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王二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王二龙,男,1989年12月生,山西长治人,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专业特长:申请人主要从事水产动物病害与分子免疫防控研究。在鱼类细菌和病毒性疾病新型疫苗创制、抗细菌/病毒中草药筛选、水产免疫增强剂和分子佐剂研发、鱼类抗病基因挖掘与功能解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专业技能及能提供的专业服务:水生动物疾病诊断,相关预防和治疗产品研发
查看详情王得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王德祥,男,教授,描述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能提供的专业服务等(不超过200字符)。能够从事主要从事森林生态过程及其服务功能评估,森林火险评估、森林可持续经营、生态建设、森林生态站建设等方向的专业服务工作。
查看详情王保通
研究领域
植物保护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病所
1.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3完成人 2.小麦条锈病菌新毒性小种监测与抗锈基因的挖掘及其应用,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完成人 3.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0完成人 4.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原因及对策研究 陕西省2006年度科学技术一等奖,第6完成人 5.小麦品种慢条锈性鉴定技术及抗性机制研究 陕西省2002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完成人 6.繁6及其衍生系小麦抗条锈性变异及对策 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1997年科技进步二等奖,第6完成人 7.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陕西省1995年科技进步二等奖,第9完成人 8.关中灌区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 陕西省1991年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0完成人 9.关中灌区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示范推广 陕西省1999年科学技术推广三等奖,第7完成人
查看详情涂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涂琴,女,副教授,目前主要以构建在医学、食品及农业领域中生命分析化学新技术和新分析方法为总体思路,系统深入开展了制备功能生物医用材料,以及构建用于检测食品及农产品中细菌、农药残留及重金属离子的新分析方法。
查看详情佟小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长期致力于脆弱生态环境下退耕还林与沙漠化治理生态恢复措施下土壤碳固定、循环及机制研究;循环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及其功能与效益综合评价。先后承担完成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沙漠化逆转过程土壤碳库演变对环境水热变化的响应机制”、2017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专项“黄土高原农果牧复合循环生产功能与效益综合评价研究”,2019年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沙地特色植物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21年陕西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陕北丘陵沟壑区坡面水土保持林高效利用配置模式研究”等课题14项。
查看详情童德文
研究领域
动物病理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童德文,男,汉族,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高等院校动物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三秦人才,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动物重大疫病新型疫苗研发创新团队”带头人,陕西省教学团队“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带头人,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动物病理解剖学”负责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础兽医学学科带头人,《动物医学进展》杂志副主编。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病理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毒物学分会常务理事、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
查看详情孙翔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要从事葡萄栽培、酿酒葡萄种质资源、品质调控等教学与科研工作。在酿酒葡萄品质发育与调控、非生物胁迫下酿酒葡萄发育机制、葡萄与葡萄酒风味化学、酿酒葡萄轻简化栽培技术系统、葡萄种质资源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绩。
查看详情孙广宇
研究领域
植物病理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病系
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苹果树腐烂病致灾机理及其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2018-J-25101-2-04-R09。 2.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苹果树腐烂病等重大病害的防治基础和应用”13-1-13-R2。 3.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菌根真菌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的重建作用机制”13-1-16-R3。 4.大北农科技一等奖“苹果树腐烂病成灾规律与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2015-DBNSTA-01-0032-5。 5.杨凌示范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苹果树腐烂病等重大病害的防治基础和应用研究”11-1-07-R2 6.陕西省地方标准:苹果腐烂病营养元素控制技术规范(SDBX126-2022) 7.平衡营养控制苹果腐烂病技术(发明专利:腐殖酸肥料制剂及其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方法ZL 2014 1 0140713.8) 8.苹果腐烂病的生物防治技术(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菌株,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ZL201510757062.1) 9.苹果褐斑病检测技术(发明专利:用于检测苹果褐斑病菌的特异引物及检测方法ZL 2010 1 0170843.8) 10.套袋苹果果实病害无害化防治技术(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套袋水果病害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ZL200710017247.4)
查看详情佘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获博士学位,2021/05-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2/10-2021/0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12/01-2012/1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 2003/12-2012/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讲师 1999/12-2003/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助教 获中国林学会“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
查看详情任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动物科技学院
毕业院校:2002.09-2006.07,学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2006.09-2009.07,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遗传学;2009.09-2015.12,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遗传学。 最高学历:博士 ②工作经历:包括工作单位名称,所任职务;2015.12-2021.04,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2021.04-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③取得成就:简要描述获得国家/省部级/行业等的奖项/荣誉、重大发现、重要突破及相关社会效益等;(总计不超过500个字符) :以第一作者(含并列)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亮点推荐文章)、Immunity,Mol.Cell(亮点推荐文章)、Nucleic Acids Res等发表研究论文,单篇最高引用次数>820次。参与美国NIH重大科研项目3项,获得美国NIH颁发的“优秀研究奖”和“Orloff创新奖”等奖项。优化了DNase-seq、ChIC-seq和MNase-seq技术,使其适用于少量细胞和单细胞。并利用该技术阐明了转录因子间通过正向协作调控基因组表观遗传状态,促进EILP细胞向ILCP细胞定向发育的机制。该研究结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Immunity期刊上。研发了高分辨率的3e Hi-C技术,大幅提高了Hi-C数据的有效测序率,并把建文库所需的最低细胞数量降至5000个。利用该技术研究发现CTCF蛋白降低细胞间基因表达不一致性的新机制,研究结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Mol.Cell.期刊上。3e Hi-C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其它三维基因组相关的研究课题,特别是研究材料受限(不易获得的或稀有细胞类型等)的相关课题(Rodriguez, Ren, et al., 2019, Cell),加速了人们对基因组三维结构调控基因表达机理的解析。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