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祥云

研究领域

勘探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地球物理系

胡祥云,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湖北省创新群体负责人,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院长。于长春地质学院获应用地球物理学士和硕士学位,中国地质大学获矿产普查与勘探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从事地球物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至今。 长期从事电磁探测与深部资源勘探理论与应用研究,先后承担973、863专题、国家科技油气重大专项专题、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创新群体等国家和省部级多项课题,在GRL,Geophysics、地球物理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SCI检索论文31篇,EI检索论文19篇,相关研究成果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以及武汉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一项,两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一篇论文被加拿大《工程进展》遴选为关键科技论文。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等各类研究生,多名学生获省优学位论文。

查看详情

杨家宽

研究领域

固体污染防治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杨家宽,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宝钢优秀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教育部环境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固废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工程实验室主任,四川大学客座教授; 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牛津大学环境与地理系高级访问学者; 从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研究,包括:危险固废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技术、污泥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业固废的处理与资源化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研究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近5年发表SCI论文90余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61篇),包括环境领域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Sci & Tech和Water Research论文10余篇,高被引论文5篇;近5年SCI他引频次总计15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35项(其中美国专利1项),取得的固废技术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候选人共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其中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湖北省发明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 长期工作在环境工程教学工作第一线,主讲本科生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获批湖北省精品课程,获批湖北省环境工程教学教学团队,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

查看详情

王芳

研究领域

药理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

王芳,三级教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药理学系支部书记。是“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华中学者”、“中国药理学会servier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获得者。兼任湖北省药理学会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理事、神经精神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教学与科普委员会委员。 E-mail:wangfangtj0322@163.com QQ:908704536 研究方向:神经精神药理学,分子药理学,新药研究。

查看详情

王雁玲

研究领域

生物工程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9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1998年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赴香港大学医学院从事人类体细胞永生化的合作研究。2000年起担任硕士生导师,2006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以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1999年以来在国内、国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主要致力于研究胎盘发育的调控机理以及子痫前期等重大妊娠疾病的发病机制。

查看详情

王周福

研究领域

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系

2003年获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主持或主要参加包括国家、湖北省、武汉市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并完成企业合作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10余篇被三大索引收录,主持的5项研究项目通过成果鉴定,专利授权3项。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研究方向:1、冶炼新技术用耐火材料; 2、超细粉体的制备及粉体表面改性; 3、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4、超高温结构材料

查看详情

陈幼平

研究领域

机械制造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与科学学院

1957年1月出生,江西高安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1982年上海交通大学学士,1984年上海交通大学硕士,1990年华中理工大学博士,1991-1992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后,1998-1999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科学家。现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武汉市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le Manufacturing等3个国际学术刊物的特约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 机电控制及自动化、虚拟制造、网络制造、网络安全、智能控制及数控技术

查看详情

胡友健

研究领域

信息技术系统性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测绘工程系

胡友健,男,湖南宁远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程变形与地质灾害监测、GNSS数据处理、LiDAR数据处理与应用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讲授《测绘学概论》、《工程测量学》、《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测绘工程监理与招投标》、《测量学》、《测绘工程专业英语》、《高等应用测量》和《研究生专业英语》等课程。 现任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专家组专家;湖北省地下管线普查专家组专家;《地理空间信息》杂志编委。

查看详情

潘垣

研究领域

等离子体物理学,磁约束聚变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

潘垣,磁约束聚变技术和高功率脉冲电源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最早从事核聚变研究的主要成员之一,中国核聚变电磁工程和大型脉冲电源技术的主要开拓者。负责研制“小龙-2”和“凌云”核聚变等离子体实验研究装置,参与主持“中国环流器一号”的研制建造,解决了许多重大技术难题;负责完成了托卡马克HT-6M的脉冲电源与控制系统的升级改造。1933年8月8日 出生于湖北宜昌市。1951-1953年 在武汉大学电机系学习。1953-1955年 在华中工学院电力系学习。1955-1958年 在武汉电管局中心试验所任技术员。1958-1969年 在二机部401所受控核聚变研究室任工程师,大组长。1969-1983年 在二机部585所任高工,室主任。1983-1998年 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所任研究员,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1988年8-12月 在英国欧洲联合托卡马克环JET工作。1990-1992年 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聚变研究中心工作。1997年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至2019年-在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查看详情

刘小平

研究领域

医药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刘小平(1958-),男,浙江兰溪人,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经历:1982年1月,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中药专业。工作简历:1982.1-2002.4,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002.5 --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研究领域: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中药活性成分与制剂研究;药物分析与药品质量标准。

查看详情

张勇慧

研究领域

药学

华中科技大学药学院

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药学院院长,教育部“****”****,国家****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骨干,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负责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科学基金”获得者,“湖北省天然药物化学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武汉市天然药物工程技术中心”主任。2017年暑期,作为药学代表,参加了北戴河暑期专家休假活动,受到刘云山等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 中国药学会理事,中国中药和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制药技术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药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湖北省中药和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市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CFDA新药审评专家,国家CFDA化妆品审评专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十二五”《糖尿病新药临床前研究》课题组长。湖北省药学一级重点学科负责人,中药学湖北省品牌专业负责人,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版《天然药物化学》副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SCI收录)副主编,药学学报B (影响因子6.0) 编委,Sci. Rep. (影响因子4.1) 编委,药学进展编委。

查看详情
共21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