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陈学庚
研究领域
农业与生物科学
石河子大学
陈学庚,男,中国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博士生导师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家,长期从事农业机械研究和推广工作,突破了地膜植棉机械化关键技术,攻克了滴灌技术大规模应用农机装备难题,研发了多项棉花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与机具。为促成新疆棉花产量两次飞跃提供了有力的农机装备支撑,为新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获国家专利3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9项。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罗锡文
研究领域
机械学
华南农业大学
罗锡文,1945年12月2日生,男,汉族,湖南株洲人,中共党员,农业机械化工程专家,现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1970年华中工学院无线电技术专业本科毕业后在贵州省铜仁县农机厂工作9年,1982年在华南农学院获农业机械化专业硕士学位,80年代后期在美国进修2年。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罗锡文长期从事水稻生产机械化和农业机械与装备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
查看详情张燕卿
农业与农村部规划研究院
张燕卿同志多年从事农业科研管理和宏观政策与资源环境研究工作,熟悉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工作,有十分丰富的科研管理经验。同时他主持和参加研究课题10多项,主要有“21世纪前期中国农村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战略研究”、“西部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研究”、“农业综合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任务研究” 、“八五”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北方旱农区域治理与发展研究”、“九五”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北方旱区农业综合研究开发与示范工程”等。获得国家和省部奖5项,其中:“北方旱农区域治理与综合发展研究”2001获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公开发表论文39篇,参加编写著作9部,主编2部。
查看详情黄冠华
研究领域
农田水利
中国农业大学
黄冠华,男,1966年6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86、1989、1995年分别获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武汉大学) 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1997年在中国农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年9月至今为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兼任中国-以色列国际农业研究培训中心主任。并先后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学院、以色列农业研究组织从事合作研究与学术访问。 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及中以、中葡国际合作项目等20多项。近年来主持的主要研究项目有: 1.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黑河流域农业节水的生态水文效应及多尺度用水效率评估”(91125017),2011~2014 2.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土壤水、地下水与溶质运移理论”(51125036), 2012~2015 3.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业综合节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农业综合节水效益评价与环境响应评估方法”(2011BAD25B05),2011- 2013 4.水利部公益性行业项目“集约化种植区水体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及调控” (20090108),2009- 2012 5.中以科技战略合作研究基金“中国西北和以色列典型经济作物节水和提高水分生产率的调亏灌溉技术研究“(CIJRP-2009006), 2010-2012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集约种植区灌水与施肥驱动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效应与调控研究“ (50979106), 2010~2012 近年来,先后在《Journal of Hydrology》、《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Plant and Soil》、《Water Resources Research》等10余种国际刊物,《中国科学》、《水利学报》、《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农业工程学报》等国内期刊发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0余篇、EI收录7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教材)与会议文集8部。获省部级一、二等奖励4项。获专利5件,软件著作权3项。 人才培养 指导博士生13名(已毕业7名), 博士后1名,硕士生40名(已毕业26名)。先后为研究生主讲过《溶质运移理论》、《污水资源化原理与农业应用》,博士生《农业水土工程专论》、《水文与水资源专论》等课程。为本科生主讲过《水资源系统分析》、《农田水利学》等课程。 学术荣誉 2011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获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2005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0年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
查看详情杜太生
研究领域
农田水利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水利工程系
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等20多项。近年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节水调质高效灌溉理论与技术(51222905),100万元,2013-2015(主持)(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替灌溉条件下作物水分利用的同位素示踪及其品质调控机制(51079147),37万元,2011-2013(主持)(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果园水分品质响应机理与控水调质灌溉模式研究(50709038),21万元,2008-2010(主持)(4)水利部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石羊河流域温室节水调质高效灌溉技术研究(201001061),300万元,2010-2013.(主持)(5)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子课题:精细地面灌溉技术与设备-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技术与设备研究(2011AA100505-3),126万元,2011-2015(主持)(6)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作物生命需水过程控制与高效用水生理调控技术及产品(2011AA100502),816万元,2011-2015(主持)(7)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子课题:激光控制平地与精细地面灌溉设备-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技术与设备研究(2006AA100210-3),45万元,2006-2010(主持)(8)特色经济作物耗水规律与控水调质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7BAD88B07-3),副主持,2008-2010年(9)农业部公益项目子课题:农田基础设施工程集成技术及模式研究(20090300992),2009-2013(主要骨干)(1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基于作物生命健康需水的非充分灌溉技术(2006AA100203),350万元,2006-2010(副主持)(1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海河流域农田水循环过程与农业高效用水机制(2006CB403406),340万元,2006-2010(参加)(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北旱区农业与生态节水应用基础研究(50339030),140万元,2003-2007(主要骨干)(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北旱区特色经济作物节水调质高效灌溉理论与模式研究(50939005),210万元,2010-2013(主要骨干)(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西北旱区果园不同尺度耗水估算模型的建立及其耦合研究(50679081),37万元,2007-2009(参加)(15)香港嘉道理慈善基金会资助项目:甘肃内陆干旱区交替灌溉节水技术示范与推广,100万元,2011-2013(合作主持)(16)中欧政府间科技合作专项经费项目:西北干旱区水资源转化规律与高效利用模式研究,(S2010GR0692),100万元,
查看详情李道亮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006.01–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从事农业信息智能感知与处理研究;2003.10 - 2005.12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从事农业信息智能处理研究;2001.10 - 2003.09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副教授,从事农业智能信息处理研究;1999.07 - 2001.09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讲师,从事农业专家系统研究;2010.12 - 2011.03 德国Fraunhofer研究院合作研究,国家自然基金委和德国科学基金会资助,从事先进传感技术合作研究;2002.01 - 2003.09 英国贝德福德大学访问学者,英国教育文化委员会资助,从事农业智能信息处理合作研究;1999.11 - 2001.07 英国哈珀亚当斯农业大学合作研究,英国教育文化委员会资助,从事农业专家系统合作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欧盟框架计划和horizon2020计划项目等40余项 ,积极开展了养殖水质传感器、水产养殖优化调控模型、水产养殖智能装备研究;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7项 ,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7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SCI/EI论文200余篇;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农业部杰出科研人才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中国科协先进科技工作者,农业物联网首席科普专家称号等荣誉
查看详情李民赞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李民赞,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0项,省部级课题6项,参加课题多项。在相关领域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4项,其中授权9项,公示期5项。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出版相关专著、译著和教材7部。近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超过70篇。获得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政府奖图书奖1项。2016年荣获北京市“师德先锋”荣誉称号。
查看详情高万林
研究领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高万林,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农业大学丰台实验站站长,数字媒体系统实验室主任,农村信息服务研究所所长,农业无人机技术研究所所长,农业部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农林专委会主任,北京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联想集团联想教育培训事业部高级顾问,美国农业生物工程师学会(ASABE,AmericanSocietyofAgriculturalandBiologicalEngineers)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及应用、新农村信息化、智慧农业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曾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完成农业物联网高级研究学者项目,曾在欧盟Formez中心培训进修农业遥感技术应用。作为大会执行主席,主持第一/二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The1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martAgricultureInnovativeDevelopment,ICSaid2014/2015);作为分会场主席,主持了2009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学术年会农业信息化与数字农业分会场论坛;作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专家,近年来在国际农业和生物系统工程学会世界大会、农业遥感技术应用研讨会、世界电信日等相关学术会议和发展论坛上做30多个学术报告,提出并论述了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方式、方法等,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一才三务”模式,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的“九机并进”方案,农业信息化建设的“3×3”架构等;对智慧农业、智能温室、绿色信息技术、农业大数据、大规模在线教育等进行了前沿分析、研究和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低成本综合信息服务解决方案,对推进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积极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主持“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1项,子课题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3项,农业农村信息化方面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科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80余篇;出版“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专集6部;已获得软件著作权120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研究成果“新农村信息化理论体系、关键技术与平台设备研究及应用”获得2012-2013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现代农业科普系列视频”获得2014-2015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科普奖;“农村信息服务技术与装备研究创新团队”获得2014-2015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农业短信彩信智能管理系统”,“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和“三农信息资源整合系统”获得2015年度中国优秀农业网站;“基于P2P技术的文件共享系统”获得2011年全国高校电子信息实践创新教学成果三等奖;获得2011年“中国农业大学百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电气控制技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研究”获得2000年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农业大学“5232”规划优秀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得2008年中国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查看详情何雄奎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
何雄奎,男,2000年毕业于联邦德国(西德)霍恩海姆大学,获农业工程学博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产业技术体系梨树体管理机械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农药减量施药技术专家组专家, 农业农村部农机创新专家组专家,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院长、国际标准委员会ISO/TC 23/SC 6委员、中国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6委员。长期从事农业机械化工程、药械与施药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重点研究智慧农业技术与农业无人装备系统、智能植保装备与精准变量喷雾技术研发应用、农药施药技术基础理论、农药雾滴雾化沉积飘失规律、精准变量施药与减量施药技术等,先后主持30余项国家级研究项目。至今已培养博士学位毕业研究生31人名、培养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38人,博士后出站5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均第一)、二等奖2项,已获国家发明专利56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发表SCI/EI论文85篇,出版专著11部。 兼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专题主编,《农业工程学报》、《智慧农业》、《农业工程信息技术》、《农药学学报》、《植物保护学报》编委。
查看详情郑永军
研究领域
机械电子工程、农业信息化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丘陵山区林果精准植保关键技术与装备优化研发”、子课题“低空障碍物与地面作物仿形技术研究系统开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完成农业装备共性参数测控、播种机具工作性能无线检测、大型收割机底盘机架焊接变形在线检测等6个系统,实现农业装备制造领域的复杂产品自动化智能检测;研发无人机风场模型及喷雾系统激光检测技术,实现植保无人机产品快速评测;建立动物源病原菌耐药性检测、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沼气工程等基础数据库3个,为7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大型养殖企业提供基础数据平台服务。 主持完成北京市教改项目“教育教学基地建设-工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条件建设”、中国农业大学教改项目“微机原理与测控技术核心课建设”,“专业导论与认知实习课中新生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及接口设计与实践”等。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农业大学成果奖4项、优秀教师奖励3次,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奖2次,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指导本科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首都高校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省部级学科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