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刘勇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刘勇,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以脑影像为核心技术手段,以脑影像在重大神经精神疾病中的应用为导向展开。建立多中心阿尔茨海默病(AD)脑影像研究联盟,联合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天津环湖医院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国内外多家单位共同建立了包括15个不同机器采集的3000多例多模态脑影像和临床评估数据库,利用多中心、大样本多模态影像发现了AD在脑结构和脑功能上的异常表征,为AD早期识别奠定了基础。开发Brainnetome fMRI Toolkit等共享平台。到目前为止,以共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5篇、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6篇, 包括领域核心期刊如Advanced Science(2篇,1封面), Brain (2篇), Science Bulletin (2篇,1封面), Cerebral Cortex (3篇), Neuroimage (2篇),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SignalProcessing(封面)等;其它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到目前为止论文被他引8000余次,22篇单篇引用超100次,单篇最高他引1000多次,H-index = 45 [6] 。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2020, 2021)。
查看详情王楠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近年来从事计算机视觉和统计机器学习方面的研究,在图像跨域重建与识别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内容包括画像-照片合成与识别,图像/视频超分辨率重建、图像恢复,行为分析与识别,行人重识别等。在IEEE TPAMI、IJCV、CVPR、ICCV等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合作编著《人脸图像合成与识别》,并获得了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陕西省优秀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铜奖,以通信作者身份指导研究生获得国际学术会议ACM ICIMCS最佳学生论文奖。带领团队开发了基于跨模态图像合成方法开发的“智慧之眼”系统,实现素描画像、陈年积案照片到人脸照片的合成,已成功应用于上海市公安局、陕西省公安厅、广州市公安局、深圳市公安局等部门;基于跨模态图像合成方法所开发的素描人像仿真还原算法与图像超分辨重建算法作为电子系统嵌入深圳爱莫科技有限公司的KISS平台并服务于平安中国、智慧校园以及智慧物业等;基于跨模态图像合成方法所开发的伏兆娥技法人脸剪纸肖像合成算法应用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伏兆娥剪纸研学基地,促进非遗文化的宣传与发展。
查看详情安平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女,1968年4月生,籍贯安徽省嘉山县(现明光市)。现任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1990年和1993年分别获合肥工业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学士学位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获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1993年进入上海工业大学任教,1994年并入新上海大学工作至今。2011.01—2012.02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访问研究,2015年和2017年分别作为关键技术合作伙伴和国家留学基金委博导短期交流学者两次在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短期访问研究。2006年获得上海市曙光学者,2009年获宝钢基金会优秀教师奖,2011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科技部世博科技先进个人,2015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年获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并入选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
查看详情樊彬
北京科技大学
工作履历 2020.3-今: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 2014.11-2020.2: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2015.3-2016.3: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EPFL),计算机视觉实验室(CVLab),访问学者 2011.7-2014.10: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2006.9-2011.7: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博连读 2002.9-2006.7:北京化工大学,本科
查看详情张学军
广西大学
学军,男,广西大学三级教授,博导。日本岐阜大学工学部电子信息系博士毕业,日本岐阜大学医学研究科博士后;美国南加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德国布莱梅大学Mevis研究所,日本岐阜大学医学研究科访问教授。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创新驱动发展重大专项;近五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3余篇,其中被SCI检索15篇(最高影响因子10.88),EI或ISTP检索20篇。多次获得学术及教学奖项。
查看详情冯明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冯明涛,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硕导 (2022年7月至今)。2020年1月于湖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博连读并获博士学位,导师为王耀南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2016年9月-2018年1月于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博士联合培养,导师为Ajmal Mian教授。 兼任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三维视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入选2021-2023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已在国际知名期刊/会议IEEE-TIP,IEEE-TII,IEEE-TMM,PR,CVPR,ICCV,ECCV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担任IEEE T-IP,IEEE-TNNLS,IEEE-T-CYBER,IEEE-TIE,IEEE-TCSVT,PR,CVPR,ECCV等国际期刊/会议审稿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站前特别资助1项、国家相关部门重点项目课题2项、科技部合作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科重点等多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参与出版专著3部,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赛二等奖1项。
查看详情崔海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几何设计与计算专业委员会 委员; 2.中国图像图形学会 视觉检测专业委员会 委员; 3.中国宇航学会 高级会员;航空学会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中国光学学会 会员; 4.教育部学位办、国家自然基金、中国商务部采购投标评审等专家;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高档数控机床04专项子项目、国防基础加强技术领域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结题)、航空基金、江苏省成果转化、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二十余项。发表期刊论文50余篇,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收录25篇,受邀参与著书2部,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5项,许可转让4件;受邀国际会议特邀报告1次,分会场主席1次,其他各类国际会议报告5次。 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 Measurement》、《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Measurement》、《Optical Engineering》、《Chinese Optics Letters》、《光学学报》、《中国激光》、《中国机械工程》、《计量学报》等国内外光学测量领域权威期刊的审稿专家。指导学生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第十三、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2018江苏省首届研究生计算机视觉科研创新实践大赛特等奖等国家、省、市比赛一等奖10项;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查看详情郭裕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郭裕兰博士是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2015年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4年于西澳大学联合培养,2016年至2018年获“博新计划”支持于中科院计算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三维点云特征学习、三维场景感知与理解。目前已在IEEE TPAMI、IJCV和CVPR等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ESI热点论文1篇,高被引论文5篇,论文被引用3000余次。出版英文专著1部,著作章节1章,教辅书2部。目前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三维视觉专委会秘书长,中国图象图形学报、IET Computer Vision和IET Image Processing等期刊编委(AE),CVPR 2021和ICPR 2020国际会议领域主席(AC),曾担任IEEE TPAMI期刊客座编辑。曾获得ACM China SIGAI Rising Star Award(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2019年)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
查看详情罗晶
武汉理工大学
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和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等自动化和机器人相关的国际高水平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译著1部。
查看详情刘偲
研究领域
计算机科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刘偲,北航教授,博导。曾主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博士毕业于中科院自动化所,曾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任研究助理和博后,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铸星计划研究员。研究方向是跨模态多媒体智能分析(跨模态包含自然语言,计算机视觉以及语音等)以及经典计算机视觉任务(目标检测、跟踪和分割)。共发表了CCF A类论文50余篇,其研究成果发表于TPAMI、IJCV和CVPR等。Google Scholar引用8000次。2017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CCF-腾讯犀牛鸟专利奖、吴文俊人工智能优青奖、CSIG石青云女科学家奖。获ACM MM最佳技术演示奖和最佳论文奖各一次,以及IJCAI 最佳视频奖。指导学生获ChinaMM 2018最佳学生论文奖和PRCV 2020最佳论文提名奖。多次带领北航大三、大四本科生发表一作CVPR、AAAI和ACM MM 论文。 带领学生获得10项CVPR、ICCV、ACL等国际顶级竞赛冠军。并指导学生获得北航冯如杯一等奖。主办了ECCV 2018、ICCV 2019、CVPR 2021‘Person in Context’workshop,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均有较大影响力。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多次担任ICCV、CVPR、ECCV等顶级会议领域主席(AC),担任IEEE TMM, TCSVT 等领域重要期刊编辑(AE)。 研发的技术服务于十余家互联网领军企业,如阿里、腾讯、华为、商汤、依图和小米等。个人主页:http://colalab.org/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