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袁方利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1. 姓名:袁方利 2. 专业方向:化工材料 3. 性别:男 4. 出生年月日: 1967年11月11日 5. 毕业学校: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6. 学位:博士 7. 政治面貌:党员 8.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9. 简要工作经历: 1996.5-1998.5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博士后 1998.6-2000.10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0.11-2002.12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3.1-2004.1 韩国化学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 2004.2-2005.1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6.1-2007.3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2007.4-2007.6 韩国地质与资源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2007.7-2009.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2008年1月-至今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2009.2-2009.4 日本埼玉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09.5-至今,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10. 其他荣誉或资格称号: 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分会委员 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化工学会无机盐委员会锌盐专家组成员 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在线理化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过程工程学报编委 材料科学编委 11. 代表性著作和论文(10篇以内)或论文总数:80篇 ① Haibao. Zhang, Mingshui Yao, Liuyang Bai, Weicheng Xiang, Huacheng Jin, Jinlin Li, and Fangli Yuan*, Synthesis of uniform octahedral tungsten trioxide by RF induction thermal plasma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as sensing, CrystEngComm, 15(2013),1432-1438 ② Bai, Liuyang, Zhang, Haibao, Jin, Huacheng, Yuan, Fangli “Synthesis of Nickel Powders: From Spheres to Monodispersed Clusters” Journal of Cluster Science, 2012,23(2), 357-364, 2012/6. ③ Zhang Haibao, Bai Liuyang, Hu Peng, Yuan Fangli and Li Jinlin,“ Single-step pathway for the synthesis of tungsten nanosized powders by RF induction thermal plasm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and Hard Materials, 2012, 31:33-38. ④ 白柳杨,袁方利 “高频热等离子体制备纳米粉体材料研究进展” 新材料产业,2012,(4),51-56 ⑤ 白柳杨,张海宝,袁方利,黄淑兰,李晋林 “高频热等离子体合成超细ZrB2和ZrC粉体材料” 宇航材料工艺,2012,42(2),88-90 ⑥ Hu Peng, Han Ning, Zhang Xing, Yao Mingshui, Cao Yuebin, Zuo Ahui, Yang Gang and Yuan Fangli, “Fabrication of ZnO nanorod-assembled multishelled hollow spheres and enhanced performance in gas sensor”.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1, 21, 14277-14284. ⑦ Liuyang Bai, Junmei Fan, Peng Hu, Fangli Yuan, Jinlin Li, Qing Tang, “RF Plasma Synthesis of Nickel Nanopowders via Hydrogen Reduction of Nickel Hydroxide/Carbonate” J Alloys Compd. 2009,481,563-567
查看详情周开敏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1. 姓名:周开敏 2. 专业方向:硫酸生产技术和冶炼烟气治理 3. 性别:男 4. 出生年月日:1969.11.08 5. 毕业学校:武汉钢铁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学士 6. 学位:工程硕士(昆明理工大学) 7.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8. 工作单位: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9. 简要工作经历:1994.7武汉钢铁学院化工系煤化工专业毕业分配到云南会泽铅锌矿冶炼厂工作至2002年;主要从事冶炼化工生产管理工作;历任车间副主任、主任。2003年1月至2004年 6月,在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会泽硫酸厂,任厂主任工程师、副厂长。2004年7月曲靖有色基地参与工程结尾和试生产准备任副组长和硫酸厂副厂长。2005——2009曲靖锌厂生产副厂长主管全厂生产、安全、环保工作。 2009——2012曲靖分公司生产部副部长主管生产运营工作。兼会泽16万吨铅锌项目主任工程师;负责分管项目的工艺技术参数及流程选择;参与工程建设和试生产准备 。2012.9---今曲靖分公司锌厂厂长。 从事冶金、化工生产与管理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主要专长:有色冶炼化工的生产技术管理,冶炼化工和煤化工的废水处理及烟气治理,尤其是烟气治理方面处于国内国外同行业领先水平。 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技术改造项目工作,其中:2003年主持硫酸厂两万吨转化热交换器改造,实现产量净增30%,实现转化自热平衡,能耗降低。2004年负责曲靖有色冶炼基地硫酸项目实施,实现一次投料试车成功,3个月达产达标的同行业最好水平。 2005至2008年期间针对ISA炉一步炼铅工艺烟气特点,成功开发单炉单炼烟气连续制酸的新工艺,对传统硫酸生产工艺取到补充和完善 ,尚属国内外首创。2005至2009年担任曲靖锌厂生产副厂长期间,主管全厂生产、安全、环保工作,硫酸生产开创了无污染开车技术,实现连续3年无需停产维修的国内制酸设备连续生产的最长记录。湿法炼锌生产系统实现电解废液及废水、初期雨水的全部回用,安全、环保事故为零。 2012年以来组织和实施了污酸减排,二氧化硫转化流程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等项目,成功开发出污酸回用技术和高原地区二氧化硫转化流程技术(发明专利)。成功实现污酸减排化和二氧化硫制酸尾气二氧化硫排放(<300Mg/Nm3)远低于国家标准400mg/Nm3.主持完成污酸减排工程项目,湿法炼锌净化铜镉渣电解铜科技项目。完善云南省重点环保项目之一镉渣镉的综合回收和冶炼湿法电解阴阳极板生产工艺。 10. 时间区间: 11. 工作单位: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12. 职务职称:冶金正高级工程师职称 13. 其他荣誉或资格称号: (1)、2000年被评为会泽铅锌矿第二届“十优青年”; (2)、2007年荣获曲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模范称号 14. 代表性著作和论文(10篇以内)或论文总数: [1]周开敏,高建涛.谈烟气制酸净化污酸回收利用方案[C].//2013年第三十三届中国硫酸工业技术交流年会论文集.2013:182-183. [2]周开敏,蔡褂才,王军会等.浅析植物修复技术在铅锌冶炼企业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硫酸工业,2012,(1):51-52. [3]周开敏,蔡掛才,沈宗庆等.生物技术脱硫处理低浓度SO2烟气[C].//第31届全国硫酸工业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1:144-147. [4]周开敏,孙成余, 蔡掛才等.浅析铅锌冶炼企业植物修复环境技术的应用前景[C].//第31届全国硫酸工业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1:151-156. [5]周开敏,蔡褂才.生物技术处理湿法炼锌废水[C].//第30届全国硫酸工业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199-205. [6]周开敏,施哲,周廷熙等.循环冷却水系统换热设备的结垢和腐蚀控制[J].硫酸工业,2010,(1):31-33. [7]周开敏,朱化芬.急扩加速流换热器在转化工序改造中的应用[J].硫酸工业,2008,(3):47-49. [8]周开敏,蔡掛才.空心环管壳式换热器在硫酸转化系统中的应用[J].磷肥与复肥,2005,20(3):42-43. [9]周开敏,蔡掛才.空心环管壳式换热器在20kt/a硫酸系统中的应用[J].硫酸工业,2004,(5):32-34. [10]周开敏.我厂2kt/a硫酸干燥塔带酸原因探讨[J].云南冶金,2002,31(S1):101-103. [11]蔡挂才,周开敏,王军会等.锌冶炼氧压浸出渣硫资源综合利用方案浅析[J].硫酸工业,2012,(6):49-52. [12]蔡掛才,周开敏,王军会等.锌冶炼氧压浸出渣硫资源综合利用方案浅析[C].//第32届全国硫酸工业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160-163.
查看详情王国清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1. 姓名:王国清 2. 专业方向:乙烯技术 3. 性别:男 4. 出生年月日:1968.03.25 5. 毕业学校:北京化工大学 6. 学位:博士 7.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8. 工作单位: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9. 简要工作经历: 时间区间:1991-2014 工作单位:北京化工研究院 职务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0. 其他荣誉或资格称号:中国石化突出贡献专家 11. 代表性著作和论文(10篇以内)或论文总数: ① 共计发表论文29篇,其中排名第一10篇 ② 12. 获专利情况(5项以内)或专利总数 ① 共计授权专利29件 ② 13.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目名称: ① 乙烯裂解炉管强化传热技术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 ② 15万吨/年裂解炉工业应用 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
查看详情谭忠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聚丙烯研究室
1. 姓名:谭忠 2. 专业方向:合成树脂 3. 性别:男 4. 出生年月日:1968年11月10日 5. 毕业学校:浙江大学 6. 学位:硕研 7.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8. 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聚丙烯研究室 9. 简要工作经历: 时间区间:199008-199306 199306- 200501 200501-200609 200609- 工作单位: 试制部 奥达中心 北化研公司 聚丙烯研究室 职务职称: 助理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10. 其他荣誉或资格称号: 11. 代表性著作和论文(10篇以内)或论文总数: ① Ziegler_Natta型丙烯聚合催化剂内给电子体复配的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 201112 ② BCZ催化剂对外给电子体的响应研究 《石油化工》 201401 ③ 丙烯聚合用BCM系列催化剂的开发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403 ④ 气相法聚丙烯催化剂BCZ-108的中试评价 《应用化工》2014增刊 12. 获专利情况(5项以内)或专利总数:17件授权专利(排名前三) ① 一种非晶态烷氧基镁的制备方法(CN102020534B) ② 烯烃聚合用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CN102603932B) ③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CN102276765B) ④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及其催化剂(CN101993506B) ⑤ 一种用于丙烯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CN101643519B) 13.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目名称: ① 新的球形载体制备及相应的催化剂技术 中国石化技术发明奖(2012-3-8) ② 聚乙烯BCS01催化剂开发及工业应用 中国石化科技进步奖(2004-2-020-04) ③ NA催化剂在釜式工艺聚丙烯装置的工业应用 中国石化科技进步奖(05-2-29-09) ④ N催化剂新产品牌号开发及工业应用 中国石化科技进步奖(98-2-019)
查看详情乔金樑
研究领域
有机高分子材料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1. 姓名:乔金樑 2. 专业方向:有机高分子材料 3. 性别:男 4. 出生年月日:1959.03.29 5. 毕业学校:北京大学 6. 学位:博士 7.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8. 工作单位: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9. 简要工作经历: 时间区间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1985.08-1993.04 北京化工研究院高分子部 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93.05-1994.05 北京化工研究院高分子一部 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1994.06-1995.04 北京化工研究院 院长助理兼科研处长、高级工程师 1995.05-1999.11 北京化工研究院 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1999.12- 北京化工研究院 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10. 其他荣誉或资格称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突出贡献专家 11. 代表性著作和论文(10篇以内)或论文总数: 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 12. 获专利情况(5项以内)或专利总数 国内授权专利66篇,国外授权专利52篇。 13.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目名称: ① 超细(可达纳米级)橡胶颗粒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技术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② 聚丙烯分子链结构调控新技术及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③ 高速双轴拉伸聚丙烯(BOPP)专用料生产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④ 聚乙烯管材专用树脂和抗冲聚丙烯基础研究及工业应用 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 ⑤ 几种重要的聚丙烯专用料的基础研究及工业应用 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 ⑥ 高速BOPP薄膜专用料的研制和开发 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
查看详情刘立志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1. 姓名:刘立志 2. 专业方向:高分子材料 3. 性别:男 4. 出生年月日:1957.8.31 5. 毕业学校: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6. 学位:博士 7. 政治面貌: 8. 工作单位: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9. 简要工作经历: 2013.2 -现在: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国家千人专家,院首席专家 2002.5-2013.1:美国陶氏化学公司, 资深研究专家 1998.7-2002.4: 美国纽约石溪大学,研究科学家 美国Brookhaven 国家实验室,国家光源同步辐射线科学家 1994.9-1998.6: 美国纽约石溪大学,博士后, 1992.5-1994.8: 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984.12-1986.8:实习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981.8-1984.11:河南光山泼河高中,物理老师,教导副主任 10. 其他荣誉或资格称号:国际衍射数据中心(美国),高分子材料委员会主席 11. 代表性著作和论文(10篇以内)或论文总数: 出版书籍(章节/讲座):2册, 分别由Elsevier and Springe出版社出版 发表学术论文60篇:其中4篇影响因子(IF)=7.6 -10.9;14篇IF=5.17;12篇IF=3.8-4.3,国际期刊”Polymer Review”(影响因子=8)邀请的综述文章作一篇(作者之一)。 SCI 引用约1600次,5篇文章在IF=33的“Chemical Review” 上被引用 12. 获专利情况(5项以内)或专利总数 国际专利:4个,美国专利:3个
查看详情梁爱民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1. 姓名:梁爱民 2. 专业方向:高分子化工、合成橡胶 3. 性别:男 4. 出生年月日:1962年11月20日 5. 毕业学校:大连理工大学 6. 学位:硕士 7.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8. 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燕山分院 9. 简要工作经历: 时间区间,工作单位,职务职称 1984.08-1987.04,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四室,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1987.04-1995.04,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四室,副主任/工程师 1995.04-1997.09,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 院长助理/高级工程师 1997.09-1998.03,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 副院长 1998.03-2005.12,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 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工 2005.12-2010.05,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 院长兼总工程师 2010.05-至今,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院长助理兼燕山分院 院长、总工程师 10. 其他荣誉或资格称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石化联合会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石油化工领域高级专家;中国石化优秀共产党员 11. 代表性著作和论文(10篇以内)或论文总数:发表各类文章20余篇 《合成橡胶技术丛书》第二分册 “锂系合成橡胶及热塑性弹性体” 2008年,中国石化出版社 “Lewis酸改性烷基锂负离子聚合研究进展(I---Ⅵ)” 2010年,《合成橡胶工业》第3-6期;2011年,《合成橡胶工业》第1-2期 “热塑性弹性体SBS的生产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2003年,《现代化工》第7期 “以GSA为结构调节剂合成高乙烯基SSBR”2003年,《橡胶工业》第8期 “气相法聚丁二烯橡胶的结构与性能”2003年,《石化技术》第2期 “多锂引发剂制备充油SSBR”2002年,《合成橡胶工业》第6期 “1-己烯产品分离工艺优化”2002年,《当代石油石化》第8期 “我国锂系聚合技术的现状和对策”2002年,《当代石油石化》第1期 “吸收式热泵回收凝聚过程废热的中试研究”2002年,《节能技术 》第1期 12. 获专利情况(5项以内)或专利总数:36项中国发明专利,7项国外专利。 “一种共轭二烯烃均聚和共聚合工艺的凝胶抑制方法”,欧洲等7国发明专利。 “含锡有机锂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美国、英国发明专利。 “吸收式热泵回收聚合物凝聚过程余热的方法”,德国等3国发明专利。 “溶液聚合制备共轭二烯烃/单乙烯基芳烃共聚物橡胶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从乙烯三聚反应液中脱除聚乙烯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13.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目名称: “3万吨/年溴化丁基橡胶工业成套技术开发” 2013年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2 “高阻尼特殊结构合成橡胶品种的研制及应用” 2012年中国石化科技发明一等奖,1 “5万吨/年乙烯三聚制1-己烯成套技术开发” 2009年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3 “特种橡胶TSR-01中试研究及工业化生产” 2005年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1 “用吸收式热泵(第二类)回收橡胶凝聚余热工业技术开发” 2002年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三等奖,3 “万吨级溶聚丁苯橡胶成套工业生产技术开发” 1999年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5 “年产3.5万吨MTBE裂解制聚合级异丁烯成套技术”2002年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10
查看详情刘太奇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1. 姓名:刘太奇 2. 专业方向:环境材料、新能源材料、航天材料 3. 性别:男 4. 出生年月日:1964.8 5. 毕业学校:中科院 6. 学位:博士 7. 政治面貌: 8. 工作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9. 简要工作经历: 1995-1997年韩国三星公司中央化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97-1998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客座研究员;1999-2000中国科学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2000-2002年德国马尔堡大学工作; 2002年7月起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工作,教授 , 博士生导师(北京化大大学聘),航天材料研究中心主任。 10. 其他荣誉或资格称号:北京巨龙博方研究院副院长(兼),北京纳诺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与市场开发总监(兼),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新技术新工艺》编委,《高科技及产业化》特邀编委,《科技创新导报》特邀编委,国家科委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评审专家,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国家高科技绿色能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浙江省衢州市科技咨询专家。2004年被评为大兴区优秀知识分子,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创新标兵。2010年度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三等奖,编号:10J091,获奖者:刘太奇、于建香、王洪涛、张淑敏、余云表) 11. 代表性著作和论文(10篇以内)或论文总数: 1).Preparation of novel nano/submicrofiber catalyst containing nano-TiO2 particle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Taiqi Liu, Dan Lv, Binbin Cao, Hong Tao, 126(6), 1977-1982(2012).(SCI, EI) 2 )Preparation of a fibrous catalyst containing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ydrogenation of olefins, Jianxiang Yu, Taiqi Liu*,Polymer Composites,29,1346-1349(2008)。(SCI,EI) 3). Molecular Structure of [(C5H5)2(C5H4CH3)(C4H8O)Sm1] [(C5H5)2(C5H4CH3)( C4H8O)Sm2], Taiqi LIU*, et al, Crystallography Reports, 49(5),263(2004).(SCI) 4). (CH3C5H4)3Ln.THF (Ln=Sm, Ho, Tb, Yb)与环戊二烯,生成(C5H5)3Ln.THF的新反应, 刘太奇*等, 有机化学,23, 1029(2003)。(SCI) 5). Preparation of a novel micro/nano tubes via electrospun fiber as a template, 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Taiqi Liu, 20(5),613(2004).(SCI, EI) 6).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i{h5:h1-C5Me4SiMe2NPh(iPr)2}Cl2], Taiqi Liu, Polish Journal of Chemistry, 75(9), 1371-1375(2001).(SCI) 7). Electrospun Nanofibers: Internal structure and intrinsic orientation, Adert Roland, Taiqi. Liu, J. H. Wendorff,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 41, 545-553.(2003).(SCI, EI) 8). Study on Activity of the Constrained Geometry Metallocene, Dawei Guo, Xiaozhen Yang, and Taiqi. Liu, Youliang Hu, Macromolecular Theory and Simulation. 10(2), 75-78(2001).(SCI)
查看详情李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1. 姓名:李伟 2. 专业方向:高分子化工 3. 性别:男 4. 出生年月日:1963.03.30 5. 毕业学校:清华大学 6. 学位:硕士 7.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8. 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9. 简要工作经历: 时间区间:1985.07-2010.04 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 职务职称:教授级高工 时间区间:2010.04-今 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职务职称:教授级高工 10. 其他荣誉或资格称号: 中国石化突出贡献专家 11. 代表性著作和论文(10篇以内)或论文总数: ① 论文总数16篇 ② 12. 获专利情况(5项以内)或专利总数 ① 申请专利总数23 ② 13.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目名称: ① 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1奖
查看详情梁永日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1. 姓名:梁永日 2. 专业方向:高分子材料 3. 性别:男 4. 出生年月日:1975年1月6日 5. 毕业学校:韩国仁荷大学(INHA Univ.) 6. 学位:博士 7. 政治面貌:党员 8. 工作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9. 简要工作经历: 12/2013---至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12/2008---12/201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研究员 11/2008---09/2006,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 化学系, 博士后 10. 其他荣誉或资格称号:无 11. 代表性著作和论文(10篇以内)或论文总数: 到2014年6月为止共发表了41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收录39篇),发表了20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34篇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和一篇专利。代表性论文如下: ① Jingjing Yang, Yongri Liang*, and Charles C. Han*, “Crystallization-Driven Surface Segregation and Surface Structures in Poly(L-lactide)-block-Poly(ethylene glycol) Copolymer Thick Films”,Langmuir, 2014, 30(1), 394-401 ② Zhiyuan He, Weichao Shi, Fenghua Chen, Wei Liu, Yongri Liang*, Charles C. Han*, “Effective Morphology Control in an Immiscible Crystalline/Crystalline Blend by Artificially Selected Viscoelastic Phase Separation Pathways”, Macromolecules, 2014, 47(5), 1741-1748, IF=5.521 ③ Zhiyuan He, Yongri Liang*, and Charles C. Han*, “Confined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Poly(ethylene oxide) on the Different Crystalline Morphology of Poly(butylenes succinate) From a Miscible Blend”, Macromolecules, 2013, 46, 8264-8274, IF=5.521 ④ Yingyan Mao, Shipeng Wen, Yulong Chen, Fazhong Zhang, Pierre Panine, Tung W. Chan, Liqun Zhang, Yongri Liang*, Li Liu*, "High Performance Graphene Oxide Based Rubber Composites", Scientific Reports, 2013, 3, 2508, IF=2.927 ⑤ Liu, Yanyan Ren, Yu Li, and Yongri Liang*, “Effects of hard and soft components on the structure formation,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lectrospun poly(L-lactic acid) nanofibers”, Polymer, 2013, 54, 5250-5256, IF=3.379 ⑥ Jingjing Yang, Yongri Liang*, Weichao Shi, Han Sup Lee, and Charles C. Han*, “Effect of Surface Wetting Induced Segregation on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s of Melt-miscible Poly(L-lactide)-block-Poly(ethylene glycol) Copolymer Thin Film”, Polymer, 2013, 54, 3974-3981, IF=3.379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