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广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兼任中国草学会理事、中国草学会生态委员会理事、黑龙江省环保联合会理事、黑龙江省草协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草业科学教学及牧草资源、天然草地改良与利用、植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参与完成国家平台科研课题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厅局级科研项目8项;获辽宁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辽宁省政府星火三等奖1项、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奖委会二等奖1项,黑龙江畜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大庆市政府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4部,教材1部,申请国家专利2项。 对松嫩平原草地熟悉,在植物系统学、植物多样性方面的研究有独到之处。自2009年开始,对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动态连续监测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数据及监测经验。

查看详情

呼格吉勒图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科学研究 1. 退化草甸草原的恢复、提高、稳定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2016YFC0500604-01,2016/07-2020/12,主持; 2. 固碳减排增产的草原生态系统管理措施和关键技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15BAC02B04-02,2015/04-2017/12,主持; 3. 栽培与改良草地高效生产与持续利用关键技术,“十三五”牧草体系岗位科学家任务,CARS-35-03A,2016/01-2020/12,主持; 4. 沙丘固定程度对毛乌素沙地湿地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4BS0310,2014/01-2016/12,主持; 5. 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天然割草场可持续利用研究与示范,锡林郭勒盟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201507,2015/06-2016/12,主持; 6. 毛乌素沙地湖泊湿地动态变化过程与生态功能,内蒙古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任务,201507,2013/01-2015/12,主持; [6] 呼格吉勒图, 杨劼, 张磊. 毛乌素沙地低湿地维管植物区系特征. 中国沙漠, 2011, 31(5): 1189-1194. [7] 呼格吉勒图, 杨劼, 宝音陶格涛. 不同干扰对典型草原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 2009, 18(3):6-11. [8] 呼格吉勒图, 赵一之, 宝音陶格涛. 内蒙古景天属植物分类及其区系生态地理分布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21(4): 132-135. 出版教材 [1] 赵若文(主编), 李海波(主编), 王秋竹(副主编), 呼格吉勒图(副主编). 农业生态学[M].延边大学出版社, 2015/09. 授权专利2项。学习简历:   1956.9 – 1962.7 在呼和浩特市呼伦路小学(现蒙古族学校)学习。

查看详情

赵念席

研究领域

生态学,遗传学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赵念席教授于2000年和2005年先后在南开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7年在南开大学博士后出站后留校任教。自2000 年攻读博士学位以来,主要从事草原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 项 “羊草基因型多样性和土壤水分对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32171522)、“典型草原物种多样性和建群种羊草基因型多样性对植物生长、防御及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31570427)、“大尺度气候梯度下克氏针茅种群分化和生态适应研究”(30800132)、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基金)项目1 项“内蒙古典型草原几种常见植物功能性状对水热梯度渐变的适应性研究”(200800551048)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 项“内蒙古典型草原建群种大针茅表型可塑性研究”(20060390672);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子项目2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项目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 项、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1 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3 项。近几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积累了对草原种群和群落适应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当前研究方向:1. 建群种基因型多样性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生态功能比较研究;2. 种间关系在中国北方草原群落演替中的作用;3. 典型草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4. 群落功能多样性在草原恢复过程中灌-草消长关系的影响。

查看详情

叶生星

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叶生星,男,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生态休闲农业和农业产业集群工作。具有草原生态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学科背景。 2008年07月—2018年06月,从事退化草地生态修复、草原生物多样性、区域生态及荒漠化防治等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在此期间参与或主持了草业科学相关领域的科研项目,有相关文章和专著成果。2018年07月—至今,从事生态休闲农业和农业产业集群研究。近年来围绕乡村产业进行研究实践,整合先进的区域规划设计理念、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现代化农业种植及养殖技术等,为农业科技园区及相关涉农单位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服务。对接全国多个地市政府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应用农业科研前沿技术,积极参与了全国各地的生态休闲农业项目,并在特色农业全产业链路径开发,结构调整与链条培育、创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中,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到农产品销售,进行了全环节的研究和落地实施工作。依托企业与政府的涉农项目平台,创新了在农业科技推广领域的模式,带动了地方农业产业的发展,在生态休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项目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各地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中,健立组织体系进行市场开拓和品牌营销中,积极投身实践,引导农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农户参与组织化生产,形成差异化竞争、功能互补格局;同时,整合资源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对接各类金融机构,引导推动资本、科技、土地向农业产业集群集聚发力,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发展,让农民分享农业产业发展红利。

查看详情

杨雪

祁东县育贤中学

钟铧,女,中共党员,1992年07月参加工作,湖南师大化学系毕业,本科文凭,中学高级教师,工作努力从不懈息,一心扑在教育上,从不计较名利,多次获优秀教师称号。倾注心血的爱能使孩子们早日鲜花绽放,让我们用自我的行和自我的心去教育我们孩子。

查看详情

吴建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主要从事高寒草原生态学的科研工作,重点研究高寒草原稳定性维持机制及高寒退化草地生态工程效益评价。(1)论文发表:发表SCI论文9篇,中文核心3篇;编制西藏自治区标准规范1项《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监测技术规范》(DB54/T0117-2017)(排名第3)。(2)获得奖励:西藏自治区科技技术一等奖1项《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监测与评估关键技术与业务化应用》(排名第9),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1项《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成效监测与评估创新团队》(排名第7)。(3)主持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紫花针茅群落植物地下部竞争方式及其对氮沉降响应的研究》(4140107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藏北草地保护工程优化技术》(2016YFC0502002),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子子专题1项(2019QZKK04040102),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博士项目1项《藏北高寒草地植物叶功能性状对模拟增温响应和适应机制的研究》,中科院成都山地所青年基金1项《氮沉降对高寒草原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影响机制》。(4)国际合作:在荷兰瓦格宁根大学遗传学实验室访学,开展高寒植物对低温、干旱适应性机制研究。

查看详情

刘同海

天津农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1977年12月生,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丹麦奥胡斯大学访问学者,入选天津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才,天津市优秀科技特派员,中国畜牧业协会信息分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委员,天津市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会员、科技帮扶特派员、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科技专家、天津市数字乡村建设试点评估专家。现任天津市农业物联网装备及技术科教兴农集成创新示范与培训基地负责人、农业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天津市一流专业(物联网工程)学科建设负责人、农业工程学科带头人/骨干成员、《天津农学院学报》编委等职务。主要从事RS/GIS/GPS技术、计算机视觉、物联网与大数据处理等技术在生态环境、精细种植(养殖)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主持承担国家公益性行业(环保)科研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外专局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天津市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天津市科技特派员专项、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项目等科研项目12项,主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2篇,其中SCI/EI检索15篇;主编著作与教材2部,参编4部;授权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8项。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农业机械学报》、《农业工程学报》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 机器视觉畜禽生长及行为智能检测,农牧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农业物联网装备及技术,空间信息及光谱分析,果蔬生长模型与环境智能调控,植物病虫害智能识别。

查看详情

李青丰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基本情况 李青丰,男,汉族,1959年6月生,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元氏人,现任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研究所所长。1978~1982年在内蒙古大学读本科,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1990年在新西兰梅西大学读博士,种子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5年8月-10月参加国家环保局-瑞典国际发展署举办“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评高级培训班(瑞典-中国),获结业证书;于1998年4月--2008年4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畜牧局任副局长。 二、主讲课程 本科生:《牧草种子学》、《专业英语》、《植物生理学》; 研究生:《生命科学进展》、《生命科学概论》、《草业科学进展》。 三、科研(近五年) 2014-16库布齐沙漠资源产业开发技术研究”---沙生灌木资源饲草化应用技术,亿利集团内蒙古科技攻关项目; 2013-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天然青干草质量检验与分级标准; 2013-2015年: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合创农业科技研究中心---旱景园林景观生2011-2014年:北方防风固沙重要区经济利用限值研究---毛乌素沙地生态承载力和利用限值研究(国家公益项目201109025-01)态草种子生产及促进成苗技术研究2013-计-3-12; 2009-201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河流主题特殊河流项目“黄河上游灌区农田退水污染控制与湿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2009zx7212-004-03国家环保局) 2010-11年:内蒙古自治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研究(国家环境部) 2009-2011:乌梁素海水生植物繁殖和再生特性研究(内蒙古科技厅2009MS0510) 2009-2011:森林草原生态气象监测评估与草畜平衡气象预测技术研究-草原区草畜平衡预测评价研究(国家气象公益专项GYHY200906029);

查看详情

胡向敏

呼伦贝尔学院

胡向敏,女,汉族,1982 年 10月生,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现任呼伦贝尔学院农林学院草学专业教师。2005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6年开始攻读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9年7月获农学硕士学位,然后工作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11年开始在职攻读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地资源利用与保护专业博士研究生,2014年7月获得农学博士学位。2019年11月开始工作于呼伦贝尔学院农林学院,主讲《植物分类》与《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等课程。 参与课题主要有“呼伦贝尔草原植被调查”、“呼伦贝尔智慧牧场技术研究与示范”、“天然草地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主持课题主要有“呼伦贝尔退耕还草技术研究”、“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主要有毒有害植物调查”。在各类杂志上发表论文 6篇。

查看详情

朗巴达拉呼

鄂温克族自治旗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

1994年8月,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专业。1994年8月-1999年11月在鄂温克旗草原工作站工作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999年11月-2008年8月年在旗草原监督管理站工作,任副站长,期间2007年评为高级畜牧师;2008年8月至2021年5月任旗草原工作站任站长,期间2017年12月,评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2021年5月至今任旗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一、主持完成全区草原普查和《鄂温克族自治旗草地资源与评价》专著的编撰出版工作 作为鄂温克旗草原普查项目的主持人,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2009年草原普查工作。从2012年起,带领站里骨干,利用2009年草原普查数据编写了《鄂温克族自治旗草地资源与评价》一书,这是建旗以来第一次系统记录和总结鄂温克草地资源的工具书,也是此次草原普查工作后自治区第一本成果性著作,受到了国内草原专家的高度赞誉和肯定。 二、主持完成全旗野生植物资源普查和《鄂温克族自治旗野生植物资源》及相关论文的撰写出版工作 从2007年起,带领技术团队开始了为期10年的全旗野生植物资源的普查工作,新增记录植物259种,新增国家级保护植物8种、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2种、内蒙古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种。主持编写了《鄂温克族自治旗野生植物图谱》的编写工作,这是自治旗成立以来第一本详细记载旗内野生植物的彩色图谱。另外,利用普查数据,还完成了《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新一轮野生维管束植物资源调查初报》《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分布及保护研究》等多篇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工作。 三、与各大院所合作开展草原生态及草牧业技术推广工作 从2008年任草原工作站站长以来,带领全站技术人员积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环保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呼伦贝尔学院、呼伦贝尔草原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草原生态与草牧业技术推广工作,。2008年至今在人工草地建设与利用工作中,带领团队选育驯化野生黄花苜蓿,培育成“呼伦贝尔黄花苜蓿”并进行推广种植;参与地方新品种辉腾原杂花苜蓿的推广扩繁工作,完成推广26万亩,建立苜蓿种子繁育基地2万亩,使鄂温克旗成为全国辉腾原杂花苜蓿种植面积最大的旗县。积极开展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环保所合作,合作开展的《呼伦贝尔生态草业技术模式研究及应用》项目2013年被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委员会评选为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于2016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 四、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成果奖项 近年来,共计获得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1项;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项;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1项;内蒙古农牧业丰收二等奖1项。 (二)论文论著 共计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以副主编身份撰写专著2本,参与编写专著3本。

查看详情
共20页 转到