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薛一冰
山东建筑大学
薛一冰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技术教研室教授 [1] 建筑技术教研室教授 、博士生导师 [3] 。 兼职编辑 播报 山东省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 [2] 山东省建筑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综合实验室 主任 山东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 科研奖励 作为主要科研人员参与的“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在建筑中利用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学校园环境综合保障技术”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寒冷地区太阳能采暖技术应用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另外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以及其他各级奖励20余项。 [2] 专 业编辑 播报 建筑技术科学 专业履历编辑 播报 1995-1998,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学硕士 2001/05-2005/11,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城规学院,讲师 2009/12-今,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教授 2005/12-2009/11,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 本科生教学编辑 播报 绿色建筑设计;建筑节能设计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 研究生教学编辑 播报 建筑节能技术、太阳能建筑设计原理、绿色建筑; 科研方向编辑 播报 1、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 2、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3、建筑节能; 学术成果编辑 播报 科研课题 1)“太阳能技术对寒冷地区乡村热环境调节机理研究”(510782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36万,2010-2013,在研; 2)“山东无集中供暖城镇住宅太阳能采暖理论研究”(Y2008F29),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6万,2009-2012; 3)“太阳能在山东地区村镇居住建筑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Y2007F0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10万,2008-2011; 4)“被动太阳能设计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2006BAJ01A11-2-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技术子课题,资助经费15万,2006-2011; 专业论文 1)薛一冰、马宾,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景观设计探析——以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为例,中外建筑,第1期,98-99, 2013; 2)薛一冰、马丁, 住宅建筑中南向开敞阳台的节能设计研究,建筑技术,第44卷,第1期,79-81,2013; 3)薛一冰、李付强,浅议宁夏地区生态移民住宅绿色适宜技术,建筑节能,第40卷,第257期,1-3,2012; 4)薛一冰、王旭、吴东岳,济南市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研究,华中建筑, 第11期,47-50,2011; 5)薛一冰、张亚楠,大学校园中应用太阳能热水技术节能减排分析与评价,建筑节能,第39卷,第249期,27-29,2011; 6)薛一冰、杨秀艳,E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改进与分析,建筑节能,第39卷,第248期,62-65,2011; 7)薛一冰、康玉东,山东地区村镇住宅太阳能采暖技术经济性分析,建筑节能,第39卷,第247期,17-20,2011 8) XUE-Yibing WANG-Chongjie ZHAO-Yunduo,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s the Only Road to Develop Low-carbon Building in China,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TECHNOLOGY,Vol18,sup.2,260-264,2011 9)薛一冰、孟光、张乐,两种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性能比较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第39卷,第6期,147-149,2009; 10)薛一冰、王崇杰,现代条件下乡土建筑与技术色生态实践,山东建筑大学学报,第24卷,第3期,243-247, 2009 11)薛一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居住环境的生态思路.东岳论丛,第8期, 191-192,2009; 12)薛一冰 康玉东 张亚楠,寒冷地区太阳能采暖技术与经济性分析,建筑新技术,第5期,45-47,2010 学术著作: 1)薛一冰、杨倩苗、王崇杰等,建筑节能及节能改造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8.6万字,2012; 2)薛一冰、何文晶、王崇杰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8.7万字,2012 3)王崇杰、薛一冰、何文晶等,绿色大学校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6.5万字,2011; 4)薛一冰 管振忠等,太阳能建筑——被动式采暖与通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9万字,2008 奖励编辑 播报
查看详情代彦军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动力与能源工程系主任,教育部太阳能发电与制冷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太阳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国际太阳能学会会刊
王如竹
研究领域
制冷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人物经历 1984年7月,王如竹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学士学位,1987年2月,获得硕士学位。 1990年5月,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1992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10月,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所长。1994年12月晋升为教授。 1997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至2002年)。 2000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奖励基金资助计划。 2001年,兼任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发电及制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2002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至2007年);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获得英国制冷学会颁发的J&E Hall金牌,成为该奖项设立37年来首位获奖的华人学者。 2015年6月1日起,王如竹成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独立董事 。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成就 折叠科研成就 研究领域 王如竹主要从事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与环境控制、超流氦传热等方面的研究,领导的团队在超流氦传热、吸附式制冷、太阳能复合能量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先进成果。 科研成果奖励&项目承担 截止到2016年7月,王如竹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973课题1项、科技部攻关项目2项和科技支撑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2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地方及企事业单位项目10项。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3项、国际学术奖1项;第二获奖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具体的主持项目和获奖情况如下 (仅列出作为第一完成人的获奖项目)
查看详情罗毅
清华大学国家集成光电子联合实验室
人物介绍 罗毅(1960.02.22- ),男,半导体光电子技术专家,四川资阳人。1990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主任。 分别于1987年和1990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电子工学科获工学硕士与博士学位,1990年4月-1992年3月在日本光计测技术开发株式会社中央研究所任研究员。1992年4月回国,同年因学术成就突出被破格提升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1995年晋升为博士生导师。现担任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实验区主任(该重点实验室在2002年由科技部组织的包括计算机、软件、信息材料与器件等所有36个信息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中获第一名)。曾任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主办的量子电子学杂志编委(Associate Editor of IEEE Journal of Quantum Electronics,1996-1998)。 2002年,罗毅教授负责的2500万元的GaN蓝光发光管的研究与开发项目通过了鉴定;建设了包括德国AIXTRON公司MOCVD设备在内的GaN材料与器件研究基地,自行研制的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得突破,15000余个器件的测试结果表明,器件的典型工作特性与国际上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的市场水平基本相当。 2003年,正式在深圳研究生院建立了以罗毅教授为实验室主任的半导体照明实验室,主要从事大功率照明用LED的封装技术研究,从而建成了从芯片外延到器件封装的一整套研究平台。科技部启动了半导体照明工程后,罗毅教授被选为专家组成员。 折叠编辑本段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高速光电子器件研究,是我国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30余年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针对芯片、器件、链路中的核心科技问题,在高速光电子器件领域开展了贯穿机理和模型、材料与工艺、工程化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系统研究,分别在芯片、器件、链路三个层面做出系统性的创新成果,为我国光纤通信、半导体照明、国防建设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贡献 近几年来的研究重点是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及单片光子集成器件,是增益耦合DFB激光器--国际公认的优秀光源的开创者之一,他也是国内最早从事DFB激光器与电吸收调制器单片集成研究的科学家。 他入选了国家教委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自然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A类项目以及C类项目的资助、作为负责人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半导体光子集成基础研究"子课题"含Bragg光栅反射器的光子集成器件的基础研究"、"863计划"项目"10Gbit/s DFB半导体激光器/电吸收调制器单片光子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二次建设项目。作为首席科学家正在主持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支撑高速、大容量信息网络系统的光子集成基础研究"。 共发表各类论文300余篇,其中有国际著名杂志论文超过90篇,国际会议论文超过近115篇。获得40多项专利,包括18项日本专利,一项欧洲专利,一项美国专利,国内专利若干。 折叠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GaN蓝光发光管的研究与开发项目通过了鉴定,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1年6月2日,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
查看详情徐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华为云医疗AI数据科学家 徐迟博士于中国科学院毕业,获得计算生物学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网络生物学在基因组整合组学、药物重定位领域的应用。博士毕业后加入华为云,负责华为云医疗智能体AI药物研发算法开发,研发面向制药行业的人工智能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查看详情孟扬
山东建筑大学
孟扬,男,1956年生,山东建筑大学教授,山东省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山东节能协会副会长兼建筑节能专委会主任,山东省建筑节能协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制冷学会空调热泵分会副会长,济南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国家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专家,国家环保部国际履约专家,国家审计署国际援助项目审计专家,中国建筑学会建材专委会委员,中国塑料加工协会聚氨酯专委会高级顾问,全国建筑节能保温防护与修复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 是国家在建筑节能领域、建筑防火、外墙保温、聚氨酯、建筑病态防治等领域的专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科研和项目上的成果,发表了一批论文和专著,获得了许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为许多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并担任长期他们的技术顾问。尤其是在建筑物的病态防治方面,在2006年书面建议学校建立针对性的“建筑医院”理念,并在建筑物防水、加固、外墙等方面参与了大量项目的诊治工作,取得了该领域的实际经验。 曾担任《建筑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绿色建筑》、《冷库技术》、《制冷安装及施工组织设计》等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先后培养了建筑材料专业、热能专业、机电等专业的研究生,并指导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论文等。另外在各种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以及出版社专著等。
查看详情王崇杰
山东建筑大学
该同志在山东建筑大学工作,从事土木工程、建筑节能专业,在1.建筑节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2.绿色建筑;3.土木工程方面具有丰富的建筑经验。2005年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05年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12年 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2012年 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带头人 2013年 山东省建筑节能技术“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1.《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在建筑中利用的关键技术应用与研究》 2009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位 2.《大学园区环境综合保障技术》 2011年 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位 3.《寒冷地区太阳能采暖技术应用研究》 2007年 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位 4.《居住建筑中太阳能综合技术应用研究》 2007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位 5.《农村太阳能采暖技术》 2009年 山东省政府节能奖 第一位 6.《寒冷地区太阳能采暖技术应用研究》 2007年 山东省政府节能奖 第一位 7.《村镇建筑中太阳能空气采暖系统应用研究》 2009年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二位
查看详情谭建荣
研究领域
工程
浙江大学
谭建荣(1954.10.10- )机械工程专家。浙江湖州人。198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主任、浙江大学工程与计算机图形学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图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提出了多品种大批量定制设计技术、多性能数字化样机设计技术和多参数分析与匹配设计技术,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将提出的技术固化在软件中,开发并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权12项。研究成果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列为2004年机械工业科学技术9项重大进展之一,在包括一批装备行业大型骨干企业在内的多家有影响的制造企业得到成功的应用,有效地支撑和支持了国产重要装备的设计与创新,推进了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 先后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青年图形科技跨世纪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浙江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浙江省新世纪重点培养人才”、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CIMS主题设计自动化专题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第一二层次”、“科技部十五863先进个人”、“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和称号。近年来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的高水平论文185篇,其中SCI/EI 检索142篇,引用1600多次,出版学术专著9本。 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苏冠群
研究领域
新兴信息产业
山东省物联网协会
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化与规划咨询,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30余项国家和部省级项目研究,授权专利7项,其中2项为第一作者发明专利,进入实审发明专利2项,论文31篇,获省部级奖6项。起草国标6部,行标3部,地标29部,团标7部。参与3部教材的编写及科技部RFID技术与应用十二五蓝皮书、质检总局物流装备信息质检中心十二五规划、山东省人工智能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相关规划编制,RFID相关咨询报告曾服务NEC中国、普天信息。为国家特种设备编码与标识标委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专家,山东省科技厅、省经信委入库专家,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咨询工程师。
查看详情蒋永祥
济南市智能创新产业发展学会
一九七七年九月出生于潍坊市,大学学历,工商管理专业,高级经济师职称。现任济南市智能创新产业发展学会(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法人代表、专职秘书长,兼任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理事和继续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太阳能应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中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联盟产业投资委员会副主任、世界银行淘汰ODS赠款项目专家组组长、国家公费日本AOTS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规划师、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山东省校企合作促进会副秘书长、山东省节能协会建筑节能专委会副主委、济南土木建筑学会副秘书长、济南市临朐商会副会长,山东成其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长期参政议政,参与熟悉多部门规划和产业政策,如发改、工信、科技、环保、商务、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等诸多国家战略规划、产业政策,贯通多个政府主管部门的国家、省、市纵向资源整合,参与多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参政议政事项和课题项目;擅长调研制定产业规划、解读政策和利用有关政策赋能地方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擅长整合“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的资源,促进产学研用政策落地和服务地方实体经济;擅长策划组织国家、省市地方政府与产业的重大峰会、论坛、展会、供需对接会等活动;擅长搭建企业战略规划和管理咨询服务指导。 奖励:多次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省市知识产权局的先进工作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