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鹏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费鹏,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教授,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双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兼职教授。领导的计算生物光子学交叉研究团队聚焦于生物光学成像新方法的研究和新仪器的创制,并致力于以新技术解决神经生物学、肿瘤医学研究中的交叉科学难题。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负责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制等十多项国家级和部省级研究课题;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Methods(2篇),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7项,多项新技术实现产业转化;任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 Scientific Reports等期刊Associate Editor。

查看详情

李和平

华中科技大学

李和平,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华中卓越学者,主要从事薄膜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功能应用研究,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SCI一区TOP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查看详情

刘振元

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

现任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党委委员、系统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运筹学会排序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医疗运作管理分会会员、湖北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中国物流学会会员。2016年入选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创新)”。 长期从事系统工程、系统信息化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尤其在物流服务、健康服务、IT服务、养老服务等现代服务系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供应链与施工组织系统、生产安全与应急处置系统等为对象的决策理论、方法研究和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开发等方面具有较为深厚的积累。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图像信息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基金等基础研究项目。受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公司委托主持了多项信息化总体规划工作,主持或参与多个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985创新平台工程、211工程、华中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等,取得了一系列理论与应用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取得发明专利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4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参编教材1部,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以及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查看详情

丁国忠

华中科技大学

工学博士,副教授,发表期刊文章十余篇。主要讲授《能源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能源动力装置技术》、《低温技术原理与装置》(校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教育及工作经历1991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2002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工程热物理博士学位。1991-2000,工作于武汉葛化工业集团公司,2003-现在,工作于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方向斯特林热机、热声热机及无污染制冷;制冷及低温工程。科研项目参与科技支撑项目2项:建筑物(群)全天候耦合能量传递优化控制与节能关键技术;35富氧燃烧碳捕获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工程示范(子项负责人)。参加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高频热声热机的频谱理论与实验研究;热声微型化及阵列研究。参加重大专项一项。主持企业横向合作项目两项:1、空调压缩机管路系统振动与应力分析及软件编制;2、太阳能综合热利用技术开发。代表性论文与专利1、制冷与低温工程实验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32、环形狭缝通道中流动沸腾干涸点的实验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3、斯特林用直线压缩机的研究,低温与超导,2007.4、动磁激振器,200720087921.15、空调压缩机管路系统振动分析软件1.0.软件登记号0294577所获荣誉和奖励校实验技术二等奖一次,校教学质量二等奖两次。 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项:建筑物(群)全天候耦合能量传递优化控制与节能关键技术;35MW富氧燃烧碳捕获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工程示范(子项负责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高频热声热机的频谱理论与实验研究;热声微型化及阵列研究。参加国家重大专项一项。主持企业横向合作项目两项:1、空调压缩机管路系统振动与应力分析及软件编制;2、太阳能综合热利用技术开发。

查看详情

马冬林

华中科技大学

于2010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CSC)资助,在美国三大光学中心之一的亚利桑那大学光学科学学院攻读光学工程硕士以及理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致力于照明工程、自由曲面光学设计、相关光学系统开发以及光学测试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出色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发表或已提交了多篇学术论文以及会议论文,相关工作获得了Laser Focus World等媒体的公开报导,同时先后开发了CGH干涉测量仪、全景内窥镜系统、显微镜、三维测量仪等多种光学系统。获得博士学位后于2016年全职回国工作,目前以副教授的身份任职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期间担任中国十三五规划重大专项“大型(十二米)光学红外望远镜”科学委员会的技术顾问,一方面承担该项目前期工作中望远镜光学设计方案的评估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参与该项目概念设计方案竞标的主要负责人。基于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的设计工作获得了美国著名科技杂志Science的撰文报导,也引起了包括知识分子等国内媒体的高度关注。本人学术研究工作中秉承着华中科技大学的学风要求,认真写好两篇“论文”,一篇写在学术期刊上,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近30余篇,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另一篇写在祖国大地上,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纵向项目、军口纵向和民口横向项目等,取得了重要的社会影响。 目前主要承担三方面的科研工作:第一,推动重大科学装置“南天光谱巡天望远镜”的立项和建设工作,以及核心关键技术的预研工作,该项目总建设预算预计将达12亿左右;第二,主导承担军口863项目激光专项系列子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膜系稳定性、新型激光照明系统、钠导星激光发射装置等等;第三,主导承担“天琴计划”中的核心装置天琴望远镜的研制工作。

查看详情

朱海红

研究领域

光学工程 物理电子学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湖北省和武汉市激光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有长达30余年的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和激光加工技术及装备的研发经验,20多年的激光3D打印技术及装备研发经验。主持和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重点研究计划、重大专项、973课题、863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纵向项目30多项,企业横向项目数十项。在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及激光加工技术及装备领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获省部级奖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Scripta Materialia》等著名期刊杂志发表论文近100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4项。

查看详情

秦应雄

华中科技大学

秦应雄,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授、博导,华中卓越学者晨星岗,激光技术系主任,武汉激光学会秘书长。 主要从事新型激光光源、激光光场调控、激光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激光医疗美容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JK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湖北省科技重大专项、武汉市晨光计划、学校自主创新基金、重大校企合作等科研项目30余项,作为核心骨干参与完成国家十五攻关计划、十一五支撑计划、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等重大项目10余项,成功研制了2kW、3kW射频板条CO2激光器,正在进行用于极紫外驱动的高功率脉冲CO2激光器关键技术研究。在激光光场调控理论、激光先进制造光学系统研发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工作,攻克了激光加工光学系统的光场匀化、动态调变、高功率激光镜组研制等多个关键技术,研发的新型光学系统在激光切割、焊接、表面改性等系统中获得了应用,提升激光加工的质量和效率。近年来,围绕高折射率半导体内部复杂三维光场调控的基础理论和调控方法、半导体材料激光隐形切割、精细制孔、三维微纳制造等应用开展了有特色的研究工作。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得2009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奖1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OL、OE、AO,JOSA A,光学学报、中国激光、中国机械工程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并担任OE、AO、OLT、中国激光等多种刊物的审稿人。承担《应用光学》、《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两门本科课程的教学工作。

查看详情

唐霞辉

华中科技大学

唐霞辉,男,1963年11月生,2012年加入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成为特聘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现兼任“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常务理事、全国激光产业联盟秘书长,湖北省激光学会理事长,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激光技术》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高功率激光器、激光先进制造技术等研究。研究高功率皮秒太瓦CO2气体激光及其质子加速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束整形、光谱合束及半导体激光;重点研究450nm大功率蓝光半导体激光光束整形、空间合束、偏振合束、光纤耦合、双光束复合集成、蓝光半导体激光高反射材料增材制造/焊接装备及工艺等,以推动大功率蓝光激光器在电动车电极、电子元器件、航空航天领域中的铜基等高红外激光反射材料的增材制造和焊接加工应用。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一项、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工信部重大专项、湖北省重点科技攻关等重大项目30余项;承担(或参与)来自工业企业重要横向项目近60多项。 作为课题负责人之一,完成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功率、高光束质量CO2激光器的研究开发”(国拨1459万元),突破气体扩散冷却板条、射频放电激励、光学谐振腔、光束整形等关键共性技术,国内首次研制出2kW射频板条CO2激光器,提升了我国高端工业气体激光器的国产化水平。 项目负责人2015年完成国家工信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大功率宽幅面厚板数控激光切割机(2009ZX04003-031)”(国拨790万元),深入研究大功率切割设备主机、激光光路、激光切割头、厚板切割工艺等关键技术,开发出满足相关领域金属板材大功率、宽幅面厚板切割及激光加工工艺多样性要求的数控激光切割机。

查看详情

张智红

研究领域

免疫学 生物医学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负责人。学术期刊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Bioconjugate Chemistry、《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和《中国免疫学杂志》编委会委员。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Photonics West “Biophotonics and Immune Responses”会议的委员会成员(Program Committee Member)。中国抗癌协会全国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认知科学学会分子影像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实验动物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武汉免疫学会副理事长。研究成果在eLife、Nature Communication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Angew. Chem. Int. Ed.、ACS Nano、Autophagy和Biosens. Bioelectron.等SCI期刊上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并列)论文50多篇,其中23篇IF >10。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1项、美国和欧洲发明专利各1项。

查看详情

曾绍群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SPIE Fellow, OSA Fellow。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部教授,生物医学工程系、工程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光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第七、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BME学科评议组成员,曾入选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等。曾任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以及期刊《神经光子学》(Neurophotonics) 、《激光生物学报》 副主编等。曾绍群是国内外用飞秒激光成像技术来研究神经网络的开拓者,他领导研发的双光子随机扫描成像技术与仪器设备获得了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排名第一) ,参加的生物功能飞秒激光光学成像机理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排名第三),单细胞分辨的全脑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与仪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四)。代表性论文发表在Optics Letters、 Nature Methods、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核心技术已授权二十多项中国和美国专利,部分专利已经成功转化,在神经群落成像测控、激光微纳加工等领域得到应用。

查看详情
共14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