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李保权
研究领域
空间天文学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主要学习经历: 1992.091996.06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攻读理学学士学位,物理专业; 1996.091999.06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攻读理学硕士学位,实验核物理专业; 2001.092004.06 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攻读理学博士学位, 空间物理专业。 本人工作简历: 1999年07月-2000年12月,中科院空间中心探测室,研实员; 2001年01月-2002年12月,中科院空间中心探测室,助理研究员; 2003年01月-2008年12月,中科院空间中心探测室,副研究员; 2009年01月-2011年08月,中科院空间中心探测室,预备研究员; 2011年09月-2012年08月,中科院论证中心战略办,主任; 2012年09月-2013年12月,中科院空间中心新技术室,副主任,预备研究员; 2014年01月-2015年12月,中科院空间中心新技术室,研究员四级; 2016年01月-,中科院空间中心先进测量技术组/室负责人,研究员三级。 李保权,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席岗位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空间探测新技术研究,主持过重大装备预研、空间科学先导背景型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等数十项科研攻关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撰写有效载荷研制技术报告和空间环境探测战略规划报告近百篇。 在空间探测新技术领域,先后开发了高分辨太阳X-EUV成像望远镜、太阳Lyman-alpha成像仪、轻量化嵌套抛物面X射线能谱仪、微型超高精度太阳敏感器、高分辨纳型星敏感器等先进载荷。其中X射线成像方面,在国际上首创了连体抛物/双曲耦合镜头的光学补偿检测技术,实现了旋转抛物面、双曲面在线检测,大幅度地提高了检测精度,研制的X射线成像分辨率2.58arcsec,达到国际先进水平。X射线聚焦探测方面,突破了0.3mm平板玻璃抛物面成形、抛物面切割、镜头抗应力固定、嵌套共焦装配等关键技术,并研制完成11层嵌套抛物面X射线镜头(NPXM)工程样机。NPXM在国际上第一次实现将轻质平板玻璃直接成形为抛物面镜,大大缩短了镜头研制周期和装配难度。NPXM的研制成功,将使得国内嵌套聚焦型X射线探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在天文观测卫星、脉冲星导航、极紫外光刻等领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查看详情许义泉
宁夏大学
"1985年9月---1989年7月 就读于宁夏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专业:机械制造及设备 工学学士 2006年07月---2008年12月取得香港公开大学 教育管理 在职硕士 1989年7月—1997年10月在宁夏中卫农牧机械厂工作; 在工厂8年,先后从事于颚式破碎机、自卸式拖车的工艺文件的编制工作;参与机械立窑、颚式破碎机、回转窑等产品图纸的审核、设计、工艺文件的制订、产品生产、现场安装技术指导工作;设计并安装3000KVA矿热炉2台。 1997年10月调入宁夏大学 主要讲授课程: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设计 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主持:餐厨垃圾脱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参加:1、高端阀结构优化关键技术及冲蚀性能研究;2、特色林果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引进改制 发表论文:发表论文11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项。"
查看详情吴玉宁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 本人1993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2015年取得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宁夏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执行理事长,焊接高级技师;是国家级压力容器、电梯特种设备评审员,是电焊工及钳工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是焊接专业的专业带头人。组织和参加了全国及自治区的多项技能大赛,并取得好成绩,获区级大赛一等奖4次,并积极开展对外的培训业务和社会服务活动,为社会鉴定培训技师、高级技师1000余人,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度校级文明个人;2013年度学院先进个人,2013年度学院廉洁从教先进个人,2014年度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在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和宁夏工业设计研究院工作18年,为企业解决许多技术难题,在企业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在企业做过分厂副厂长,管理做过分厂生产、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工作以及工业项目规划,后被人才引进到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及教学管理等工作 本人获得国家专利五项;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7篇;主持自治区科技支撑项目一项;与企业合作科技星火项目及新产品认定成果两项;主持区级精品课一门。主持的《全数字化MIG/MAG逆变脉冲气保护焊焊机电源的研究》获得自治区科技支撑项目;与企业合作科技星火项目以及经信委新产品认定成果两项;本人负责的《火电厂金属材料焊接》被评为区级精品课。校级科技创新中心一个。
查看详情王金福
研究领域
医学细胞生物学
浙江大学遗传学研究所
"一、教育背景: 1978.2-1982.1: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学专业本科学习,获理学学 士学位 1982.2-1985.1: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理学 硕士学位 1985.2-1988.8: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助理研究员 1988.9-1991.7: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理学 博士学位 二、主要简历: 1991.8-1992.8:浙江省白蚁防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2.9-1997.11: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7.12-1998.7:杭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1998.9-1999.11: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1999.12-2000.11: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2000.12-2016.8: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细 胞与发育研究所副所长 2016.9-现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细胞药 物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三、从事工作/专业领域: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干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 主要科研业 绩、著作及获 得奖励(可另 附) 一、近年科研项目: 1. 国家重大研究计划(973)项目课题:干细胞定向分化和毛细胞功能重建 的遗传和分子机制(2012CB967902,2012-2016,课题组长,672 万); 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课题:课题单基因聋病的基因型 和表型校正(2014CB541705,2014-2018,课题骨干,本人 120 万); 3. 国家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课题: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微重力条 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骨细胞定向分化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XDA04020202-21,2014-2016,课题组长,565 万); 4. 国家载人航天工程 1 号货运飞船应用项目:微重力环境对人骨髓间充质 干细胞定向分化成骨细胞的影响(无编号,2014-2017,课题组长,100 万); 5.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单光子时间分辨成像光谱应用分 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机制的研究(2013YQ030595,2014-2018,课 题组长,100 万);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Epac 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脂肪细 胞分化转向中的作用机制研究(30971460,2010-2012,项目负责人,30 万);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卫星联合基金项目:微重力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 细胞的骨细胞定向分化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研究(U1738102,2018-2020,项 目负责人,168 万)。 二、近年发表论著: 1. Liu QW, Chen JR, Gao XL, Ding J, Tang ZH, Zhang C, Chen JL, Li L, Chen P, Wang JF. 2015. Identification of stage-specific markers during differentiation of haircells from mouse inner ear stem cells or progenitor cells in vitr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Cell Biology, 60:99-111. 2. Liu QW, Shen Y, Chen JR, Ding J, Tang ZH, Zhang C, Chen JL, Li L, Chen P, Wang JF. 2016. Induction of functional hair-cell-like cells from mouse cochlear multipotent. Cells Stem Cells International, 2016: 1-14. 3. Chen JR, Tang ZH, Zheng J, Shi HS, Ding J, Qian XD, Zhang C, Chen JL, Wang CC, Li L, Chen JZ, Yin SK, Shao JZ, Huang TS, Chen P, Guan MX, Wang JF. 2016. Effects of genetic correction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hair cell-like cells from iPSCs with MYO15A mutation.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23: 1347–1357. 4. Tang ZH, Chen JR, Zheng J, Sh
查看详情王超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00-2004年,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6-2009年,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技术学院,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2012-2018年于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自2009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光电检测与成像、图像处理、远程智能网络控制、卫星数据传输与数据管理等工作。 主持与参与的主要项目有: -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单光子时间分辨成像光谱仪; -863计划的量子强度关联成像、近红外单光子探测器研制等; -发改委的重大科学装置高海波宇宙线观测站慢控制系统研制; -X卫星数据传输与数据管理; -KJZ温度控制、荧光检测等; -中科院先导A的临近空间生物暴露装置研制等; 发表SCI论文10余篇; 申请发明专利超过20项,其中三项国际专利; 获软件著作权3项;"
查看详情朱京涛
同济大学
"教育背景:1999年本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保送本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苗润才教授,研究方向为光散射,期间发表APL等SCI论文3篇,2002年获硕士学位;保送进入复旦大学物理系、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王迅院士,赵利教授,研究方向为超快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2005年获理学博士学位,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工作经历:2005.06-2007.06,同济大学物理学流动站,博士后; 2007.06-2011.11,同济大学,副教授; 2011.01-2011.04,美国ANL,高级访问科学家; 2011.12-至今,同济大学,教授; 2014.04-2014.09,法国巴黎第六大学,访问学者; 2015.08-至今,苏州宏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8年-至今,同济大学理科分析测试平台负责人。 主要从事纳米薄膜、极紫外与X射线多层膜及同步辐射光学相关技术领域研究,参与ICF、极紫外光刻、天文观测、同步辐射、自由电子激光、先进中子源等多项国家重大科学装置、计量标准物质等关键器件的研发工作,打破技术封锁,替代进口,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2005年复旦大学博士毕业进入同济大学工作,2009年破格晋升博士生导师,2011年破格晋升教授。2011年获得美国能源部资助,在美国阿岗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作访问科学家。长期从事短波光学纳米薄膜及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6次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曾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负责人已完成或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国际合作、重大专项多项,完成国家重大科学装置、计量标准物质等极紫外、X射线关键器件与系统的研发工作。4次访问英国Diamond实验室,为该实验室偏振仪研制超薄偏振多层膜,在国际对比实验中,性能显著优于国外同行,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NSFC-英国皇家物理学会牛顿基金资助,与英国Diamond实验室开展深入合作研究,相关成果应用在I21实验站建设。与国家同步辐射光源和散裂中子源合作,开发其所需的关键装备和薄膜光学器件,解决受制于人的关键难题,并成功实现产业转化。2015年获太仓科技领军人才;2016年获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16年获江苏省双创人才。"
查看详情周炳红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199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2005-2007年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博士后。2007年至今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负责长征系列火箭推进剂晃动及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流动与传热研究,近年来开展了小天体科学、防御与利用研究工作。在J. Fluid Mech. 中国科学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应用于航天部门长征2号上面级离轨、长征3号嫦娥工程中上面级长时间滑行、长征5号级间分离时序设计、长征5号改进设计、长征7号优化设计、新型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等型号和任务。
查看详情苟小龙
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工作简介: 长期从事燃烧动力学和热工动态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培育项目、军工项目等 在内的各级纵向及横向科研项目 40 余项,发表 SCI 收录论文 40 余篇,其中 ESI 论文 2 篇,获权专利 8 项。 教育背景: 2008.01~2009.01:访问学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系。 1999.09~2003.12:攻读博士学位,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1995.09~1998.06:攻读硕士学位,重庆大学热力系统。 1991.09~1995.07:本科,重庆大学热力系。 工作经历: 2010.12~今: 重庆大学,教授。 2003.12~2010.12:重庆大学,副教授。 1997.12~2003.12:重庆大学,讲师。近年来主持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1] 高压氢气泄漏自燃特性及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 JG2014054,军工项目. [3] 汽轮机及调速系统参数智能辨识计算研究及实测模型库建设,横向科研 项目自然科学类. [4] 碳氢燃料的冷焰特性及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 生物柴油的化学反应机理与燃烧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近年来发表的主要代表性学术论文: [1] Zhong C, Gou X *. Inhibition Mechanism of CH 4 Addition on the Pressurized Hydrogen Spontaneous Ignition[J]. Energy & Fuels, 2021,35(2):1715-1726. [2] Shen R, Gou X *, Xu H, et al. A cascaded thermoelectric generation system for low-grade heat harvest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 2020,44(2):6417-6429. [3] Shen R, Gou X *, Zhong J. A 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Analysis CFD Tool for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ophysics, 2020,41(2):1-19. [4] Zhong C, Gou X *. Flame structure and kinetic analysis of diffusion autoignition of pressurized hydrogen[J]. Fuel, 2020,282:118838. [5] Wang Z, Gou X *, Zhong C. Experimental and Kinetic Study on the Cool Flame Characteristics of Dimethyl Ether[J]. Energy & Fuels, 2019,33(9):9205-9214"
查看详情王霖
燕山大学
"1997/09-2001/08,吉林大学,应用理学院,学士 2001/09-2006/12,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 2007/01-2009/08,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 2007/03-2010/03,美国卡内基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2010/04-2014/04,美国卡内基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Research Scientist 2014/04-2019/09,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9/10-今, 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燕山大学教授、博导,获中组部高级人才青年项目支持。长期从事超高压技术、超高压相变以及高压下材料输运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在晶体结构新构型、非常规超导体的高压相变与超导电性、高压超导氢化物的结构演化规律、压致变色机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已在包括Rev Mod Phys、Science、Nature、PNAS、Phys Rev Lett、Adv Mater和JAC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30余篇。其科研成果先后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创新一等奖(排名第三)、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三)、中国高压物理学会优秀青年论文奖。中国材料学会空间材料分会副理事长;被聘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空间材料科学专家组专家;任极端条件材料与器件学会 委员会委员; 兼任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高压栏目特邀编辑;Scientific Reports 编委和Nano Research青年编委。"
查看详情李海涛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李海涛,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研究员,中科院青促会会员。2003年9月-2007年6月,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读本科获学士学位;2007年9月-2011年6月,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提前毕业);2011年9月-2013年6月,重庆警察学院基础部,讲师;2013年9月-2016年11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博士后,博士后期间在系外行星探测领域与Caltech深度开展了项目合作研究;2016年11月-2017年12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助理研究员;2017年12月-今,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行星探测与行星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财政部地学领域预研项目、国家科技创新特区项目(2项)、国家预研领域基金项目、中科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宜居带系外类地行星探测算法”等项目,现担任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背景型号“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子课题负责人。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近20项,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EI论文若干。"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