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正龙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特钢事业部

1992年7 月大学毕业于吉林工学院材料工程系金属材料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7年3月获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硕士学位;2009年9月考入山东省委党校2009级经济管理在职研究生班。1992.9~2002.3钢研所/技术中心。2002.3~2011.5特钢厂技术科/市场开发科;2011.5~至今 特钢事业部市场服务中心。 现任莱钢特钢事业部技术科主任工程师、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兼任全国钢标委轴承钢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质协会冶金质协审核员、山东金属学会炼钢学术委员会委员。先后获特钢劳动模范、莱钢专业技术带头人、莱钢炼钢技术专家、中国冶金青年先进科技工作者、山东省首届冶金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电炉炼钢、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特钢发展战略研究、产品结构调整、产品出口及直销、标准研究、产品品牌创奖、市场开发等。在特钢品种开发、电炉钢生产工艺、齿轮钢工艺、标准制定研究、优特钢发展等方面具有较好专长。曾担任“重型汽车用高性能齿轮钢研究开发”项目首席工程师。先后组织SAE8620H等20多个新产品研发、工艺优化等。2006年以来先后完成“莱钢特钢发展研究报告”、齿轮钢等产品创国家"金杯奖"及齿轮钢齿轮行业认证、承担完成“汽车用Cr-Mn-Ti系保证淬透性齿轮钢”等14个企标及国标制定。2007年来先后完成东北特钢等七家企业审核。 先后有83项科技成果获莱钢级以上科技奖。其中“高性能汽车用20CrMnTiH齿轮钢研制开发”等6项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齿轮钢方略”成果获中钢协冶金现代化管理1等奖、17项成果获省冶金科技进步奖、1项获莱钢重大科学技术3等奖。申请24项发明专利,已授权14项,有2项技术秘密,发表论文30多篇。

查看详情

李洪建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

1994年7月,毕业于鞍山钢铁学校钢铁冶金专业,毕业后先后在转炉、连铸、技术科工作,工作期间,在山东大学继续学习深造,2000.03--2004.10,莱钢炼钢厂4#转炉车间主任, 2004.10-2005.07,莱钢炼钢厂生产计划科科长,2005.07-2008.03,莱钢炼钢厂厂长助理,2008.03-2011.12,莱钢炼钢厂副厂长,2011.12-至今,莱钢炼钢厂厂长。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共获专利19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冶金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和省冶金科技进步奖20余项,对炼钢技术进步起到了有力的引领作用。 学术论文: 1.《莱钢板坯连铸机浇注工艺技术研究》,2010年12月发表于《世界金属导报》(第1位)。 2.《大型连铸机中间包包盖工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2010年9月发表于《连铸》(第2位)。 3.《莱钢洁净钢生产技术进步》,2011年4月发表于《山东冶金》(第2位)。 科研成果: 1.《大规格超薄近终型异形坯工艺技术的自主开发与创新》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转炉炼钢新技术的应用研究》获国家冶金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3.《转炉全封闭智能炼钢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复吹转炉长寿技术集成与创新》、《转炉滑动出钢口控渣出钢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查看详情

李军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1985年6月毕业于华东工学院材料系,获得工学士学位,2004年至2010年在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进行深造,获得工程硕士。 1985年至199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72工厂工作,历任试验员、质量管理员、工段长,1992年至2004年在河北新兴铸管有限公司工作,历任离心机工部主任、副厂长、总工程师、总经理助理,,2004年至2007年任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第一铸管部副部长、部长,2007年至2008年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质监部部长兼总支书记,2008年出任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1999开始对离心铸管管模堆焊材料进行研究,管模修复寿命提高到1倍以上,并改进了管模维修工艺,管模寿命提高50%以上;2004年开始试验开发管道内喷聚氨酯涂层设备和工艺,填补了我国球墨铸铁管内喷聚氨酯涂层的空白;2005~2006年主持完成了颗粒镁喷吹法球化工艺技术和装备研究并且球化铁水纯净度大幅度提高,另外主持开发了DN80-300高效离心机和研发了水泥内衬封面层球墨铸铁管,为我国离心球墨铸铁管行业技术进步和再创新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我国最早球墨铸铁管行业技术专家之一,2011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主持起草了《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球墨铸铁管和管件 聚氨酯涂层》、《球墨铸铁管和管件 水泥砂浆内衬》、《球墨铸铁管外表面锌涂层 第1部分:带终饰层的金属锌涂层》、《球墨铸铁管外表面锌涂层 第2部分:带终饰层的富锌涂料涂层》、《污水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国家标准,获得了喷吹镁粒铁水球化装备、管道内喷聚氨酯涂层设备、在铁水中汽化金属镁的装置、一种喷吹颗粒状球化剂铁水球化工艺、一种球墨铸铁管的接口结构、一种球墨铸铁管的接口结构等多项国家专利,发表了“冷模法离心球铁管铁水成分的选择和控制”和“离心球铁管铸造缺陷及其防止措施”, “钝化颗粒镁喷吹法球化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 “离心铸管管模堆焊材料的研究” 、“离心铸管管模疲劳裂纹和变形”、“离心铸管管模材质”等论文这些技术论文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铸管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查看详情

孙蓟泉

研究领域

钢铁

北京科技大学

孙蓟泉,男,教授。1959年5月出生,1982年1月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工程力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6月毕业于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工程冶金机械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6月毕业于燕山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 1982年1月——1995年在东北重型机械学院任教,1995年——2001年在燕山大学任教,2001年——2005年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任教,2006年——至今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高效轧制国家工程中心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轧制工艺及设备,钢铁行业发展的宏观分析等。现为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大中型钢学术委员, 曾获原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宝钢“重大科技进步奖”一项。被原机械部评为“跨世纪学术带头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及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等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有30余篇被SCI、EI收录。获国家发明专利五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二项。

查看详情

王昭东

研究领域

轧制,热处理工艺与设备,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昭东,男,1968年生,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以新一代TMCP技术为核心的工艺、装备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板带钢热处理工艺和装备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轧制过程控制及数学模型优化等方面科研工作。完成和在研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经费超过3亿元;获得省部级1等奖5项、2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其中: (1)在板带材热处理工艺及装备研究领域,主持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套多功能辊式连续淬火机装备和淬火工艺技术,其关键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知名公司在该技术的垄断,并开发出系列高等级调质钢板。成果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2)在节约型减量化新一代TMCP工艺开发领域,主持研制了国内首套中厚板超快速冷却设备,在热轧板带钢超快速冷却工艺、装备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高性能钢板的低成本减量化生产,本项成果被《世界金属导报》评选为2011年世界钢铁工业十大技术要闻,相关论文获得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 (3)在先进钢铁材料开发国际前沿领域,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加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新一代钢铁材料的重大基础研究,并在工业化应用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 (4)在中厚板轧制工艺自动化领域,主持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过程自动化系统,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

查看详情

闫占辉

研究领域

钢铁

首钢京唐公司炼钢作业部

闫占辉1990年8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分院、钢铁冶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7年10月——2002年2月,完成了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工程硕士研修课程,并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考取了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博士研究生,现博士在读。 闫占辉同志自1990年分配到首钢公司工作,一直从事炼钢专业工作。该同志凭借深厚的专业技术知识解决了炼钢生产遇到的许多技术难题,取得了 “一种脱磷转炉的自动控制方法”、“铁水罐车罐盖装置”等2项发明专利。 该同志多项科研成果获奖:“转炉尘泥炼钢造渣冷却剂试制及应用研究”荣获冶金科学技术三等奖;“单吹颗粒镁铁水脱硫工艺与设备”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营口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10吨转炉顶底复合吹炼工艺研究”荣获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 该同志在《炼钢》、《北京科技大学学报》、《铁合金》等国内核心刊物以及中国钢铁年会上发表多篇论文。 2005年调入首钢京唐公司以后,该同志任炼钢作业部炼钢区主任,与中冶京城工程公司合作负责首钢京唐公司转炉区域的联合设计,与首钢建设集团公司合作负责设备安装与调试,极力促成转炉炼钢领域的四大类十余项项先进技术,以实现炼钢生产的大型化、高效化、长寿化、信息化、清洁化。

查看详情

李明

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李明同志从业近20年,一直从事冶金相关工作,组织、主持并参加多项重要科研课题,具有坚实的学业基础和丰富的生产技术工作经验。获得中国冶金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4项,国家专利4项,发表论文4篇,继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高品质薄板生产技术”之后,再次成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热轧板带钢新一代TMCP装备及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的负责人之一。 自担任副总以来,组织和亲自参加X80管线钢、汽车钢板、硅钢、高强钢等一系列优质高端钢材研发试制工作,攻克低碳超低碳铝镇静钢连铸可浇性控制、超低硫极低硫钢精炼、X80管线钢非金属夹杂物控制、汽车钢板一贯制质量控制等重大工艺技术难题。积极探索“产学研销”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新品种研制和开发效率。与北科大、钢研总院、东北大学先后建立了“首钢—北京科技大学”汽车用钢联合研发中心、“首钢—钢研总院”电工钢联合研发中心、“首钢—东北大学”宽厚钢板联合研发中心三个合作科研平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2012年获得第五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

查看详情

陈家林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1982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金属学与热处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获得昆明贵金属研究所金属材料专业硕士学位。先后担任“国家贵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和总经理助理等职务。现任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副所长、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长期从事科研开发及科技管理工作,主要开发领域为贵金属新材料研究。1998年,组织完成了“国家贵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的建设、验收工作。2007年组织完成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铂基微电子浆料及专用材料产业化”项目的策划、建设实施和验收工作。2008年,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微电子工业封装用钎焊材料、键合金丝、蒸发材料及导电胶开发》的研发、管理;2010年,作为主要管理策划人员,负责《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同年底获正式批准建设。2011年,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主持973项目课题《难溶贵金属铑高效溶解化学规律及机理》的研究工作,同时负责973项目子课题《难处理低品位铂族金属二次物料高效富集基础研究》的研究工作。2012年,863项目课题《含铂族金属废催化剂资源再生技术》获批立项。 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获得省部级奖励十余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4项。

查看详情

蒋成保

研究领域

材料科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蒋成保,男,安徽无为县人,196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1990年于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系获得博士学位。爱尔兰Trinity College访问学者和英国伯明翰大学高级研究学者。200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11年度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一直从事磁致伸缩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磁性形状记忆合金和金属功能晶体生长方面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过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基金、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973”课题等。已在Nature子刊、Acta Mater和APL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SCI他引近1000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做国际会议邀请报告10余次。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各1项。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稀土学会理事、中国稀土学会固体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性分会委员会委员、《稀有金属》和《稀土》期刊编委等。

查看详情

马志鸿

包头稀土研究院

主要从事稀土功能材料(贮氢合金、磁性材料等)、电化学等的研究工作,作为主要研究人员或负责人参加和完成了国家“863”项目、冶金部重点项目、内蒙古科技项目等11项。近年来,负责完成了863计划资助课题1项;负责完成了包头市重点工业项目“高纯单一稀土氧化物产业化项目”,总投资3000余万元;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完成了内蒙古科技项目4项、包头市科技项目 1项。共获奖项目有10项,其中内蒙古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评为内蒙古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包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等。 在国际、国内学术杂志《J. of Power Sources》、《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B》、《Materials Science & Application》、《Electrochimica Acta》、《RARE METALS》、《J. of Rare Earth》、《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15篇为SCI、EI收录)。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申请并受理发明专利2项。 目前所负责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稀土改善快淬非晶Mg2Ni型合金电极过程动力学性能的机理研究”正在进行中,已发表论文10余篇。参加多项内蒙古、包头市和包钢集团的发展规划的编制,负责编制了包头稀土研究院“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

查看详情
共12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