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高梧

研究领域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秦高梧,1970年生于江苏省,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工作于东北大学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任副主任,兼任国家科技部863新材料技术主题专家,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青年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分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相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中国镁合金产业技术联盟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镁合金产业技术联盟理事,辽宁省政府中青年决策咨询专家。 1988~1998年就读于东北大学材料系材料学专业,完成本科/硕士/博士的学习,1998年末获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初在牛津大学从事三维原子探针的应用研究,1999~2006年就职于日本东北大学及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历任博士后/客座研究员。2006年3月回国,被东北大学聘为材料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秦高梧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尺度材料的制备与集成,包括(1)低维材料(零维纳米粒子,一维纳米线和二维薄膜)的热力学、制备新方法、物理/化学特异性能及其相关器件设计;(2)Mg合金相图测定和热力学计算以及基于此的新型Mg合金设计及短流程成形工艺。回国6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秦高梧教授承担17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包括国家支撑计划2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项目7项。在《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C》、《Applied Physics Letters》、《Chemical Communications》、《Acta Materialia》等有重要影响的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0余篇(SCI影响因子大于3.0的18篇),EI收录近80篇,通讯作者80余篇。在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做特邀报告10次,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6项,日本发明专利2项。

查看详情

田志凌

研究领域

焊接工艺与设备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1978年10月至1982年8月在吉林工业大学焊接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4年1月至1989年9月在比利时根特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1989年10月至1991年4月在德国弗来堡材料力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91年5月至今在钢铁研究总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其中:1994年2月至2001年4月先后任焊接研究室副主任、功能材料所所长、结构材料所所长。1996年6月至2001年4月任院长助理。2001年4月至今任副院长、副总经理。兼任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联先进钢铁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同时兼任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焊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国家863新材料领域国防先进材料专项专家组组长、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5项,发表专著3部,论文100余篇。

查看详情

于广华

研究领域

材料科学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于广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教师,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北京科技大学现代物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分会副主任,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分会副秘书长、理事及表面与界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稀土学会固体科学与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先进的纳米磁性薄膜材料、磁传感元件、器件及在高灵敏度磁传感器中的应用,主持和完成了多项国防军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北京市科委新材料转化项目以及多项企业合作等属于应用技术开发方面的项目。发表SCI 收录学术论文80余篇,在Web of Science 网络版中被引用500余 次,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3 项,成果转化二项,与别人合写著作一部。获2004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以及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查看详情

岳明

研究领域

纳米材料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岳明 男,1973年生,北京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6月获得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7月至今在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功能材料研究所工作,任先进磁性材料研究方向负责人。2005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做访问学者3个月,2007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做访问学者1年。学术兼职包括RNN(美国综述期刊)副主编;JOM(SCI国际期刊)编委;国际稀土永磁(REPM)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分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稀土学会固体科学与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稀土学会永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分会委员;Appl. Phys. Lett.、J. Appl. Phys.等十余种国内外学术刊物的论文评阅人。

查看详情

纪松

研究领域

钢铁

中国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1980.09-1984.07,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 1986.09-1989.10,福州大学,硕士生;1990.09-1994.04,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 1984.07-1986.09,宁波工程学院任教;1989.10- 2003.03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宁波分所工作;2003.03~2010.12,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工作;2011.01~至今,中国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工作。 自1984年起从事金属材料技术研发,近年来主要从事纳米晶软磁材料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高灵敏度巨磁阻抗(GMI)磁敏材料及新型磁传感器件研究和Fe-Ni软磁材料组织控制技术研究。 主持和参加了参加国家科技攻关、兵器预研、国防科工委科研基础、总装备部共用技术、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共十余项,均已通过部、市级鉴定或验收,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部分技术成果已获得应用。 先后在《物理学报》、《金属学报》、《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等杂志及国内外有关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加专著编写一部,四篇获省、市优秀论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荣获宁波市青年科技奖、宁波市十大青年科技创新奖和宁波市科技推动奖各一次。

查看详情

张建

研究领域

钢铁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988年重庆大学矿业机械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获工程硕士学位。2006年晋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0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2006年被评为首钢技术专家。1988年到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原首钢设计院)工作,历任炼铁设计室设计员、组长、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现任设备开发成套部部长职务。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冶金工程设计与研究,主持或主要完成的工程项目1项荣获国家设计行业最高奖——2011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金奖, 4项获国家优秀设计铜奖,8项获部级优秀设计一等奖,1项获部级优秀设计二等奖;科研成果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技术发明获国家发明专利,23项技术发明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参与4部学术著作编写,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主持完成了首钢(含首秦、迁钢、京唐)、太钢、湘钢等国内重点钢铁企业15座1000m3-5500m3大型高炉的工程设计工作;主持了“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的持续性研究,承担并主要负责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长寿高效集约型冶金煤气干法除尘技术”课题研究,形成15项专利和多项专有技术诀窍,在国际国内率先实现1200m3高炉、2650m3高炉、5500m3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技术的运用,分别创中国企业新纪录;主持了高炉关键装备“无料钟炉顶技术”研究,形成1项专利和多项专有技术诀窍,运用到5500 m3高炉,取得了国内特大型高炉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突破,打造出具有国际先进性水平的首钢标志性品牌产品;主持了 “双排式托盘运输技术”开发研究,具有完全自由知识产权;成功应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首钢京唐公司 2250mm 热轧工程、首钢迁钢1580mm热轧工程、首钢京唐1580mm热轧工程,形成4项专利和多项专有技术诀窍,已成为首钢标志性品牌产品。

查看详情

王强

东北大学

王 强,1995年东北大学本科毕业,1997年东北大学硕士毕业,2001年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毕业,2001年起就职于东北大学,现任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级研究学者(访问教授),德国伊尔梅瑙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法国兰斯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冶金与材料过程的外场控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 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和国家973 前期研究专项课题各1 项及省部级项目20 余项。发表论文136篇,被SCI、EI 和ISTP 收录分别为80、86、11 篇次,SCI 引用328 篇次。获得美国、欧洲和日本发明专利各1 项和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6 项(已授权12 项)。做国际会议特邀报告11 次。2001 和2002 年两次获日本金属学会年度论文奖(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二);2010 年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2011 年获中国专利年会校园发明与创新金奖(排名第一)。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百人层次、沈阳市领军人才;任国家强磁场实验装置用户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铸造学会理事、第三届凝固与铸造数值计算先进技术国际会议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

查看详情

张毅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1994年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专业本科毕业,2005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工程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1994年到宝钢工作,现任研究院首席实验师。主要从事冶金材料测试和分析技术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取向硅钢材料解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低合金钢中夹杂物的综合表征技术、‘钢铁表面纳米级薄膜深度定量分析’国家标准的制订”等科研项目,参与“宝钢取向硅钢研究和生产、宝钢纯净钢生产工艺研究、第三代氧化物冶金工艺开发”等项目的研究。荣获上海市标准化优秀技术成果二等奖1项、宝钢重大技术创新奖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负责制订国家标准3项,参与制订国际标准3项,研制国家级标准样品1项,认定企业技术秘密25项,发表技术论文33篇。荣获“宝钢曾乐创新奖”、“宝钢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查看详情

贾云海

研究领域

钢铁冶金

钢铁研究总院分析测试研究所

贾云海(1965-),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材料分析方法研究、管理等工作;E-mail:jiayunhai@ncschina.comTel:010-62182927,E-mail:jyh@analysis.org.cn高级工程师;

查看详情

鄢国强

研究领域

新材料

上海材料研究所

198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上海材料研究所工作至今,先后担任上海材料研究所化学分析研究室副主任、检测中心副主任、常务副主任、主任等职务、现任上海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从事材料表征与检测技术研究、标准物质研制、功能陶瓷材料研究、科研管理及实验室认可评审工作。负责完成多项机械工业部、上海市科委、机械科学院、上海科学院等基金研究项目并受到好评。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撰写专著3本,主持编写理化检验人员培训教材5本,与徐祖耀院士、黄本立院士合作主编了《中国材料工程大典》(材料表征与检测技术卷)。

查看详情
共12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