构和企业中获得应用。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项,参与省部级以上和国外项目11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6项,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4)、天津大学北洋青年学者等荣誉,当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委员;指导学生获得全国虚拟仪器大赛一等奖1项,“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特等奖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优秀项目1项。

查看详情

高军

天津市森特尔新技术有限公司

曾获得1985年度天津电子仪表局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3年起多次获得天津市优秀设备管理者表彰,多次获得原电子部、信息产业部设备管理、能源管理先进个人等表彰,多次获得全国优秀设备管理者表彰。参与科技工作,曾主持设计φ15-φ50水表组装生产流水线、包装流水线、微机群控水表效验装置,500克、1000克注塑机节能技术改造等,提高了生产效率或降低了能耗,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本单位科技工作,致力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及引进,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努力营造科技兴企的经营环境,促进了本企业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型。

查看详情

高峰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期从事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研究。主要创新工作有:(1)对岩石细微观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并运用分形几何方法对其复杂性进行定量表征;(2)以岩石结构微缺陷为对象,研究了岩石损伤破坏的分形机制,建立了分形统计岩石强度理论;(3)研究了岩石中微观缺陷萌生和演化规律,运用随机数学方法建立了岩石随机损伤力学的理论框架。这些成果应用于深部围岩大变形分析、煤层采动裂隙演化和渗透性变化、页岩储层压裂和页岩气运移理论与计算分析等领域研究,研究成果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50余篇,获得了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五)、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三)和2001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四)和201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炭科学基金等项目,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科技创新项目、省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科研创新群体项目、111引资计划等项目,被评选为原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 青年骨干教师、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1999年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并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 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秘书长。兼任《固体力学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编委。

查看详情
共13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